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仁炟法师开示《禅定基础》之六(之三)(4)(2014年11月28日)
2014-12-02 16-33-22 来源: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 点击:次
【沙龙编排】
1、19:00—19:10(10分钟) 【正觉快讯】----主持人:吉静
2、19:10—19:48(38分钟)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3)----主持人:妙翠
19:48—19:51(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3、19:51—20:19(23分钟) 《佛经故事》(104)----主持人:吉安
20:19—20:22(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4、20:22—20:30(8分钟) 法师开示:仁炟法师讲解的《禅定基础》(8)第六章 禅修方法(之三)(4)----主持人:妙觉
20:30—20:35(5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5、20:35—20:52(17分钟)《古今持诵大悲咒感应事迹》来自网络(8)——主持人:吉津
20:52—20:55(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6、20:55—21:00(5)亮点《结缘禅修茶道是我们的大福报》----主持人:妙玉
【正觉快讯】
1、博山正觉寺法律声明/fileroot/sygg/8699.html
2、禅修茶道在深圳文博会精彩亮相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1MTg5Nw==&mid=200387383&idx=2&sn=b4a738df915de9fa827e31bbe52cdb23#rd
3、禅修茶道参加第七届北方茶博会展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1MTg5Nw==&mid=200368656&idx=1&sn=06c67a9dff21e846e6b0719192a214d2#rd
4、“禅修茶道”迎中秋公益晚会圆满成功举办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1MTg5Nw==&mid=200421007&idx=1&sn=cfcd2a8d6892c6d14e80065e97b55a1e#rd
5、禅修茶道受邀参加2014第四届深圳茶博会展示演出,欢迎前来观赏互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1MTg5Nw==&mid=200432884&idx=1&sn=4b336fa8e4690d91571f991521c6e2d1#rd
6、【禅修茶道】两地三站舞台 绽放禅茶风采/fileroot/fjxw/8676.html
7、博山正觉寺 乐施大雄宝殿金刚瓦一平方 荫及子孙 富贵绵长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927
8、博山正觉寺 随喜大雄宝殿金刚瓦 随缘布施 欢喜自在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929
9、博山正觉寺 乐助正觉大讲堂 法音宣流 弘化三界http://www.zhengjuefutian.org/?mod=goods&do=display&id=3939
10、2014年11月22日万佛大雄宝展金刚瓦工程进展 /fileroot/jsdt/8709.html
11、2014年11月22日西连廊工程进展/fileroot/jsdt/8712.html
【主题学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偏袒一肩”:也就是偏袒右肩,不是偏袒左肩。为什么偏袒右肩呢?第一,这是印度的一个风俗,因为天气热,把这个右边的肩背露出来,没有那么热了,可以调解这种热气,这是自己身上的气温调解。第二,偏袒右肩,这表示恭敬──恭敬佛,这是一种礼仪,用身心来恭敬,所以偏袒右肩;随顺世俗而求出世法,表示恭敬。所以这个是真不离俗,俗不离真;真不碍俗,俗不碍真,这样互相尊敬,所以文殊师利就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右边这个膝盖就跪到地下,“向薄伽梵”:向佛、世尊,“曲躬合掌”:曲躬就是把头低一点,那么合起掌来,这都是表示身心恭敬,三业清净。“白言,世尊”:白言就是对佛说了。
“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说我们现在法会大众都是一条心,这一条心有个愿望,就是希望佛演说如是相、如是类,就像这样的相,也和这个相类的道理。什么呢?就是“诸佛名号”:所有十方诸佛的名号,以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及本大愿”:说本来在往昔所发的大愿,是什么样子?“殊胜功德”:他行菩萨道的时候,怎么样修行的,才能积聚像这样子的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能使令听见他这个愿力的和他的功德的,即刻藉着这种功德愿力的力量,业障也消除了,恢复清净了!
“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为着就是想要令一切众生都得到利益,得到快乐,而不忧愁,没有损害。像法转时,在将来像法的时代,人都注重修庙,而不注重修道,那么庙里也只剩一个空佛像,那个时候真正修道的人很少。诸有情故,利益在像法时代所有的众生,有情就是一切的众生。有血有气的,这就叫有情众生;无血无气的,好像那一些植物,就是无情的众生。那么这是文殊师利请佛来为大众说法,为我们这个末法时代、像法时代的人请法。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这个时候,佛就赞叹文殊师利童子言。这位菩萨是童真入道,行菩萨道,修菩萨道,所以成为菩萨中的上首。那么佛在这时候就赞叹他说了,“善哉善哉,曼殊室利”:你这位菩萨是真好,你这位菩萨好极了!为什么我赞叹说你好呢?
因为“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说是你用你这个大慈悲心,慈运无缘,这个有缘、没有缘的众生,你现在都为众生来请法,用这个大悲济度一切众生的思想,来劝请我给大家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诸佛的名号和诸佛本愿的功德。
“为拔业障,所缠有情”:为了要拔济,把这个有业障的,从这个三恶道,从这个苦海里头,把他们拉出来,救出来,拔度出来;他们的业障缠缚他们,令他们不自由,这一切的有情,你为他们来请法,“利益安乐”:令他们得到利益,得到这个安乐,没有烦恼了。“像法转时”:等到那个像法时代,“诸有情故”:你要利益像法时代所有的有情。
“汝今谛听”:说你现在要审视而听,你就很注意的,不可以那么很随便的,“极善思惟”:极就是到极点了,你好好地想一想,想到那个最极处。“当为汝说”:说我现在当为汝说,我可以给你说一说这个法门。
“曼殊室利言”:那么佛对文殊师利这么样讲,文殊师利又答覆,就说了,说“唯”:说“好!”就答应好、是、yes。“然”:是这样子。“愿说”:我愿意佛发大慈悲,为我等说,“我等乐闻”:说我们这一切的众生,现在都愿意听如来说这种的法门。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佛告诉文殊师利,说是:“我现在告诉你,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向东方走,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经过十殑伽沙。”这一个殑伽沙,也就是恒河沙,比恒河沙更多。“等”:比十个殑伽沙那么多的还更多,也或者和那个相等,或者更多一点。“佛土”:这么多的佛国土。“有世界名净琉璃”:其中就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叫什么名字呢?就叫净琉璃世界,它清净犹如琉璃一样,这个世界是透明体的,这个地都是琉璃为地。
“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一位佛的名号就叫药师琉璃光如来,那么他这十号也和其他佛的十号是一样的。“应正等觉、明行圆满”:他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他修行和智慧都达到圆满了;“善逝、世间解”:他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世间人所不能解的,他都能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也是无上士,也是调御丈夫;“天人师”:也是天人的师表;也是“佛、薄伽梵”:薄伽梵也就是世尊。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他在因地,这个本就是他因地还没有成佛的那时候,修行菩萨道的时候,“发十二大愿”:他曾经发过十二种的大愿,所以我们修道的人,都应该要发真正的愿,发真正的、内心发出来的大愿大力,来照着这个愿力去实行。
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发这十二个大愿,他就“令诸有情”:能使令一切所有的有情,“所求皆得”:我们现在修行是比较容易,释迦牟尼佛修成佛,是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每一个阿僧只劫就是无量数,经过三个大的无量数这么长的时间,然后才成佛了。药师琉璃光如来修行,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也是经过很多的阿僧只劫,然后才成佛了。可是我们现在藉着诸佛所发的愿力,藉着佛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留下的这个佛法,佛的三藏十二部,是佛给我们佛子留下的遗产。我们是不是能承受这个遗产?就看我们是不是想真做一个真正的佛子。我们想真做一个佛子,我们就可以承受佛无上的这种法宝的遗产;我们如果功德不够,不想做一个真正的佛子,那就不能承受这种无上的法宝、这种的遗产了。
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发这十二大愿,所以我们一切的有情,所求皆得。你看!你就从这一句“所求皆得”,无论你求什么,都会满你的志愿,令你遂心满愿,令你很快成佛。这是过去诸佛所发的愿力,我们就用力少而成功高,用的力量没有那么多,我们成的果位是很高的。所以各位遇到这样的佛法,赶快地勇猛精进,要生大欢喜心,得到法喜充满。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无论哪一位佛,哪一位菩萨,在过去生都是发过无量无边那么多的大愿,来利益众生,来成就众生,所以到成佛的时候,他的愿力实现了,十方众生就都被他这个愿力所摄持。愿力就好像吸铁石似的,众生就好像铁似的,他这个愿力大,这个吸铁石的力量也大,无论你十方有多少的众生,怎么重的业障,也都被他这个愿力给吸去了。那么众生也和他特别地有缘,因为他愿意帮助众生;众生虽然自己是无明遮盖着,那个灵知灵觉的地方还是知道的。
药王菩萨过去焚身供佛,把自己身体烧了来供佛,就有这样的牺牲性;我们不要说烧全身,就烧一个手指头,也舍不得。
“第一大愿”: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发的头一个愿是什么呢?他说了,“愿我来世”:他说我要发愿,我希望我等到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我得到成这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成佛果位的时候,“自身光明,炽然照曜”:说我自己这个身体放的光明,炽然,就像烧着的火那么大的力量,非常炽盛那个样子;然,是那个样子;照曜,能以这光明照耀。照耀的是“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照耀到无量无数无边那么多的世界。
“以三十二大丈夫相”:以佛三十二种的大人之相,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八十种的随形好,“庄严其身”:庄严自己这个佛身。“令一切有情”:利益一切有情,我是这样的,我也愿意使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和我这个身体是一样的,也是光明遍照无量无数无边那么多的世界。
这是我第一个愿力,我不愿意我自己成佛,我自己有光明照耀这个众生;我愿意所有得到我的照耀的众生,他们的身体和我是一样的。他发这么个愿,所以我们现在,听到讲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功德经,我们都有机会和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身体是一样的。你不要自暴自弃,说我不愿意那么大的光明,那么大的光明又有什么用呢?那你没有那么大的光明有用吗?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说等我在成佛的时候,“身如琉璃”:我这个成佛的身体,像琉璃似的,“内外明彻”:内里边也看见外边,在外边也看到里边,内外都无障碍,内外都明了。“净无瑕秽”:内里头也没有什么瑕疵,也没有什么污秽;外边也没有瑕疵,也没有污秽,外边连一个疮疤也没有,连一点不干净的地方也没有,内外都是光明的。“光明广大”:这个光明说不出有多大了,就是广大,“功德巍巍”:功德也是看不见顶那么多,也就是太多了,因为是大貌,大的样子。
“身善安住”:我的身体也善于安住,什么毛病都没有。“焰网庄严”:就是好像那个火光的网来庄严,“过于日月”:这种光明超过日月那个光明。“幽冥众生”:所有在黑暗的地方,“悉蒙开晓”:都得到这种的光明照耀了。“随意所趣”:随他们的意念所愿意去的地方。“作诸事业”:什么事业都能成就,他们愿意做什么,就成就什么事业。你看这个佛真是替众生着想,无微不至来利益一切众生;再也没有比佛对我们更亲切,更关怀的了。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三大愿”:第三个大愿,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发的大愿,而不是佛发这个愿,是他在因地以前,修道做比丘的时候发的愿。那时候,他和你、我、他现在一切众生是一样的,不过他就发大愿了,所以他就早成佛道了。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佛道呢?就因为我们太自私、太自利了,有所贪、有所求了。斗争心也坚固,也不愿意发大愿,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就佛果。
那么他说“愿我来世”:愿我等到来生的时候,“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就是成佛的时候,以无量无边那么多的智慧方便,用这个智慧方便,不是用愚痴的方便。怎么叫智慧方便呢?怎么叫愚痴的方便呢?智慧的方便,这种方便法是对人有利益,对自己不一定有利益,所以他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对人有利益,他用这种的智慧,用这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人,这是用智慧。怎么叫用愚痴呢?用愚痴是不合法的,这智慧方便是合法的,不违背这个善法的;愚痴的方便,是违背善法的,合乎恶法的,它与恶法相应了,那智慧方便呢?是与善法相应。
与恶法相应怎么样呢?譬如:拿杀生吧,那些个蚊虫咬到自己身上了,无意中就把牠打死了。打死了,“这我是方便了,不要紧,这我不是犯杀戒,没有破戒。”自己给自己就自圆其说,自己就掩耳盗铃,说没有犯杀戒。或者到什么地方去贪人家的小便宜,等着人家看不见,就把人家的东西给拿走了,做为自己的了,“这不算偷啊,这我是方便嘛!他用我用这大家都一样嘛!有什么分别?”所以偷人家的东西,他说方便。本来偷人东西这不合法,这与恶法相应了,他说这是方便,没有关系。邪淫,自己明明知道如果结婚,有太太了,在外边不守规矩,走私漏税,太太不高兴,“这个我管她那么多干什么,我行一点方便法嘛!”你看他行方便法了,这是邪淫,女的对男的是这样,男的对女的也是这样子,就自己给自己自圆其说,明明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他还讲道理,自己给自己说:“这不要紧的,谁知道?”你看!妄语、饮酒都是这样的,“唉!我喝一点酒,我试一试嘛!逢场作戏,这有什么关系,我也没喝醉嘛!”“我打妄语怕什么,也不是用刀去杀人了,为什么看得那么严重啊?”就是自己给自己辩护,自己给自己讲道理,这就叫恶的、愚痴的方便。所以这方便有智慧方便,有愚痴方便,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他是用智慧方便。
“令诸有情”:令所有的有情,“皆得无尽”:都得到,得到什么呢?“所受用物”: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都得到,需要什么就得到什么。你看佛这种布施心多大,他用他这个愿力,来满众生的愿,来满众生的所求,所以“莫令众生,有所乏少”:他这个愿力,是不要令众生有贫乏,有缺少什么,什么都满足,遂心满愿,如意吉祥。你们要是想满足你们自己这个贪心的话,就赶快学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或者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都能满足你们那个贪心。
说:“那我知道了,我现在赶快念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等 我 到 Reno (赌 城 雷 诺)那 儿 去,我 赌一下 子 就 赢 了几百万,回来我再也就不赌了,这是我的所求,我所需要的。”你要是真心,或者也可以满足你的愿。但是你若将信将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也不会被你欺骗的,你用一个不真实心去想骗他,是骗不了的。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四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道发十二大愿,这第四愿,他是愿所有的众生都舍邪归正,反迷归觉,离苦得乐;那么愿意修小乘的人,都回小向大,发真正的菩提心,将来成就佛果,所以他才说第四个愿,说是“愿我来世”:他说现在我是没有成佛,那么将来等我成佛的时候,得到正等正觉这菩提果位的时候,“若诸有情”:有情就是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众生正知正见的人很少,那么邪知邪见的人多。你若讲说正法,很少人明白,能接受,去实行。可是你若说一些个旁门左道的法,或者什么秘密法,或者走捷径的法,这个人就都发狂了,想要去学这种的法。这为什么呢?就因为人这个邪知邪见太深,正知正见可以说是少,所以就说这一切的有情,“行邪道者”:他修一些个外道法,不求正法,也就是所谓学那个落降头,或者学那个给人下蛊,或者玩那个碟仙,或者又是扶鸾,啊!这样人就相信了,你若正式给他们讲经说法呢?他们听着也觉得没有什么大意思。你若弄出一点邪门来,邪里邪气的,或者持言祸福,说:“你又有什么灾难了,有什么危险了,你现在要如何如何,才能免去你的灾难!”这个人就相信了。你若给他讲正式的佛法,他就不愿意听,所以这就叫行邪道者。
“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虽然他们是行邪道的,可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尽量设这个方便法门,令这个人反迷归觉,舍邪归正,了生脱死,发大菩提心,所以安住在这个菩提道里边。安住就是舍邪归正了,再不去想旁门左道了,安住在这个觉道里边。觉道是什么呢?觉道就是人的一个智慧。你能有智慧,就会行正法;你没有智慧──愚痴,就要行小道、旁门外道了。所以现在由旁门外道,返回来到真正的佛教里边,这叫安住菩提道场。
“若行声闻独觉乘者”:若修行声闻,声闻就是修四谛法的,修苦、集、灭、道这四谛。独觉呢?就是修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有的众生都是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生,所以也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灭;这也就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若能了悟这个十二因缘就反迷归觉了,回小向大了;回小向大就是修六度法门。
十二因缘,我们人怎么样生的呢?就是从无明生的,就是糊糊涂涂就生出来了,这叫一个无明。这个无明就是烦恼的一个根本,也是生死的一个根本,也是所有麻烦的一个根本,也是所有问题的一个根本。修是修什么呢?就要破无明,这个无明就是你做出的事情还不明白,糊里糊涂就做了;做了也不了解,不了解还要做,这就是无明。这一切一切你不明白的问题,都是无明,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支配着你,令你这么颠颠倒倒,迷迷糊糊,醉生梦死,贪着财、色、名、食、睡,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捣乱。
因为有无明,然后就发之于行为,就有了行为了,就要去做去。做什么呢?做你所不明白的事情。你明白只是一点点,而不是完全明白,所以就要去做了。有了行为,然后这就有了痕迹,有了事实,落到事相了!因为你有行,所以有事相了。有了相,然后就有了名了。
本期学习到这里,下期继续学习。
《佛经故事》
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下)
王子再次谢绝道:“我已答应之事,就绝不更改。在这世上已入恶道、趋入地狱、无有依靠之众生,谁去度化他们?食人肉之罗刹宽容开许我回来,以他开许之恩德,我才能听闻婆罗门教言。现在我要想办法摄受罗刹,他肯定不会杀害我,请父王放心。”王子谢绝父王所派军队后,独自一人前往罗刹所居之地。
罗刹很远就看到王子正向自己走来,尽管他心性长期都处于丑恶习气包裹下,但他看见王子后还是生起信心。他不禁说道:“奇哉!奇哉!真稀奇。”他心里想:这人真不怕死,竟敢冒死守护真实誓言。而王子见到他后则说道:“我已听闻教言,并作供养,心中非常喜悦,真要谢谢你大恩大德。现在我又特意赶回,请你随便啖食吧。”罗刹生起好奇心说道:“我当然可随时吃掉你,不过我想先听闻你所闻受之教言。”
王子看到时机已降临,就对罗刹说:“你性格凶残,亦无悲心,只知为自己生存屡屡造恶。而我所听闻教言皆属正法,正法与非法怎能结合?对你们这种恶性罗刹宣说圣道有何作用?”罗刹听后不觉冷笑说道:“你们国王为戏耍、玩乐而杀害众多野兽,如果为生存杀食活人与正法相违,那杀害野兽难道就不与正法相违?”
王子对他开示说:“杀野兽之人绝非行持正法,而杀食人肉之行为更是恶劣,特别是啖食种姓高贵者人肉更不应理。”王子尽管为调化他乃用讥讽语气如上宣说,但以王子慈悲力感召,他已成功压下罗刹嗔恨心,因而罗刹还愿意闻受。罗刹此时则面带微笑说:“我已将你释放,你本可在王宫中尽享各种快乐,但你自己却不愿享受,反而回到我这里,看来你并非精通论典之人。”
王子继续说:“我并非贪图短暂安乐之人,我亦舍弃恶劣论典中只知维护自己利益之观点。而且我为信守真谛才回到你身边,这正说明我明了论典,如此之论典才与生活实际意义及客观现实不相违背。一些恶劣论典却处处与之相违,如你修持此种劣论,死后只能堕入恶趣。”
罗刹则说:“将自己最珍爱之生命,以及亲友、王位、种种享受全部放弃,仅仅为得一句真谛到底值不值得?得到一句真谛跑来这里又有何用?”
王子便向他诉说起真谛妙用:“真谛具多种利益,简单说来大致为:一切装饰中真谛最庄严,一切味道中真谛最甘美。不经苦行痛苦,真谛亦可成办福德,希求真谛者名声传遍一切地方。真谛能令众生超离三界,真谛是趋入天界门槛,真谛是渡过轮回江河之桥。”
罗刹听罢竟也开始赞叹起来:“若是其他人落于我手定会恐怖、紧张,而你却表现英勇,似乎不惧怕死亡一样。”
王子以轻松心态回答说:“对,无论如何精进努力、最终亦不可能逃脱之死亡,再恐惧又有何用?而且对那些一直未行善业、只知屡屡造恶之人而言,死亡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心里恐慌,但对我来说,我根本记不起自己有任何能令人引生后悔之恶行。我一直依法行持,并广行布施等善举,一想到这些,我就不再惧怕任何死亡威胁。所以你欲以我为供施品请放心去做,想食我身肉亦可。”
斑足罗刹此时已对月亮王子完全生起信心,他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且暂时息灭恶心,一直注视王子说道:“在此世间,谁会故意损害像你这般胜妙之王子?你从婆罗门处闻听之教言能否再传与我?我非常愿意闻受。因你谆谆教导,我现在已深感惭愧,并为自己所作所为万分忧虑。”
王子此刻已了知仙人以前对斑足所咒骂之十二年期限已经圆满,调伏他并使之趋于佛法之因缘业已成熟,就对罗刹说道:“如欲得法,必须拥有与所闻正法相应之威仪。正所谓: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故而你应以清净心,就如病人听从医生教导一样,恭敬闻法。”
斑足罗刹马上脱去上衣铺于大磐石之上当作坐垫,恭请王子端坐于上,然后仰望王子脸孔说道:“大菩萨,请为我说法。”王子便开始用清晰声音将在婆罗门前所听闻之教言向他传授。
王子所说第一首偈颂为:“所有正士前,接触仅一次,无需精勤修,自心获稳固。”罗刹听后点头称赞,又打响指,并非常高兴地再三请求王子继续传法。于是王子又说第二偈:“正士谁亦撼不动,如同天鹅行善法,何人如果亲近他,功德自然能获得。”罗刹听后再生欢喜,他对王子请求道:“你通过供养财物而获得智者教言,行如此供养而得如是教言太有意义,不知你能否再为我继续宣说?”于是王子又宣说第三偈:“国王马车金宝饰,身体衰朽亦丑陋,正士所传法不老,善根功德永稳固。”罗刹听罢再次弹指赞叹,同时内心法喜充满,就如降下甘露雨水一般,身心得以享用无尽。他又请求王子接着传法,王子就开始为他宣说第四偈:“天地之间距离远,大海两岸望不见,东西两山难睹面,俗人佛法相隔遥。”
斑足罗刹此时已是欢喜难言,他恭恭敬敬对王子说:“你为我传授四偈,我欲供养你四种殊胜以报传法之恩,不知你欲何求?”王子正色答言:“你干尽伤天害理之事,连我也被拖累受羁绊,你所积善根全为颠倒错乱,又怎能对别人行四种殊胜供养?即便我开许你可对我行殊胜供养,但你从内心来说就不喜布施,你还是免谈什么供养不供养吧。”
罗刹听后羞愧难当,他低头说道:“你无需担心,我现在连自己性命都可以舍弃,我定能供养你最殊胜之物,请你务必接纳。”王子看时机已到,就对他说:“你既然愿意供养,那就自此之后,一定不得妄语,还得断除杀害众生之恶习,且需释放所有被关押之人,并戒断啖食人肉之丑陋习性,以此为四种殊胜供养,我方才可以接受。”
罗刹面露为难、痛苦之色道:“前三项要求我都可以做到,只是第四条能否替换一下,因我实在难以做到。我不食人肉根本无法生存,这一点想必你以前就已了知。”王子进一步刺激他说:“我就说过你根本不可能供养我四种殊胜,若不能戒除食人肉习气,不妄语、不杀生等项又怎能落实?你刚刚还信誓旦旦说可舍弃生命对我行四种殊胜布施,现在看来岂不又成空话?”
罗刹为自己辩解说:“我现已舍弃王位,于森林中感受种种痛苦,又远离正法,众人围绕我而起之谣言可谓四处飞扬。此种境况下,我怎能舍弃最后一条生存之道?因我已无任何可依靠处。”
王子因势利导说:“你确确实实已将佛法、王位、名誉、安乐尽皆失毁,而所有这些根源全在于你自己贪食人肉。既然如此,那又有何难舍之处?你必须戒除这食人肉劣习。你以前也曾享有王位,后正因吃人肉而成食人罗刹,此乃你自己未调伏自心所致。你从现在起就应力争趋入不违佛法、世间法之光明正道。”
经王子如此循循善诱之教导后,罗刹终于拜倒在王子脚下顶礼忏悔,又发誓愿再不吞食人肉,并落实释放被关押之人等各项要求。
月亮王子来到被关押王子所居山洞中,众人都为自己能获解脱而欢欣鼓舞。王子又要求他们勿损害罗刹,在安慰他们时又让他们发愿。从山洞中获得释放后,五百名王子就将斑足罗刹护送回国,并让他继承王位。从此以后,斑足国王以正法主持国政,众多王子都欢喜承侍他。也有一些王子于其他国家中登上王位。
当时之月亮王子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当时之斑足罗刹即为后来之指鬘比丘。任何人如果遇到大正士都能获取极大利益,因正士乃按诸圣者教言行事,他总以善巧方便利益众生。即便他遭遇再大困境也能安忍不动,遇到再大痛苦也不失毁正法,永远都能以稳固信心,不退转地利益自他事业。思维这些道理,人们理应对佛法功德生起恭敬心。
月亮王子平静受死
久远之前,有一具有强大势力、功德圆满之国王,名为嘎乐嘎者一直未育有子嗣,为此他一直多方向天神祈祷。后有一欲蓄婆罗门大臣为帮助国王早生太子,就向国王建议说:“国王应与王妃同居一处,国家大事可让臣下替你主持。”欲蓄不唯如此建议,还亲自为国王祈祷天尊。
其后一王妃终于怀孕,并降下如明亮鲜洁月光一样的太子,众人也因此而称其为月亮太子。这月亮太子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不久之后,又有三十四位王妃各自产下一子。
月亮太子八岁时开始依止国王上师,每当众王子在从事打猎等活动时,月亮太子却总流露出与众不同之悲心,他之威严远胜其他王子。国王就将他作为王位继承人,其他王子则统治其余诸城市。
后当月亮与其他王子前往众多国家观光时,他们亲眼目睹了一持节婆罗门所拥有之巨大财富。此婆罗门之财富真正堪称圆满、富庶,而且他还将自己名字一一写于很多财物上以为标志。月亮王子一见不觉内心想到:看来我父王也仅仅只拥有国王头衔而已,此人家财才真正是大国王气派。众王子也议论纷纷:“我们以后不如把财物上‘持节’字样全部抹去,换上‘月亮王子’名号才为善妙。”结果众人不单单如是说,最终亦如是实行。
持节婆罗门立刻嗔心顿起,他召集其他婆罗门商议道:“月亮王子欲夺我地位,你们均应明白此中利害得失,故而我们必须除去王子。”这些婆罗门对持节只知应声附和,他们随顺他说:“你来想办法,我们照办就是。”持节便将自己毒计全盘托出:“如大国王梦中出现什么境相需人解梦的话,你们均应向国王吹风,言只有持节方知如何解析梦境。”
国王后感得一梦,梦中他被人捆住自身,随后又被扔进一屋中。当他向这些婆罗门询问此梦到底有何密意时,他们全都向国王推荐持节,说他通晓各种释梦窍诀。国王就向持节打探,持节恶意解析道:“国王之梦实非吉兆,此表两月同时出现,争夺王位,意味着你将王位不保。如此一来,你要么失去王位,要么失去性命。”嘎乐嘎闻言心痛不已,他急忙问:“你有何解救良方?”持节此时则献上诡计:“大国王,你应把月亮王子及其他王子全部用来火供,以他们鲜血造池,你还要亲赴池中游弋,如此才能摆脱一切危害。”
国王此刻则自私想到:只要我能活在人世,具功德之太子日后定能重新孕育。于是他就将其余太子全部用镣铐捆缚起来交与持节以作供施。持节满怀歹毒之意又说:“如果缺少月亮身肉,此供施定不会圆满。”国王便派人传语太子道:“月亮,你应听从父王教导,不要违背我之教言,现在你务必马上前来受死。”送信人一路哭泣来到月亮王子面前,当时他正于一暖暖春日在花园中赏玩。
送信人向王子说明情况后,王子眷属皆劝阻王子道:“这都是那持节婆罗门设下诡计妄图杀死你,我们真应该马上将他击杀。”月亮王子安抚大家说:“我自己亦明了此乃持节所做手脚,但我们不应对他生起嗔恨心。如我父母能够长久住世,我舍弃生命也是理所当然。我一定要去,望诸位万勿憎恨持节。”
王子来到父王眼前说道:“若父王开许,孩儿愿直接前往供施之地。”国王闻听后不觉也流出伤心眼泪。而持节则命令火供师道:“你首先烧死月亮,然后再烧其他王子。”当时众王子均非常恐惧,他们凄惨说道:“我们如今就如旁生一般要被毫无悲心之婆罗门杀害,难道月亮兄长也对我们不慈悲、定要舍弃我们吗?”月亮此刻对他们全都平等生出慈悲心,结果以其慈悲力感召,众王子手脚镣铐竟全部自行解脱。正当持节等诸婆罗门恶人惊讶之时,天人开始对其所做所行生出强烈不满,刹那间天空乌云密布,太阳光辉被完全遮蔽,炸雷滚滚,摧毁山林树木。其后又降下石块雨,砸毁大地之上众多事物;而猛厉雨水则浇灭火供之火。
这些恶性婆罗门头发全部掉光,头顶光秃秃一片。最后,如此猛烈之石块雨将国王、持节婆罗门等人统统砸死,众王妃在得到消息后也纷纷死亡。至于王宫则大多被石块雨砸毁,大多数人也因此而被消灭。
黎明时分,月亮王子将父母尸体火化,一边点火,王子心中一边哀叹道:“呜呼!诸如来皆宣说一切有为法均为刹那迁灭、毁坏无常,看来的确所言不虚。”同时王子亦对其他兄弟宣说心生厌离之语,然后就前往寂静苦行山林中潜心修道。
《白莲花论 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本故事未完,下期继续学习。
【法师开示】
《禅定基础》(8)第六章 禅修方法(之三)(4):
第六章 禅修方法之三(4)
(根据2011年10月仁炟法师在正觉寺秋季佛商禅修班的开示录音整理)
二、观的禅修
2、因缘观
(1)缘起性空——宇宙人生的真相
因缘观,即因缘的观修,在佛教里是很重要的。
佛教教理教义,佛教基本理论有两个立足点,一个是众生平等,一个是因缘果报。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在菩提树下禅坐七七四十九天,就是观四圣谛、十二因缘而悟道。
下面我们讲因缘的观修。现在师父敲木鱼,大家闭上眼睛,注意听。
(注:师父敲木鱼: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佛佛佛)
师父:刚才大家听到了什么?
学员1:木鱼声
师父:好,木鱼声。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员2:断断续续的声音。
师父: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学员3:听到师父敲的时候念“佛,佛佛佛,佛。”
师父:师父敲的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佛佛佛……最后是佛,佛佛佛,佛。”那么,听到师父敲木鱼的声音,需要什么条件?
学员4:需要耳根。
师父:还有什么?
学员5:耳根,耳尘。
师父:还有什么条件,谁讲?
学员6:需要声尘和闻性。
师父:回答正确。请坐下。听声音需要耳根,同时也需要声尘和闻性。没有耳根能听见声音吗?为何耳根能听得见声音?是闻性在起作用。
师父:喜欢听这个声音的请举手。(大家举手)好,放下。
师父:不喜欢这个声音的请举手,不要爱面子。(没有人举手)没有。大家都喜欢。
师父:没有喜欢、也没有不喜欢的请举手。(五位举手)有五位。好。
声音,其实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不管是你、我还是其他人,所有听声音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产生喜欢与不喜欢的分别,以及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的感受。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的分别与判断。
师父:现在还有木鱼声吗?
大家回答:没有了。
(木鱼声)声音传播是波的震动。它传到我们耳根,即耳鼓膜里,根据我们闻性听得见声音。过一段时间(木鱼声)声波消失了。大家就听不见刚才师父敲击的木鱼声了。
实际还有没有呢?如果用仪器测,声波大概还在延续着,可能非常微弱,但是我们人的耳朵已经听不见了。如果用仪器,高倍精度的仪器可能还听得见,或者是猫和狗等动物的耳朵还听得见。
听到木鱼声,进而产生对木鱼声的感受,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粗略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时间,恰值师父在敲木鱼;
第二是地点,大家在现场,或者在耳根能够接收到木鱼声波的范围内,我们耳朵能够听到声音的地方;
第三是木鱼,能够产生声尘的物质;
第四是敲木鱼的人,师父在这里敲木鱼。
第五是声尘,师父有节奏地敲击木鱼产生的声音。
第六是耳根,大家有健康的耳朵,健康的耳根,可以听到声音。
第七是耳识,听众有思辨、判断的能力;
第八是有意识分别,大家听见声音以后,和我们记忆库里的记忆相对比、判断,得出结论。这个声音是木鱼的声音;是有节奏敲木鱼的声音;是师父在有节奏地敲击木鱼;我们听到了木鱼的声音;是断断续续的声音;佛佛佛的声音;木鱼声共敲了48下。
第九是感受,我喜欢;我不喜欢;无所谓喜欢不喜欢。
这是一步一步思惟判断的过程,就是意识分别的过程。
条件也称为因缘。时间地点的因缘不具足,就不存在木鱼的声音。因缘具足了,令人喜欢的、有节奏的、美妙的木鱼声音就存在了,就产生了。
这是因缘和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现在师父不敲木鱼了,这是缘散了,声音消失了,这是缘散则灭。因缘散尽,一切都不存在。
现在向大家提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他悟到了什么?
学员7: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师父: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
学员8:缘起性空。
师父:好!这说到点子上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四个字:“缘起性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悟到的就是“缘起性空”。
佛教的基本原理,就是缘起性空。这也是世界的本质,或者叫绝对真理、实相、真相。
未完,下期继续学习。
《古今持诵大悲咒感应事迹》——来自网络
第二节 脱险难
五 要我教他 如何赚钱
我有一位朋友在香港,前几年生意做得很糟糕。有一次,他找我去吃饭。饭后告诉我,他以前生意做得很好,也赚了很多钱,但最近几年来生意渐渐减少,有些债也讨不回来,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我们认识了十多年,他知道我最近学佛也赚了不少钱,认为我知道内里的乾坤,就要我教他。我看他很有诚心就说:“好,不管你现在情况多不好,先拿出30万港币来。”30万港币不是小数目,但他也不管钱是要用到哪里去,马上写了一张支票给我。
我说:“停!30万港币,我要连续3年!连续3年,每年30万元!”他说好吧。
我告诉他:“我现在要用你的30万元,去救济广东乳源地区的贫困户,去派米派棉被,而我原本要帮助那里的资金就移到其他地方去救济。”
他说:“好啊。”
我说:“还有,你要每天念《大悲咒》21遍。”
他说:“有啊!我每天都念《金刚经》。”
我问他怎么念?他说他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还这样念了两年多!
他每天念21遍《大悲咒》。两个月后,有人主动来还一部份欠他的钱。第二年,他自己来捐钱。第三年,还差半年他就先来捐钱了。奇怪,从他发心每年支持30万港币后,从年头开始,生意一直顺利起来,也不怕人家不付账,并且赚的还有剩余。
他说:“现在我什么都不贪不求了,就是按照你讲的,每天安安心心地念《大悲咒》,我老婆就念一遍《金刚经》,但不是念那四句开经偈了。”
我们做好事不要有所求。只管“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需伴,春来草自生”。通常做善事需要3年效果才会有的。效果的好坏,是根据你有求或无求的心去看。以有求的心去做还是有回报,但效果不会那么好。因果的东西有去就有来,无去就无来。无求就尽虚空遍法界,有所求的就有所限。
杨洪居士2002年9月5日,摘自《慈辉行迹1》
六 去极乐世界?你有把握?
有一次我在打坐的时候,观音菩萨跑来说:“杨洪!”“呦!干什么?”
他说:“你死掉了怎么样呀?”
我答:“死掉了去极乐世界啊!”
他说:“去极乐世界?你有把握?你凭什么?”
我说:“凭我的《大悲咒》!”
观音菩萨说:“你的《大悲咒》,很了不起!”
我说:“是啊,是啊!”
他说:“那你死的时候,也念《大悲咒》呀?”
我说:“对呀!死的时候也念《大悲咒》。”
“我们人死,听说都是四大分离,四大分离的时候会很痛苦的!”
我说:“我修得好,可能死的时候不会痛苦。”
他问:“难保你不会痛苦?”
我说:“我《大悲咒》念得那么好,到那个时候我相信我的定力,应该也可以控制吧!”
他说:“就算你杨洪能够控制,那你去弘法,你定力好能够控制得了不会断,如果你教导其他的人,其他人的定力没有你那么好,比不过你的时候,往生的时候就麻烦了!没有念到半段《大悲咒》,就断了!”
我说:“对呀,对呀,您讲的有道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观音菩萨问:“你明白了什么?”
我说:“我明白了,我现在要修另外一个法门,我要找您观音菩萨的师父,我要拜您的师父为师,您的师父只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6个字就成了!”
人死四大分离的时候,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一听,“耶,叫我哦!”阿弥陀佛:“哦,好啊!你快要死了,要去极乐世界,要我接你,就来接你!”你去了就好。简单方便,这就是我今天弘扬阿弥陀佛48大愿的因缘。(杨洪居士2002年3月2日)
摘自《慈辉行迹1》)
第四节 赐甘露
一 黄土高坡 求雨奇迹
杨洪老师得知陕西北部绥德县,已经连续4年遭到特大干旱,农作物失收,造成很多乡村群众,生活在缺水和断粮的苦难之中。2001年5月27日,委派我们4位师兄,前往该县扶贫救灾。这也是杨洪老师第一次用“慈辉佛教基金会”之名去扶贫救灾。并宣布:今后不管做什么善事或布施,都不要再用他个人的名义。用“慈辉佛教基金会”就好。老师这种无私无畏救生精神,使我们很感动。
我们从山西省太原市坐汽车,到陕西省绥德县。经过几小时污染的旅程,听到有人说到黄河桥了。我马上站起来向外瞧,怎么这是黄河呢?河水枯干,桥下有人步行而过,桥边还有人临时居住。我们脑海中想象的巨浪滔天、咆吼的黄河,已成了梦幻泡影。现在只能望河兴叹!
第二天清早,绥德县中角乡的负责人来接我们到村里。一路上,看见陕西特有的窑洞。每家每户用小石片砌成围墙。马路两旁有些杨树、柳树,屋前屋后种了些枣树,还有一些苹果树。上山和田野都看不见绿色的草木。只有黄山、黄土、黄尘,统称“黄土高坡”。虽然是5月天,但一点翠绿的春天景色也没有。和我们万紫千红的家乡广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连续几年旱灾,都是在春耕的关键时刻。天不下雨,江河又没水,他们都是在山上种植农作物的,有些小米还种在陡峭的高坡上。他们除了勤劳耕种之外,还要靠天下雨才有饭吃。绥德汉是中国出名的勤劳汉子,春耕时纵使连续上山播种3次,都没颗粒可收也不灰心。此正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怎奈何天呢?赋诗一首:
黄土高坡黄尘滚,田园庄稼怨魂天;
昔日清波今何在,祈求观音涌甘泉。
天不下雨,河水干枯。慈辉只好求观音帮助他们在地下寻水源打井了。经调查了解,全县大部分乡村都是在偏远的穷山沟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极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人畜饮水问题长期困扰着。亦是当地群众最头痛、最耗费时间和劳动力的大问题。目前有的村要到5公里之外,靠人挑或骡驮找水吃。有些半夜就得起来排队担水。他们靠的是石缝里流出的滴滴泉水,一天装不了几担水。全村人为了食水寝食难安。水的问题是该县世世代代灾难深重的问题。大多数村庄,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受到极大的威胁。
老师根据以上具体情况,指示我们除了捐赠粮油、棉被和其它物资,解决温饱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解决他们长期饮水苦难的问题。要帮他们打井、修坝、筑堤。他在美国修《大悲咒》,要我们在绥德也修《大悲咒》。一起修法,将念《大悲咒》的功德回向当地六道有情,求天降雨。
我们立刻按老师指示,白天落实扶贫物资,晚上修持《大悲咒》,祈求观音菩萨降甘露。果然过了两天,下了一场大雨。接着次日,又下了场更大的雨。啊,这到底是不是神话?不!是事实。老师清清楚楚知道,是我们和观音菩萨心心相印,救度众生。我们做善事,观音菩萨就有求必应。这雨真是我们心诚所至求的呀!
久旱逢甘露!黄土高坡得到甘露滋润,色泽变得深美柔润,笑了!河里的水,“哗啦啦”地流,笑了!群众心花怒放,喜气洋洋!慈辉助人为乐,感受更加快了,都笑了!有诗为证:
踏遍绥州万重山,渴望春雨润人间;
观音慈悲洒甘露,山笑人笑水亦笑。
我们临走前,6月8日到乡村调查落实情况时,竟然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下大雨。那天上午,我们到了3个不同的村,都是这样。一到就下雨,一走就停雨。走到哪里,哪里就下雨。真是不可思议。这是千真万确的,不是神话。当地的群众满脸笑容!感谢慈辉不但雪中送炭,捐赠了人民币45万元的扶贫物资,给他们解决了温饱,还带来了不可思议的甘露。(何如灿)
摘自《慈辉行迹1》
【正觉亮点】
结缘禅修茶道是我们的大福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1MTg5Nw==&mid=200505865&idx=1&sn=7ff9d306ed9923d9850e9eaf3046a9e0#rd
* 下期预告 *:
2014年12月5日(周五)晚上7:00-9:00,由吉安、吉津、妙觉、赵玉燕、妙玉、吉红、吉静等主持。
主题学习栏目学习: 1、宣化上人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2、《佛经故事》来自网络
3、《古今持诵大悲咒感应事迹》来自网络
【回向文】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共修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公能行上人,愿师公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父仁炟法师,愿师父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博山正觉寺,愿寺院早日顺利圆满建成,发扬光大佛教,利益无边众生,培育造就僧才!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给所有参加沙龙共修的同修们,愿业障消除,心想事成,福慧双增,早证菩提!
(2014年11月28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