第331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禅定十事》(2)20150130
2015-02-03 13-14-11 来源: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 点击:次
【沙龙编排】
1、19:00—19:10(10分钟) 【正觉快讯】----主持人:妙翠
2、19:10—19:42(32分钟)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12)----主持人:吉红
19:42—19:45(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3、19:45—20:17(32分钟) 《佛经故事》(112)----主持人:吉安
20:17—20:20(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4、20:20—20:30(10分钟) 法师开示:仁炟法师讲解的《禅定十事》(2)----主持人:妙觉
20:30—20:3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5、20:33—20:45(12分钟)《古今持诵大悲咒感应事迹》来自网络(16)——主持人:吉津
20:45—20:48(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6、20:48—21:00(12分钟)亮点《欢迎您来正觉寺过大年——2015年新春祈福法华法会公告》》等两篇----主持人:妙玉
【正觉快讯】
1、欢迎您来正觉寺过大年——2015年新春祈福法华法会公告/fileroot/sygg/8820.html
2、新春献礼——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DVD专辑即将上市/fileroot/fjxw/8799.html
3、2015年1月24日 “万佛大雄宝殿”牌匾开始鎏金/fileroot/jsdt/8826.html
4、九华山朝圣观礼/fileroot/jhdzfx/8806.html
5、昔日教授级高工、露露集团总工程师,如今的朝山苦行僧:古稀之年千里徒步朝九华/fileroot/jhdzfx/8821.html
6、博山正觉寺 乐施寺院建材钢筋一吨 家宅稳固 栋梁辈出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838&sid=65ce2ffaf5d3c8f91172dc4038327c7b
7、博山正觉寺 大雄宝殿宝幢宝幡 处世如幢 威德高显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806
8、博山正觉寺 单次法会消障大莲位 离苦得乐 花开见佛 得生净土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906
9、博山正觉寺 药师七佛殿供平安吉祥灯一年 灭罪拔苦 吉祥如意 福寿安康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918
10、博山正觉寺 乐施大雄宝殿金刚瓦一平方 荫及子孙 富贵绵长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927
【主题学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时彼病人”:在这时候,这个病人,“亲属知识”:他的六亲眷属,或者父母,要是能给他做功德,“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若能替他这个有病的人,来至诚恳切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再能给他请一些个有道德、持戒律,而修行的出家僧人,“转读此经”:给他来念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然七层之灯”:那么给他点七层的灯,每一层是七盏,七七四十九盏灯。“悬五色续命神幡”:给挂上一个五色的、续命的神幡。“或有是处”:假设若有这个法会这种地方,“彼识得还”:他这个神识就会回来了。“如在梦中”:就好像在梦中,“明了自见”:他这个人就像做了一场梦,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他自己见到这种境界,也记得这种境界。
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或经七日”:这诵经,或者拜《药师忏》,或者拜七天,“或二十一日”:或者拜二十一天,三个礼拜,“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或者拜五个礼拜,或者七个礼拜,那么五七就三十五天,七七就四十九天。
“彼识还时”:拜这个忏,或者念这部经,这就是希望他的神识在阎罗王那儿回来。那么或者到四十九天才回来,或者三十五天,这都不是一定的。这个人的神识,这个魂魄回来了,“如从梦觉”:就好像作梦醒了似的。“皆自忆知”:他所有的一切经过自己都知道,“善不善业”:所做的善业也记得,恶业也记得。“所得果报”:所应该受的这种果报,“由自证见”:由自己亲自证明看见,“业果报故”:他起惑造业就受报,那么他自己亲自看见自己这种的罪业。
“乃至命难”:乃至于受这种罹命的灾难,“亦不造作”:那么以后他大小的罪业都不造作了,“诸恶之业”:那么什么业他都不造作了,不再去造恶业了。“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因为这个,所以这一切清净而有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那么所有一切的众生,都应该受持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是念诵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随力所能”:随你自己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恭敬供养”:你拿出至诚恳切的心,来恭敬药师琉璃光如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幡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磔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这经文讲到这个地方,阿难还有点不明白,于是乎他就又来请问救脱菩萨说了,“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这要怎么样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呢?“续命幡灯”:什么叫续命灯啊?什么叫续命幡啊?什么又叫七层之灯啊?“复云何造”:这个灯是怎么样个点法呀?是怎么样摆法呀?那么这个续命的幡,怎么样造法,它才能续这个命呢?
“救脱菩萨言”:这个救脱菩萨对阿难就说了,说“大德”呀!“若有病人”:在将来,娑婆世界若有病人,“欲脱病苦”:想要脱离这一切的病苦,“当为其人”:那么就应该为这个有病的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给他在七日七夜的里边,都受持这个八关斋戒。
“应以饮食”:应该用这个饮食,“及余资具”:和其余的资生之具。资生之具,就是生活必需品。“随力所办”:随你自己的力量能办得到的,“供养苾刍僧”:要供养这个僧人。
“昼夜六时”:昼三时、夜三时,昼夜六时“礼拜行道”:礼拜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来拜《药师忏》等等的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那么以你至诚恳切的心,用你这个力量所能办到的这种供养,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
“读诵此经”: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一部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念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点起来四十九盏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造七尊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形像。“一一像前,各置七灯”:在每一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面前,供养七个灯。那么七尊像,每一尊像供七盏灯,就七七四十九盏灯。
“一一灯量”:这每一个灯量有多大呢?“大如车轮”:这个车轮,有大的车轮,有小的车轮,那么这都不是一定的,总而言之,以诚心为主。“乃至四十九日”:这样子点四十九盏灯,点四十九日,“光明不绝”:在这四十九天,每一盏灯也不教它熄灭了,都是常常给它加油,那么令它永远都亮着。
“造五色彩幡”:用五色的东西造一个幡。这个幡,“长四十九磔手”:大约就是这么四十九肘,就这么长。“应放杂类众生”:那个幡上有杂类的众生,什么众生都有,或者这十二属。在这幡上也画这个,也放这个众生,应放杂类众生。这个杂类,就是不限于一种的,“至四十九”:那么四十九个种类,或者可以多,不可以少,所以说“可得过度”:多了不要紧,不可以少。
“危厄之难”:这幡上也有绣这十二类的众生,在这时候也放这种种的众生之难。这个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那么一切危厄等等的难,也不会被冤家、怨鬼,或者抓替死鬼这种种的恶鬼所持,被他们得便,被他们来支配。诸横就包括水淹死、火烧死、车撞死、飞机失事死,火车、巴士、轮船之类的横死。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切的横死都没有了。你们各位对这经文的道理,有没有什么怀疑的地方?或者你们有没有什么新发现,你们个人的见解,对这个经文应该怎么样解法,对这种理论,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研究。或者你们对哪一句经文,有什么怀疑的地方,或者对它说的这种理论,有什么不明暸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我们讨论。
在佛教里大家所学的道理,也不是你的道理,也不是我的道理,也不是佛的道理。那么是谁的道理呢?这个道理,是每一个人共同所应该遵守的这种逻辑学,这种智慧的理论。不是像其他的宗教,就是那么强词夺理,或者拿不是当理讲,或者用这种愚民政策的方法,或者专制的这种理论、独裁的理论,只可以他那么说,不可你这样问。那么佛教不是这样子,佛教就是共同一种智慧的表现,所以合乎智慧的就是真理;不合乎智慧的,那就是不可以通行的一种理论。所以我们所研究的道理,不是那么独裁专制,或者愚民政策这种的理论。因为这个,所以我们大家都有发言权,都要用你的智慧来衡量这种理论,究竟哪个是对,哪个是不对。我们要有择法眼,要自己做得主,不要就人云亦云,或者自己不许可发挥自己这种固有的智慧,这是一种错误!我们应该把每一个人那个智慧的矿把它打开,把真正智慧的这种力量拿出来。
经经都是一样的,佛佛也是一样的智慧,无论哪一部经所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这一部经所说的,是为着这个有病的人,来念这部经他就会好;至于念经,那个死的人得到功德,其实呀!死的那个人得到功德只是一少部分,那么生人得到的功德是多和大。这个死的人他怎么会得到功德呢?因为这部经典是佛所说的,这个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究竟它有多大的力量?我们人是没有法子用科学来研究出这一些个力量。
至于说是活着的人,他也没有死,那么念这部经,有什么功德呢?对于活的人有什么益处呢?很有益处。因为你一念这部经啊,心里就开朗了,就把执着破了。把执着这一破,这就是有无量的功德。我们人,无论活人、死人,所以起惑、造业、受果报,都是因为有一个执着在那儿,才能造罪。你若把执着一破了,这一切的罪,也都消了。所以这个经,佛所说的法,就是破人一切的执着。这个执着,只是差那么一点点,你一执着上来了,那就不容易得到解脱。你把这执着一破了,那就是无量功德;得到解脱了,那就是无量功德了。
你要教亲戚朋友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你自己不能给他们皈依,因为你也不是一个出家人。想要学佛,先要学佛法、皈依法;想要学佛法,就先要皈依僧。那么这部经典说得明明白白──说的你要请僧人来给证明,来给做佛事。这个做佛事,就包括你要诚心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你不能认为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好像吃饭,那么装一碗饭,就把它吃了。吃饱了,肚子不饿了;冷了,穿上一点衣服就不冷了。这都可以随随便便、随时随地,你愿意增也可以,减也可以。唯独你要学佛法,先要尊重法。法赖僧传,佛入涅槃时把这个佛法留到世界,留到世界是交给谁呢?交给僧人。所以你要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也要先郑重其事的,或者请出家人来给做这个仪式才可以的。那么要用至诚恳切心,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这不是说我自己可以打个皈依,不是这么容易的。因为你若是入学校,先要经过教员来教你,然后才能得到证书。你若没有教员,你在家里读书,你想在学校去拿个证书去,那拿不到的。
弟子:刚才经文提到“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种”,请问这四十九种是不是指人吃的那些众生?
上人:哪一类的众生不是人吃的?猫没人吃?现在人啊,很多人要吃猫肉。老鼠没人吃?也有很多人要吃老鼠。你说这个蚂蚁没人吃?现在这个做成罐头的罐头蚂蚁给人吃,你说哪一类的众生,不是人吃的众生?说说看。
弟子:这个人他已经都失去了知觉,然后他到阎罗王前面,可是这个经典的功德可以把他的神魂带回来,我看了这个很高兴。因为在很多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他们也会记录这些事情,说有些人死了,可是又回来,然后这个人对于从前什么事都记得很清楚。这些他们没有法子可以解释,他们只说一就是神迹,一就是神帮助。并且他们说,人如果不信那个主,就必定会堕地狱;如果人信,就是做坏事也可以上天堂;你不信,那么做好事也要堕地狱。所以很多人很迷,根本那个逻辑学都不通的!但是现在看了佛经,其实就把这个和盘托出,也非常非常合乎逻辑学,一点都不是愚弄众生,或者瞎我们的耳目,所以我看了很高兴。
上人:这个见解是很正确的。佛教里头,无论你有什么怀疑和问题可以都尽量来问,绝对不是一个专制的;答覆不出来你这个问题,就说:“这是天主的意思,或者佛的意思,你不可以问的。”没有这个道理。那么佛,他也是许可人问的。你若不明白,你想要明白,这是一个最好的见解,不可以糊涂一辈子。你们无论哪一位学佛,要一天比一天聪明,要一天比一天懂道理,不要迷信。你若是迷信,尽那么迷迷糊糊的,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不是那样子。我们要有择法眼,我们要自己拿出真正智慧,来分析这个法的是法、非法,才没有白学佛。学佛是要愈学愈明白,不是愈学愈糊涂,要认识真理,这就是开开智慧矿。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隐没。
这《药师经》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你能念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切的灾难都能远离,一切的恶鬼他也无所施其计。所以它又说“复次阿难”:我再一次告诉你,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刹帝利,在印度是尊贵的姓,就是一种贵族的种族,叫刹帝利、婆罗门。那么刹帝利里边有灌顶王,这灌顶王就是太子。太子受这个灌顶位,然后就可以做皇帝。在中国叫储君,在佛教里叫灌顶王。
“灾难起时”:在这国家或者遇着种种的灾难,想不到的这种灾难。或者起了蝗虫了,这是蝗虫难;或者起了旱灾了,这是旱灾难;或者受水淹了,这是水灾难;或者有这个风灾难。这种种的难生出的时候,那么其中就说出几种,就“所谓人众疾疫难”:在人间所有的瘟疫流行,或者火难、传染病,得到这种病,很快就死了,这叫疾疫难。
又有“他国侵逼难”:或者遇到邻国,或者其他的国家,来到这儿侵略,来逼恼这个国王,也做不成皇帝了,这是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或者自己国家就生出来这种创革命的份子,或者背叛国王,做忤逆的事情来叛国。这个是叛国、叛逆的难。
“星宿变怪难”:这个星星本来是应该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位子。那么有的时候,这个普通的星星就变得很大,或者变得很特别的一个样子。或者这个星星,哦!你看见它里头就冒火,或者这个星星就碎了,或者这个流星满天那么跑。这个星星都奇奇怪怪的,类似这个扫把星,就是那彗星,彗星要接触到地球了,这都是星宿的变怪难。星宿变怪难,就主于这个世界上刀、兵、水、火、瘟疫流行,种种的灾难就都生出来了。
“日月薄蚀难”:或者无缘无故这个太阳就没有了,太阳蚀了;或者这个太阴又蚀了,日月薄蚀。本来是太阳,可是它一点光彩也没有了;本来月亮是应该清凉的,可是那个月光出来像火那么热。那个太阳应该是热的,它冷了;那个太阴应该是冷的,它热了,这就是日月薄蚀难。有这种种的变怪,这是不寻常的事情。
“非时风雨难”:不应该下雨的时候嘛,它又要下雨了;不应该刮风的时候嘛,它就又刮风了。下雨下得很大的雨,刮风也刮得很大的风,刮这个飓风,吹得房倒屋塌,这都叫风雨非时难,不合乎时候,不按着这个季候,来有正当的风雨。“过时不雨难”:或者大旱,或者大涝。过时不雨就是常常有旱灾。
本期学习到这里,下期继续学习。
《佛经故事》
猴王不忘下属 解脱所有猴子恐怖急难
久远之前,于吉祥雪山山脚下,长有一片药材丰富之森林,释迦牟尼佛当时变现为一只猴王。森林中有一烈卓达大树,枝繁叶茂、气味芬馥。猴王住于树下时,发现一根树枝已弯入水里,而此时众多猴子正争相觅食水果。猴王颇富远见,它害怕弯入水中树枝日后会为猴群带来违缘,便深感应先将此树所结果实吃光,于是它就对众猴子说道:“我们应首先采摘此树果实,其余果树待日后慢慢享用不迟。”猴子们就开始吞食此树果实。
此时枝条上有一颗果实尚未成熟,蚂蚁就搬来很多树叶覆盖在水果上,结果众猴均未发现这漏网之果。一段时间过后,此果渐渐成熟,味道鲜美时自然落入水中。果实沿河漂流,而河水下游有一国王,国王妃子当时正好在河边沐浴。王妃突然闻到一股芬芳香味,她寻香而去,结果发现了上游漂来的这颗果实。她将此果从河中捞出来后一闻,顿觉气味芳香无比。王妃将它供养给国王,国王一尝喜不自胜,他竟想:只要能吃到此种果实,失去王位都不觉可惜。既然果实是从上游漂来,想必上游一定生长有果树,我一定要找到果树,这样才可长期享用,这果味、形色实在妙不可言。
国王即刻便率领军队逆流而上,到达森林中后终于发现了此棵果树。当大队人马渐渐靠拢之时,成千上万只猴子竟窜出来抢夺果实。国王非常生气,立即命令手下将这些猴子统统杀死。众人马上搬起石块、拿起兵器准备将群猴一网打尽。当国王大军气势汹汹、剑拔弩张之时,猴子开始遭受大恐怖折磨,它们全都战栗不安、痛苦万分。猴王见到众猴所受痛苦后悲心大起,它爬上果树顶梢并向北方如飞鸟一般纵身一跃,结果竟攀上山岩边一根藤条。它将藤条一端拴在自己脚上,然后再跳跃回果树上,用手抓紧果树,脚部又依藤条与对面山崖连接起来。猴王此刻则命令所有猴子从自己身上向藤条那端跃进,最终猴群无一例外全都踩着猴王身体躲过国王追杀。尽管它自己已遍体鳞伤、体力难支,但心态却恒时稳固、毫无后悔之意。
看到猴王以此种方式解脱所有猴子恐怖急难,国王与眷属深感稀有。他们皆认为猴王不仅聪明智慧,更能不顾自己身命,恒以悲心利益他众,此种作为真乃难能可贵。国王于是命令身边人说:“猴王为其它猴子生命安全竟能以身相救,但恐它自己身体已近崩溃极限,因长时间为众猴做桥梁,它已身力衰竭、无法挪动。我现欲在它身下垫些衣物,你们同时用箭射向藤条、树枝,务必将其射断,那时它自会跌落。” 众人依王所言众箭齐发,最终将藤条与树枝射断,猴王终于跌落到国王所备衣物上。因猴王身体早已伤痕累累。精疲力竭,它一落下后便昏死过去。国王将其置于柔软垫子上,以药物精心清洗创伤,猴王不久即清醒过来。
国王对它说道:“你舍弃自己生命,以悲心布施身体作为桥梁让其它猴子通过,这样行事对自己有何利益?这些猴子安危与你又有何干系?”
猴王回答说:“这些猴子皆听我吩咐,认我为国王,我亦将它们当成儿子一般看待。为利益它们,我才甘愿如此行事。我们友好共处,共同转生为猴子同类,长期集体生活后,我们已如亲友一样和睦。”国王再次深感稀有,他又问猴王“如果大臣对国王如是作为当然再好不过,但国王对属下如此行事恐不应理。为自己利益着想,何苦要毁坏自己身体?”猴王耐心对国王开导道:“大国王,世间虽有这种说法,但此等观点皆来源自恶劣论典,我亦了知此等论典。与我们关系不甚融洽之众生,当他们遭遇痛苦时,舍弃他们都令人无法忍受;而与自己长期友好相处、对自己恭敬有加、关系如同亲友一般之众生,更不必多言。”猴王又趁势将自己如何疼爱猴子、如何攀上藤条之经过向国王讲述一番。
国王不觉对猴王所言所行生起欢喜心,他说道:“你舍弃自己安乐,承担别人痛苦,这样做来,你自己又能获得何种功德?”猴王回答说:“我身虽伤痕累累,而我同类却因之而得解脱、拯救,它们对我从内心恭敬就已是对我最大报恩。我再苦再痛也无不喜悦之情绪,就算我因此而死,我也高兴快慰,因我已拥有清净名声、国王亦对我赞叹、我又获事业无畏惧功德。国王你应明白了知,无悲心之人断不会获得如此功德,他们只能得到与之相反之过失。此等众生除感受燃烧地狱之痛外别无去处,国王实在应该听从我教导,以佛法护持国政。你对眷属与无依无靠众生应似父亲待儿一般饶益他们,尽量增上法政、积累福德,令今生来世快乐幸福。”
国王对猴王自此更是信心大增,而猴王也于死后转生善趣
妙喜苦行寻宝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地盘上,有一商主名为现喜部,他有一子名为妙喜,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待现喜部去世后,为满足众多乞讨者愿望,妙喜决定前往大海取宝。待他取宝顺利归来后,妙喜即开始对众多商人广行布施,令其皆从贪执财富之种种强盗行径中解脱。他前后六次深入大海,尽量以所获珍宝向乞讨者、与他同行之商人、强盗等人布施财物。尽管广行种种布施,但仍有众多强盗不舍强盗行为,妙喜对此亦无能为力。他想:我现在尚不能根本摧毁这些强盗恶业陋行。
带着种种苦恼,妙喜进入睡梦。梦中有一身色美丽之天女对他授记道:“大智者,切勿灰心失意,具智又精进不懈之人无事不能成办。有一班达儿洲为天人依止之处,你若前往必会发现一如意宝,此宝能令三界遍满财富。此地原本为超越凡人、具福德者所居之地,除去具福德者、具毅力者之外,普通人不可能到达那里,希望你能抵达班达儿洲。
要去班达儿洲可依下述方式:此地西面有玛拉雅山,山下有种甘露妙药。依精进力得此妙药后,可解除众生饥渴、劳累之困。从此越过七大洲、七座巨山、七大洋后,会碰到顺行、逆行大海,你可凭船渡过。登船后依风力可直抵岸边,抵岸后又会遇到顺行、逆行山王。山上有风能刺伤眼睛,有一具意妙药可以对治眼疾,使用过后即不会再遭受厉风损害。接下来会碰到普漩大海,海上会刮曼嘎狂风。渡过大海狂风后,有普漩山王,此山实为可怕之山。不过有螺肚妙药,此药被众多毒蛇缠绕,只要将药置于头顶就能遣除一切灾难。
再往前行又会遇一蓝水大海,海中有一赤目罗刹。有妙药名为玛刚,读诵佛经即可渡过蓝水大海。此时又会出现一蓝水山,山上有五百凶目夜行罗刹。那里有一具意妙药,见闻触摸者均可依此解除蛇毒。欲得此药,必得以守持斋戒、修大慈大悲心遣除毒蛇危害后才能得到。将此药与治眼疾之药等种种药配合后,会见到罗刹马车山,此山极难行走,不过你以自己福德力仍可跃过罗刹马车山。
接下来会碰到巴山,恐怖艰险。铜林中有一铜眼毒蛇,它所放毒气被风吹散后,凡接触者都会死亡。铜眼毒蛇于六月中所放毒气可达于一由旬之地,六月过后它便饥饿难眠,不再放毒。在一竹林山洞中取到妙药后可念诵佛号,毒蛇及其余危害则无法近身。
过后又有七大山,山上有铁竹林利刺,只能以铜鞋底方可行走于上。越过铁竹林、七大江河后即到达三峰山。三峰山有金刚刺山,此山亦只能以铜鞋底方能越过。过了铁山、铁水等众多山河后,又出现一烟目山,全山上下遍满毒蛇毒气。山顶有一石墙围绕之水池,池中有一珍宝洞,洞中有不死长生妙药。如此地沙砾附着于自己手脚及腹部,念诵密咒后,所有危害均不可能伤及自身。
有七大山遍满毒蛇,越过如此七大山及七大江河后有一白色耸入虚空之山峰,山脚下有城名为日何得嘎,如天界一般。曼嘎大悲商主于其中对一切众生均生慈悲,众人将其称为帝释天,他会向你讲述前往班达儿洲方法。”天女即如是于梦中对妙喜作此授记,宣说完毕后即消失不见。
妙喜醒来后对天女所言生起大信心,他依照天女教言苦行精进十二年后终至日何得嘎城。尽管曼嘎商主已身染沉疴,妙喜无法近前只得住在门口,但因他精于医道,最终还是蒙商主开许进入其家,进来后二人进行长谈。因妙喜对历算非常擅长,他经过观察、推算就已了知商主大限当在六月之后。妙喜心中自然十分伤感、痛苦,但他依然尽心竭力对商主予药治病。结果在他悉心调理下,商主病情很短时间内就日益好转。
两人关系自此更胜从前,商主疾患最终全部治愈。妙喜则趁机将自己情况全盘告诉商主,曼嘎商主闻言对他一片苦心与精进努力自是赞叹有加,并答应教给妙喜前往班达儿洲之窍诀。他如是说道:“我并未去过班达儿洲,但通过辨认大海方向,我可带你奔赴那里。”
二人便将船只准备齐全,妙喜跟随曼嘎一起上船前行。他们借助风势、飞帆前进一百由旬之后,发现前方海水五颜六色。妙喜便问曼嘎其中原由,曼嘎解释说:“海中有五座铁山及铜、银等不同山脉,故而才致海水变幻多色。”
曼嘎随后于航行途中不幸死去,妙喜孤身一人仍以大精进力奋勇前行。抵达岸边后,妙喜将好友尸体掩埋妥当,随即便再踏征程。他驾船越过一大海后到达一宝山,此山长有茂密森林,巨树参天,山峰也耸入云端。妙喜实在无法翻过山头,无奈之中只得于山下落叶丛中以树叶为床,卧眠其上,但他心绪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妙喜想到:我千辛万苦、长时跋涉,但迄今为止连班达儿洲名字都未曾听闻,而好友却先我离去。不过为众生利益,无论成功与否,我即便死去亦不会对所愿所行有后悔之意。
正当他内心暗自思忖之时,有一名为蓝色供施尊者来到他面前告诉他说:“从此往东越一由旬有三峰山,你可凭地大所成云梯攀援而上。”按尊者吩咐,妙喜终于攀至山顶,结果另一愈发高峻之山又耸立面前。此山纯由水晶构成,山高峰险,飞鸟都难越过山巅,更遑论一般人要爬过去。妙喜无计可施,只得再次席地而坐、冥思苦想。
此山山洞中有一月光夜叉,此刻则现身妙喜前说:“从此往东越一俱卢舍 有檀香树林,林中有一光明山洞,洞中有种妙药,你得到后依其光芒即可翻过此山。登临绝顶后,你所欲求皆得圆满。”妙喜闻言即按其吩咐顺利登上峰顶,结果一金色宫殿又现在其前。奈何金门紧闭,妙喜又被拒之门外,他只得在近旁森林中过夜。
当月亮升上来时,妙喜已入沉沉梦乡,原先在梦中对他做过授记之天女此时又现身梦中对他再次授记道:“嗟!具大精进者,你为利益其他众生而行大苦行,现今功德即将圆满只需最后一点努力。你无需思虑日后行程,除此金城外,尚有其他三大城市,一座比一座庄严富丽。你可边诵经边敲门,之后便会出现人非人美女,从金城开始数量依次递升:金城出现四位,其余则分别为八位、十六位、三十二位。她们现身你面前时,你诸根必须调柔,要将她们全部当作自己妹妹,绝不可在其前恣意放纵,如此行事定能很快令你所愿如意。此外尚有一匹马王也可供你驾驭,骑上它则可顺利返回赡部洲。”
妙喜听毕大喜过望,恰在此时天色大亮,妙喜即从梦中清醒过来。他随即就依天女授记一一落实:于第一个城门前连敲三次门后,四个人非人美女果然现身,她们对他恭敬说道:“大士夫,你可拥有此城。”他亦用温柔音声说道:“我只想取如意宝,至于美女等人、财、物我皆不欲得。在我眼中,你们这些美女均为我之母亲、姊妹。我本人早已断除贪心等十不善业,整个身心都已趋向善法。”
妙喜又向她们宣说佛法,四美女不由心生欢喜。她们将如意宝爽快赠与妙喜,并向他解释说:“将此如意宝放在胜幢上祈祷,它能满足一千由旬内众生所需。”
妙喜得此如意宝后又继续前行,不久即遇到银城。敲门后果有八位人非人美女前来迎接并行供养,她们赠与妙喜之如意宝能满足二千由旬内众生所需。再往前走,妙喜又来到蓝宝石城,此时有十六位人非人美女出门迎接,她们将一枚能满足四千由旬内众生所需之如意宝供养妙喜。妙喜得宝后再接再厉,终于来到第四座城市前。此城由四种珍宝构成,前来迎接之人非人美女则增至三十二位,她们供养妙喜之如意宝能在八千由旬内满足众生所需。
妙喜于每一城市中都宣讲佛法,闻法众生各个欢喜难表。所有人非人美女均以喜悦眼神望着他,且同声说道:“这如意宝乃来源自我们兄长,也即人非人美女国王之王宫——月兴国王王宫内。依靠这些如意宝,你们赡部洲即可降下众生所欲资生用具,希望你将之带回好好利益众生。”
妙喜得到珍宝后,凭其福德之力,云行力骏马王在享用完自然成熟之庄稼后,就将脊背靠向他,他则跃上马背,顺利返回故乡。此时梵施国王已经离世并转生善趣,众人则公推妙喜当上国王,并为他举行加冕大典。
而新国王则于十五日那天守持斋戒,然后将如意宝置于胜幢之上,结果整个赡部洲全都降下能令众生满愿之各种物品。妙喜国王执政一百年后将王位传与太子,自己则转生梵天天界。
又释迦牟尼成佛后也曾救护过惧怕强盗之商人,不但为其指点宝藏,更赐给他们大批财富,他前后共六次救护过这些身陷危难境地中之商人。当诸比丘询问其中原因时,世尊说道:“我不仅现在挽救过他们六次,过去亦曾帮助过这些商人。”接着世尊便向众比丘宣说了久远往事。
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一精通吠陀之婆罗门,名具慈者。他为息灭众生疾患,便前往雪域、曼达 、布喜等地寻觅良药,亦曾在众多森林中采集药物。采药归来后就开始配制药品,治疗众多病患者,遣除他们所得顽疾。他有次在玛拉雅山上发现一名身体憔悴、患病之缘觉,等他供上药物并顶礼后,缘觉便开始从身体病苦入手为他传法:“为息灭以业力、烦恼所引生之痛苦轮回心病,必须精进修法。”缘觉将有关这方面之教言尽力为他宣说,这更加增上了具慈者之精进心。他在缘觉前说道:“在你身体未恢复之前,我会居留此处精进承侍你。”
说完他马上就开始在玛拉雅山诸位施主前广泛化缘,并以所得饮食供养缘觉,如是精心承侍时从未生起过疲倦之意。缘觉为增上他信心,就于虚空中显示诸如身体发光及自生火焰等各种神变。具慈者则合掌赞叹,并发愿未来定要成佛。听他发下如是大愿,缘觉顿生欢喜,随后就消失不见。具慈者再次对缘觉生起极大恭敬心,他取回药后又继续为众生治疗疾病。
《白莲花论 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法师开示】
《禅定十事》(2):
(根据2012年7月7日仁炟法师于上海开示录音整理)
◎ 引言
平常说“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慢行”就是这个意思。你在那儿坐着论道,说的头头是道、天花乱坠,说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自己并没有体证,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自己要修行、要真修实证。
乌龟爬得很慢,但是它能够行千里,因为它不停地爬、不停地走;兔子跑得很快的,它一蹦就是几尺远、一两米远,但是它的活动范围就那么三五里路,不会远,因为它总是窝在家里。就是这个意思。
真修实证,信解行证,“戒”为前提。
一些信众,学佛多年,读过很多佛经,谈起佛教很有心得。但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就是都没有受五戒,有的甚至没有皈依。仁炟就给他们“棒喝” !说:“居士,居家修行居士,你不受五戒叫什么修行啊!学习再多的佛教知识跟了脱生死无关。” 后来这些信众都陆续受了三皈五戒。
所以说,作为佛门弟子,想修行首先要持戒,而且持戒要清净,这才可以。
1、三种持戒人
持戒人,有三种:上品持戒人、中品持戒人、下品持戒人。
出家人的戒律,有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九戒,另外还有出家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
在家居士戒,有五戒、八戒,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
出家人、在家居士各有各的戒律。
1)上品持戒人。
此人受持三皈五戒,或者出家受沙弥十戒,或者出家受具足戒等。受戒以来,能够严格持戒,清净护持,无有毁犯。
这种人修行禅定,容易证道。就好像是一张白纸,容易在这张白纸上绘画写字。
2)中品持戒人
一个人受得戒后,虽不犯重戒,比如对根本大戒比较注意,但是经常违犯一些较轻的戒律。这是中品持戒人。
中品持戒人如果能够如法地忏悔,亦称为持戒清净,也能生定开慧、修行成就。就像衣服有了污垢,清洗干净后,还能穿着。
3)下品持戒人
如果一个人受戒后,不持戒,无论轻戒、重戒,多所毁犯。就像没有受戒的人一样,无所谓,什么戒都犯。道理他都明白,但一遇到事情就管不住自己。
这种人如果能够至诚忏悔,依照大乘佛法修行,也可灭除罪业,修习禅定。这是下品持戒人。
2、忏悔十法
讲到持戒,就要讲忏悔。忏悔非常重要,就是自陈己过,为自己的错误和罪过感到痛心,决心悔过,请求宽恕,这就是忏悔。忏悔这个词是从佛教中来的,它是一种悔过的表现。
佛教寺庙的早课上,都要念普贤王菩萨的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中第四就是忏悔业障。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呢?
普贤王菩萨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讲到:“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普贤王菩萨,是妙觉菩萨呀,本是古佛再来,为了帮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他倒驾慈航,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现菩萨身,以佛弟子的身份出现,所以叫“倒驾慈航”,来当佛的弟子,做佛的协侍。文殊菩萨是佛的左协侍,普贤王菩萨是佛的右协侍,给佛当侍者。
这样的菩萨都说自己的业障“尽虚空界不能容受”,那么我们凡夫呢,业障无穷无尽啊!不能说我没有业障,那是大妄语。
业障,业力的障碍。生活中的生老病死、痛苦烦恼等等,这些都是业障的显现。业障障道,它障碍我们的修行,所以要忏悔。
发心忏悔的人,必须依据以下十种方法,进行忏悔: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五者,发露忏悔;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本期学习结束,下期继续学习。
《古今持诵大悲咒感应事迹》 ——来自网络
一位师兄诵持《大悲咒》的超强感应
缘起
去年,我的一位好友,见我学佛,跑来问我:“学佛有什么好?”我想了想,找到从庙上请的结缘的《大悲咒》小册子,他翻看一番:“好!就这个了!”
感应
一周后他又来了,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还连连说:“神!太神了!我可真信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在这一周,他遇到两次危险,一是工厂里的叉车后轮从他右脚背上压过去,他当时都傻了,怔怔的不敢动,后来试着走一下,居然没事!只是脚踝处擦破点皮;还一次,手卷进机器里,他用力一挣,手套卷进去了,手脱出来,两个手指麻木了一上午才有知觉。我问他是不是工作时背咒分心才遇到危险,他说可能是,不过却都逢凶化吉了,这反而更坚定他的信心。我连忙劝他工作专心,免得再遇到危险。
过后不久,我顺道去他厂里看他,他把我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说:“这咒神了,可以控制天气!”我问:“怎么说?”他抬头看看天,“你看这天能晴吗?”我见黑压压的一片乌云,遥遥头,“你等着!”后来我和其他朋友说话去了,大概20分钟左右,他拉我往外跑,向天一指,只见厂房周围仍然一片乌云,可是厂房上空却云层稀薄,还照下太阳光!我有点将信将疑:“和你有关吗?”他说:“我就是想一下,天晴,然后什么也不想,一心念大悲咒。就这样了。”我问:“你怎么发现的?”他说:“前几天老阴天,我和朋友打算出去玩,我上班时就想,要是晴天就好了。后来还是一心念大悲咒,可不久我一抬头,吓我一跳,漫天的乌云连影都没了。我想是不是和念咒有关系?现在太阳高高,碧空如洗,那好,要是念得漫天乌云才算是。后来我还是念咒,过一小时看了看没什么反应,我笑自己神经。
后来还是念咒,中午吃饭时间出厂门时,又吓我一跳,黑压压乌云压顶!你说是不是有关系?”我问:“求雨成吗?”他遥遥头:“求雨不成!试过。不过止雨可以!”
有几次和他进城办事都下雨,也奇怪,我们一出门,雨准小渐渐不下了,上了火车又下,到站下车就不下,和他出门不用带伞!
后来他和我说:“求这些东西什么的不搞了,念咒是求心清净,少烦恼,那些念头是障碍!”我很高兴对他说:“你搞那些我不希奇!你有这个认识,我供养你,请你吃饭!”
殊胜梦境
最近流行撒斯,忽然记得他刚学背咒时说过的一个梦,记不大清楚,又找他问记不记得那个梦?他说:“那当然,虽然半年这么久,还是如在眼前!”
“好象我站在一片旷野,可以看到,应该是家乡的城市,和紧邻的两座城市。突然极远处天地相接处,生起三道黑烟和一道白烟,渐渐向城市处移动,仔细一看分明是四道龙卷风,白色的龙卷风细小在前,三道黑色的有几公里宽,迅速移向城市。开始有人从城里往外跑,渐渐越来越多,朝向我这一方跑。龙卷风开始撕列城市。人群从我身边跑过。龙卷风狰狞着向这边冲来,我开始不由自主地跟着人们跑,忽然我想:跑得再快也快不过风啊!于是盘腿跌趺而坐,合掌当胸,想念大悲咒。可是大悲咒刚背不久,也不熟!看着越来越近的龙卷风把奔跑的人们卷进去,惨叫号哭,那场面!我又想,大悲咒是观音菩萨所说,念观音菩萨也一样!
于是合上眼,不管逼体的劲风,安下心专心念咏观音胜号!
忽然身子一轻,知道自己被白风卷起,风刮得面部想要撕裂般,更难以呼吸,什么东西吹砸到身上,身子急剧旋转,可是心里没有恐惧,宁宁静静的,只是一句观音圣号!不长时间,感到身子一顿,似乎轻轻地被放到地上。可是当时心里宁静得很,也不想睁开眼睛,还是观音圣号一句一句在心里念!
身子又一轻,知道是后边大的黑色龙卷风,这回天昏地暗,头下脚上的不知转多少圈,还是心念观音圣号,心中宁静。身子又一轻,安稳地落到地上。风势渐渐远去。
睁开眼一看,到处是死尸,残掾断壁什么的。这回我急了,往城里跑,想看看父母家人是否遭到劫难。恍惚地跑到一处地下室,黑黑的,远处有一点亮光,寻着亮光找去。原来是一处佛龛,亮光是案上的烛光,四周跪满了人,有父母亲友,都在。我直接跑到佛(释迦摩尼佛)前,跪下就开始磕头,咚咚,可以听到自己的磕头声!(要说我以前磕头不诚,这回是百分之百的诚,我笑。)不知磕了多少头,我立起身(象经里般)对佛说:“世尊!缘何而兴这股灾风,使众生受此苦难?唯愿世尊慈悲开示!”供奉的佛像开口说话了:“这你要问他了。”佛像边上忽然冒出黑烟(有点象阿拉神灯那样)显一人形,我忽然知道是魔王-波旬。(我问怎么知道的,他说就是知道了。)我又问:“请问魔王,缘何兴此灾风,祸患众生?!”“哈哈!”声音洪亮“非也!此乃业风,众生业力凝聚而兴,吾只是时逢其会罢了!哈哈哈...”“请问魔王,我也是业力深重,造业无数,缘何业风放过我呢?”魔王大喝一声:“你看!”我眼前忽然出现我在白风中的情形。跌趺而坐,不住旋转,所念观音圣号响彻云霄。忽然风中现出白衣观音,净瓶杨柳端坐白莲,放射着清淡柔和的白光,风中巍然不动。我看见自己渐渐向观音旋转靠拢,忽然一闪,我与观音合二为一。“你与观音菩萨合一,当然放你一马!”魔王话声中,我又出现在黑风中,看见自己忽现观音忽现自己,又安稳落地。魔王渐渐淡去。我匍匐在佛前,痛哭流涕!
这似乎不是梦,我似乎是醒着醒来的。”他说。“我知道家乡将有灾难,但是我一点也不怕,我逃过这个劫难,我的家人也安然无恙!”
我问他:“你看是不是应在这次撒斯上?”
他想想:“有可能,我又没有神通,怎么知道?不过我知道,不管什么灾难,念观音菩萨,念大悲咒,可以度过难关!”他坚定地说。
【正觉亮点】
欢迎您来正觉寺过大年——2015年新春祈福法华法会公告/fileroot/sygg/8820.html
* 下期预告 *:
2015年2月6日(周五)晚上7:00-9:00,由吉安、吉津、妙觉、赵玉燕、妙玉、吉红、妙翠等主持。
主题学习栏目学习: 1、宣化上人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2、《佛经故事》来自网络
3、《古今持诵大悲咒感应事迹》来自网络
【回向文】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共修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公能行上人,愿师公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父仁炟法师,愿师父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博山正觉寺,愿寺院早日顺利圆满建成,发扬光大佛教,利益无边众生,培育造就僧才!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给所有参加沙龙共修的同修们,愿业障消除,心想事成,福慧双增,早证菩提!
(2015年1月30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