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 ENGLISH
  • 首    页
  • 走进正觉
  • 新闻公告
  • 祖庭建设
  • 朝圣专栏
    • 朝礼九华
    • 朝礼五台
  • 佛教文化
  • 禅修茶道
  • 书画院

最新推荐

  • 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
  • 《宗教事务条例》
  • 淄博市非遗保护中心领导实...
  • 博山正觉寺壬寅年结夏安居
  • 博山正觉寺新春助老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
  •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
  • 禅茶音乐会chanchayinyuehui
  • 图说正觉tushuozhengjue
  •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
  •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
  • 正觉文慧
  • 正觉快讯
  • 点滴学佛
  • 正觉沙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正觉文化 /正觉沙龙 /第295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仁炟法师开示《金刚经》之第六集《佛法本在平凡处》(2014年3月7日)

第295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仁炟法师开示《金刚经》之第六集《佛法本在平凡处》(2014年3月7日)

2014-03-10 10-26-08  来源: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  点击:次

【沙龙编排】

  1、19:00—19:10(10分钟) 【正觉快讯】----主持人:妙翠
  2、19:10—19:46(36分钟)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13)----主持人:吉红
        19:46—19:49(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3、19:49—20:01(12分钟) 《佛经故事》(76)----主持人:吉安
        20:01—20:04(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4、20:04—20:27(23分钟)  法师开示:仁炟法师讲解的《金刚经》之第六集《佛法本在平凡处》----主持人:妙觉
        20:27—20:32(5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5、20:32—20:45(13分钟)《修持大悲咒心得分享》(现代卷)来自网络(16)——主持人:吉津
        20:45—20:48(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6、20:48—21:00(12分钟)亮点《博山正觉寺启建水陆法会公告》----主持人:妙玉

 


  A、21:00   下期预告、大众回向 ----(主持人:妙翠)
  B、21:05  【正觉快讯】(重发)----(主持人:赵玉燕)
  说明:“休息、分享” ----由【正觉沙龙】义工共同主持。


 【正觉快讯】

        1、《201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日大悲咒甘露法会》公告/fileroot/sygg/8012.html
阿弥陀佛!
各位善信:
       为庆贺观世音菩萨圣诞,弘扬观世音菩萨大悲咒修持法门,应广大信众祈请,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将于2014年3月13日至3月19日(农历二月十三至二月十九)举行大悲咒甘露法会。承观世音菩萨大悲愿力与大威神力加持,令大众消除业障,身心安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并回向世界和平、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社会和谐,人民安乐,六时吉祥。
       法会期间,大众每日精进持诵大悲咒,3月19日(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进行共修大悲咒圆满功德回向。
备注:
        1、发心参加本次大悲咒甘露法会的信众,请电话或短信报名,以便安排食宿(食宿免费)。
        2、若发心参加大悲咒甘露法会却不能亲临寺院的信众,可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联系寺院进行报名登记,与共修法会同步在家持诵(须发愿每日不低于108遍大悲咒),亦可获得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并在3月19日大回向时获同步加持。(大悲咒修持仪轨请参阅附录一)
        3、联系人:妙醒;联系电话:0533-4208918,13455361731。
        4、报名截止日期:2014年3月12日。
        5、到寺参考路线:
/fileroot/lxfs/4000.html
        淄博各区县到寺专线车:http://www.zhengjuesi.net/shownews.asp?news_id=912

        2、2014年春季佛商禅修班招生公告/fileroot/sygg/8035.html
2014年春季佛商禅修班将于5月1日—5月6日在博山正觉寺开课。让我们暂别纷繁的红尘琐事,走进这心灵的清净园地,跟随仁炟法师的亲授辅导,坚定毅力,扩大心胸,一起探寻佛教的智慧,超越自我,迈向事业健康发展的通达大道。
       课程特色:
       五大特色相结合:修习禅定+智慧讲座+心灵解惑+实修体验+互动交流
博山正觉寺2014春季佛商禅修班,将由仁炟法师亲授辅导:禅修方法及坐禅要领,包括静心沉稳的耳根禅(观世音菩萨的证道法门)、消灾增福的大悲禅(系统的大悲咒禅修);并邀请文学、佛学、实修等方面均为大众师表的法师、大学教授、大德居士为大家讲授佛教知识、佛商与财富、佛商与企业文化;以及融合佛教文化的实修体验课程:早课、叩晨钟、禅茶心语、户外行禅、山林禅修、燃灯祈福法会、禅乐唱诵等。
        2014年5月3日,适逢博山正觉寺举行“正觉大讲堂开工庆典”,5月6日举行浴佛节法会,共庆佛诞日;5月7日至13日,正觉寺将举办首次水陆大法会。本期学员有缘参与以上所有庆典和法会活动,可谓因缘殊胜,千载难逢!
        欢迎您参加佛商禅修班及水陆大法会,祝愿您福慧双增、吉祥幸福!
        招生条件: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爱国爱教,热忱公益、慈善事业,无不良嗜好,身体健康。
        ◎ 佛教信仰虔诚。
        ◎ 从事行政管理或企业经营管理5年以上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主、总经理、总裁。
         授课时间: 2014年5月1日——5月6日(4月30日--5月1日上午报到)
         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学位有限,额满为止。
         授课地点: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费用说明:纯公益活动,学员学费、食宿费用全免,交通费用自理。
         报名及录取方式:
         在线报名,请登录正觉网
/bm/bmfs.htm填写报名表。所填报信息资料须真实完整。博山正觉寺将在综合评定后确认录取名单,并在4月20日前发送录取通知函(短信及电子邮件方式),凭身份证与通知函到博山正觉寺报到。
        报名咨询电话:0533-4208918,13455361731
        联系人:妙醒居士
        正 觉 网:
www.zhengjuesi.org
        新浪微博:@博山正觉寺 @博山正觉寺佛商禅修班
        微信公众帐号:boshanzhengjuesi

          3、博山正觉寺启建水陆法会公告/fileroot/sygg/8042.html
博山正觉寺将于2014年5月6日—13日,启建“法界凡圣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这是博山正觉寺恢复建设十二载,首次举办水陆法会,因缘殊胜,千载难逢!
         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相传梁武帝梦见一位神僧告诉他,六道四生受苦无量,应该作水陆大斋普济他们。于是,梁武帝诏请宝志公禅师,根据经典,编写成水陆仪文,依仪修设。经唐、宋、元、明成熟定型,一直流传至今日,是中国大乘佛教中,仪式最隆重、功德最殊胜的法会。
        博山正觉寺始建于东晋,既是如来禅的祖师道场,也是祖师禅的祖师道场。梁武帝的国师宝志公禅师(观世音菩萨化身)就在此出家。因此博山正觉寺启建水陆法会,意义非凡,因缘非常殊胜。
        水陆法会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下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诸六道众生,并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得以其因缘与根器,至各坛听经闻法。故在法会中所供养、救度的众生,范围相当广泛,因此集合了消灾、普度、上供、下施诸多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可以超度六道中受苦众生,使之离苦得乐,同证佛道。凡是四圣六凡一切众生,普遍供养。并使“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菩提心;未脱苦轮者,因此水陆胜会,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陆胜会,得成佛道。”
        《水陆缘起》云:“今之供一佛、斋一僧、施一贫、劝一善,尚有无量功德,何况普遍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独超三界,亦乃恩沾九族。”
        印光大师在《水陆仪轨》的序文指出水陆法会的功德说:水陆之利益非言所宣,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欢迎广大善信随缘参加,消灾延寿、冥阳两利、福慧双增、普沾法益!
        时间:2014年5月6日—13日
        咨询电话:0533-4201541,4208918,13964488731
        附录1:水陆法会内外坛安排
        附录2:水陆法会 功德福田 2014博山正觉寺水陆法会 功德福田及随喜方式:
/fileroot/ftzx/8041.html
        附录3:如何到博山正觉寺 /fileroot/lxfs/4000.html
    
        4、仁炟法师应邀在东莞举办大悲甘露实修班
/fileroot/fjxw/8049.html
2014年2月28日至3月2日,仁炟法师应东莞蒙正国学馆的邀请,在东莞举办今年第一场大悲甘露实修班。
        会场座无虚席,仁炟法师领众精进诵持大悲咒之余,为学员们讲解如何培养慈悲心,传授如何与怨敌化解的方法。同时还开示了大悲咒的功德利益,让大众从理上信受大悲咒,用大悲心来诵持大悲咒,效果良好,反响热烈。
       三天精进实修下来,学员们法喜洋溢,纷纷举手分享自己三天诵持大悲咒的不可思议的受益。希望仁炟法师能再来开办大悲甘露实修班。

          5、欢迎供奉万佛大雄宝殿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咒八十八法相/fileroot/ftzx/8055.html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万佛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人诵经礼佛,将成为全国规模最为宏大的佛教殿堂之一。殿内将供佛三尊主佛,释迦牟尼佛圣像背后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圣像两边供奉《大悲咒》中观世音菩萨示现的八十八尊法相,殿内圣像全部为香樟木精雕而成,并进行外部装金,气势恢宏,富丽典雅,将为千秋万代之善男信女瞻仰礼拜。
        观世音菩萨示现的八十八尊法相来自于《大悲咒》的八十八句,每一句都是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变相,每一尊变相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护世的法相显现。
        八十八尊法相圣像高0.6-1米不等,香樟木精雕并装金,供奉款:1万元人民币/尊,装金费用:6千元人民币/尊。 
世尊在《普门品》中说:“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一时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福德已不可思议,何况供养、贴金观世音菩萨法相,果报更是不可思议!“速令满足诸希求 永使灭除诸罪业!”而且供奉观世音菩萨示现的八十八尊法相圣像的道场全国罕见,真正是机缘难遇的大福田,机会难得,敬请广大善信随喜供奉贴金,定会蒙诸佛菩萨加被,一切所求满心愿,离苦得乐返本源,自他兼利功成就,同入般若解脱门!

        6、大雄宝殿金刚瓦 福泽后世 荫及子孙/fileroot/ftzx/8003.html
博山正觉寺万佛大雄宝殿,供奉着上万尊庄严佛像,包括总高13米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如来、阿弥陀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和大悲咒八十八法相,十八罗汉,以及一万尊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是名符其实的万佛大雄宝殿。宝殿上将铺设不锈钢镀钛金的金刚瓦,尊贵庄严,金碧辉煌。金刚瓦总造价1880元/㎡(其中不锈钢瓦体造价880元/㎡),欢迎大众捐助布施,为上万尊佛像共同建筑殊胜殿堂。一份奉献,万世福田,您的随喜布施或广为宣传,必将福泽后世,荫及子孙,功德无量,福报无边。
        乐助建寺材料的功德有多大呢?《杂阿含经》卷23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天,佛陀与阿难入舍卫城乞食,途中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道路上玩耍嬉戏,他们每一个人都用沙土堆积成宫殿、仓库、财宝以及五谷。其中有一个小孩远远地见到身放光明的佛陀走来,内心自然流露出恭敬,欢喜踊跃,于是从仓库中拿取一把“谷物”,想供养佛陀。可是他的身材矮小,没有办法拿给佛陀,就拜托另一个小孩:“让我站在你的肩上,以谷物供养佛陀吧。”另一个小孩欢喜地说:“好啊!”于是他就踏上这小孩的肩上,以沙土的“谷物”供养佛陀。佛陀慈悲地放下钵,低头接受沙土的供养。
        佛陀接受供养后,吩咐阿难道:“你就用这些泥土来涂抹我的房舍吧!”乞食完毕,佛陀和阿难回到祇园精舍,阿难就以托钵得来的泥土涂抹佛陀房屋的地面,可是只涂抹一边,沙土就用完了。阿难整理好衣服之后,向佛陀禀告。
       佛陀告诉阿难:“刚才那个小孩,以欢喜心布施泥土,而这些泥土虽然只足够涂抹我房屋地面的一边,不过由于这个功德,在我涅槃后一百年,这个孩子当作国王,名叫阿输迦(也就是阿育王)。另一个小孩,当作大臣,他们共同统领阎浮提一切国土。兴显三宝,广设供养,分布舍利遍满阎浮提,并且为我兴建八万四千塔。”
        心田事不同,功德有差别。小儿以虔诚心、恭敬心、欢喜心供养宇宙间第一大福田──佛陀,又以广大心兴建佛塔,弘扬佛法,自然感得国王的福报。
    随喜方式: ①http://zhengjuesi.taobao.com/search.htm?scid=840367738
                      ②/fileroot/lxfs/4500.html

        7、电视音乐诗《禅茶心语》永结佛缘 自利利他/fileroot/ftzx/7999.html
即将出版的《禅茶心语》电视音乐诗光盘,由博山正觉寺原创。十二首禅诗、十二种茶韵、原创的佛乐、一望无际的茶园美景,将禅、茶、艺术圆融地揉和在一起。
        词作者仁炟法师则对自己创作的禅诗有这样的解读:“仁炟,禅宗临济儿孙。禅门教法,不拘一格。云门饼、赵州茶、德山棒、临济喝,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关于‘禅茶心语’,老衲赠送四句偈:‘雄狮隔山吼,潜龙越宫墙。欲尝甘露味,禅予卖茶郎。’参!”
        在这清凉的茶园禅院,把一切牵绊都放下。聆听大自然的诉说,倾听心灵的独白,沐浴茶园的清新,进入禅与茶的世界……

乐茶道者,听禅品茗,和雅清正;
乐诗歌者,赏读禅诗,步韵吟咏;
乐音律者,聆听禅乐,天籁希声;
乐山水者,静观音画,如入其境;
乐养生者,身心放松,体泰神清;
乐修心者,陶冶情操,喜乐安定,
乐习禅者,参悟禅机,真修实证。
凡见闻者,永结佛缘,福慧双增。

           欢迎大众随喜捐助本光盘印制功德款,与大众永结法缘、善缘,令诸见闻者,随其根性及因缘,各得法益,同沾法喜。

          8、欢迎参加3月9日博山正觉寺共修http://bbs.zhengjuesi.net/dispbbs.asp?boardid=21&Id=22619
          欢迎您乘坐专线车参加本周日(3月9日)的共修活动,福慧双增,吉祥如意,道业早成。本周共修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1、读诵《大乘经咒合刊》(内容包括《金刚经》《药师经》《普门品》《佛说阿弥陀佛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
          2、叩拜礼佛大忏悔文
          3、行禅
          4、学习诵阅参契《金刚经》(仁炟法师)
          5、学习《学佛释疑》(仁炟法师)
          6、学习《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
          7、聆听佛菩萨圣号
        万人共种诸善因,万人皆得万人果。比如有三个人共同造一座塔,每个人都会得到造一座塔的功德。这就是共修的殊胜力量。参加共修的每个人都会得到整个共修的功德。更多的功德利益请参阅

仁炟法师开示的《在家诵经与共修有什么不同》http://www.zhengjuesi.net/showjs.asp?js_id=445
      专线车乘坐时间、地点及联系电话请浏览网页
     
http://www.zhengjuesi.net/shownews.asp?news_id=912
      专线车共修微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e4079b0101qioy.html

 

 【主题学习】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到彼岸了。甚么叫到彼岸呢?这个到彼岸,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做完了,这就叫到彼岸。修行,由凡夫到佛地,这是到彼岸了。由凡夫乃至于成佛,这是到彼岸了。你做一件事情,把它做了了,这也叫到彼岸了。彼岸是对此岸而言的;要没有此岸也就没有彼岸。此岸是甚么?此岸是生死。彼岸是甚么?彼岸是涅盘。因为我们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而达到这个涅盘的彼岸,这叫波罗蜜。我们从旧金山坐船到奥克兰、到屋仑去,这也叫到彼岸。就是达到那个目地,这就叫到彼岸,这就是波罗蜜了。
  “以是名字”: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这一部经的名字。以这个名字,“汝当奉持”:你须菩提,空生,你呀,应该顶戴奉持这一部《金刚经》。顶戴就是恭敬的意思,好像戴到头顶上,这么恭敬。所以,我们研究佛学的人对这个佛经,一定要爱护恭敬;你要不爱护恭敬佛经,这就谈不到顶戴奉持了。那么你能爱护恭敬佛所说的经典,就好像恭敬佛一样。为甚么?前边不讲吗?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这个经典所在甚么地方,甚么地方就是佛的法身存在的地方,也就是佛法的存在地方,也就是僧伽存在的地方。那么所以,有这个经典就佛法僧三宝都具足了,所以你必须要恭敬。
  “所以者何”呢?甚么原因你要受持这一部经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佛说这个般若波罗蜜,这是依照著中道实相的理体,这说有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要按照这个真谛理来讲,这就不是般若波罗蜜。真的是离语言,离文字;既然离语言,离文字,那么怎么会又有般若波罗蜜呢?甚么都空了。这按真谛理,就是“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要按照俗谛来讲,这是个假名而已,这个假名叫般若波罗蜜。这个“佛说般若波罗蜜”,这是按照中道实相,说有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按照这个真谛理,根本没有这个名字。不立文字又怎么会有个般若呢?离语言,离文字,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那个道路断了,没有了;有甚么般若波罗蜜呢?没有。心行处灭,你那个心所想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这个不立文字,“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不过提个假名而已,也叫般若波罗蜜,所以你不要执著。你也不要执著空,也不要执著有;也不要有人执,也不要有法执,也不要有空执。你要一定说有这个般若波罗蜜,那就是一个执著。所以,“即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我说这个道理,在空生你的意思里边怎么样子呢?你觉得这个道理,认为有甚么意见呢?你可以提出来讲一讲啊?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你说,我说般若波罗蜜这个道理,你明白没明白;我不知道,我再问问你,“如来有所说法不”:佛有说法吗?“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对佛就说了,“世尊。如来无所说”:你说!这佛在这儿说法呢,他就问须菩提,他有没说法,硬逼著这个须菩提,叫他说他没有说法。哎!那么须菩提,一看,佛这么样问,明明佛在这儿说法呢,怎么还问有没有说法呢?这应该怎么答呢?须菩提大约一看,他解悟空理了。解悟空理,他叫空生,他解空第一。于是乎,他明白这个真正的般若是没有、无所说,所以他就说,无所说,“如来无所说”。
  那么一般人哪,看这个经文,就会不明白。明明佛说法,又问有没有说法。须菩提就说,没有所说法。甚么道理呢?须菩提和释迦牟尼佛,这互相问答,这是讲真正的般若。谈到真正的般若,既然不立文字,离开语言,那么又有甚么可说的呢?一切法空相,是无言说的。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临到圆寂的时候,入涅盘的时候,他说,没说一字,一个字也没讲。说,要有人说,说佛说法,这就是谤佛。这就是谤佛;那么说,佛既然没有说法,为甚么又有这么多经典是佛所说的?这个道理,对著有为的人说有为法,对著无为人要说无为法。《金刚经》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法也应该舍了它,何况不是法呢?佛所以说,他没有说法,就怕人执著这个法相,有了法执。有法执和这个我执是一样的;那么法执、我执都没有了,连这空执也要没有了。所以现在讲般若法门,是连这个空也都不要执著。
  “须菩提。于意云何”:他说,须菩提,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子呢?“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在你意思里,所有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小的是邻虚尘;邻虚尘,就是和虚空是一样的,你看不见的。我们眼睛能看见这个微尘,再剖成七分,这叫邻虚尘,就和虚空是一样的。好像在这个虚空里边,那个尘根本很多很多的,不过我们眼力看不见而已。但是这叫邻虚尘,与这个虚空做邻居了,这叫邻虚尘。那么邻虚尘和能看见这个微尘,“是为多不。”那么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微尘你说多不多?“须菩提言。甚多”:须菩提说,这个微尘甚多,“世尊。”他说很多。
  那佛又叫一声“须菩提”,说“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说这个微尘,所有一切的微尘,“如来说非微尘”,也是按照实相来讲;说它是微尘,要按照真谛来讲,它就非微尘,没有了,按照俗谛讲,那么它不过“是名微尘”而已,是个微尘的名。所以,“如来说世界。”那么这个积微尘而为世界。微尘,就是这个依报的最小的;世界呢,这是一个依报的最大的。最大的这个依报,是从最小的积聚而成的。你这一个世界怎么有的?由这个众微尘,众多的微尘积聚而成的这么一个世界。要把这个微尘分开,这个世界也没有了。所以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而已。
        前边所说这些个道理,都不外这个空假中。你知道一切法空,这是个空谛;你知道一切法是假,这是个俗谛。你一切法空,这是个空谛;一切法是个假的,这是个俗谛。你要知道这个非空,非假,也不是空,也不是假,这合中道中谛,这叫中谛。那么现在所说这个般若,说来说去,没有说。所以,须菩提善说般若;那个梵天的天王善听般若。须菩提问他,说,我说甚么来著?梵天说是,尊者无所说。那么须菩提问,那么你听的甚么?他说,我也无所听。须菩提说,这是真般若。无说无听是名真般若。所以佛,“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都是假名而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须菩提,在你的想像怎么样呢?“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说你,你可以用如来这三十二相而见如来的法身吗?你见著这个三十二相,你以为这就是佛的法身吗?“不也。世尊”:须菩提听释迦牟尼佛这样子再问他,他说:“不也。”说,不可以的。不可以以这个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种相好就当是如来的法身了。“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你不可以三十二相,就认为是佛的法身了。“何以故”呢?甚么缘故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佛的法身呢?“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这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如来”是须菩提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十二相,这是一个应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应身也就是化身。这个化身三十二相将来是会变灭的,不是永远的。佛的法身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你所说这个三十二相,这是应化身的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这不是真正佛的相,不过这也就是按照假名三十二相而已。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说是,假设要有世界上的受五戒十善的这种男子,和受五戒行十善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他用,好像恒河沙这么多的身命布施。恒河沙数,这是太多了!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舍身喂虎,割肉喂鹰。
  怎么舍身喂虎呢?释迦牟尼佛,修道的时候,在山上修行。修道,在山上,有一次他看见有两个虎,一个虎的母亲带一个小的老虎。因为这个天哪,下很多雪,把这虎的饮食也给断了,一切的这所有的畜生,也都不出来了。虎也找不著东西吃,于是乎就要饿死了。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一想:这一饿,饿死两只虎。这个虎母亲饿死了,把这个小虎也饿死了。于是乎,他就发愿,把自己这个身体,布施给老虎来吃。你想这个老虎是世间最恶的一种兽类,任何人也不会把自己的生命,来愿意布施给这个老虎做饮食的。可是释迦牟尼佛看见老虎这么样饿,于是乎就发一种布施心,就把自己的身体,跳到那个老虎的面前,给那个老虎吃。这是以身命来布施。
  又割肉喂鹰。那个鹰,要吃一个鸟仔。这个雀,就跑到释迦牟尼佛怀里去,叫释加牟尼佛救它--释迦牟尼佛那是在前生,不是在今生--说是,它这个鹰要吃我,你快救一救我。释迦牟尼佛说,怎么样救你?这个鹰也就说,说你救它,可是把我饿死了。你这是救一个众生,杀一个众生。你这也不是慈悲心哪?释迦牟尼佛听见它这样说,于是乎把自己的身上肉,就割下来喂这个鹰,给鹰吃。这个鹰吃一块也不饱,吃一块也不饱,把释迦牟尼佛的肉都给吃了了,它还说不饱。那么于是乎释迦牟尼佛说,那好,你把我身上的肉都吃了好了。那么于是乎这个鹰也毫不客气,就把他身上肉都给吃了了。这叫割肉喂鹰。
  那么释迦牟尼佛以这样子的布施心来求佛道。我们现在的人,布施几个钱就觉得心也疼了,肝也疼了。呵!周身都觉得 … !舍出两百块钱来,那有三天睡不著觉。这两百块钱,我要做一个多礼拜、两个礼拜才可以赚得到两百块钱。算这个帐,算得很清楚的。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就不算这些个帐,所以他成佛。我们为甚么还没成佛呢?就因为这个帐目算得太清楚。说,那不清楚,要糊涂帐吗?糊涂帐也不要了,连个糊涂帐都没有,那就是清了,那就清净了。你还有个糊涂帐,甚么叫糊涂帐?你算不清楚,这就是糊涂帐。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舍过一千个身来救度众生。再要往详细了说,这所有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粒微尘那么多地方,不是十方诸佛舍身命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发这种大乘心。就不舍身命,所有的身外物、一切的财产赶快都要不要它,都要作布施。所以这舍身命,“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复有人”:假设要再有另外一个人。“于此经中”:在这一部《金刚经》里边。“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就是,乃至于最少,念这四句偈颂这么多。“为他人说”:为其它的人来讲解,解说。“其福甚多”:他这个福报,就比你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布施,还多,那个功德比那还多。
你们听《金刚经》之后,赶快去到各处去讲《金刚经》去了。好做多一点功德,得多一点福报。这个比你们布施多少钱的功德大,我现在给你们讲,我的功德也不小的。

  B14.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尔时”:就当尔之时。当释迦牟尼佛说,有人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和恒河沙这么多的身命布施,要有另外一个人能诵持这个《金刚经》,而也为他人解说,虽然就四句偈颂那么少,他所得的福德也比用恒河沙数身命布施那个福德多。为甚么这样说呢?因为以身命来布施,也祗能救其它的人的生命,而不能使他返本还原,恢复他的本来面目、本有的法身。你要给他说法,令他由此背尘合觉乃至成佛,那么这是救度众生的法身。所以这功德是没有法子可以把它比较出来的,就是这个时候。“须菩提”:当须菩提听完了释迦牟尼佛这样子讲的时候。“闻说是经”:听见《金刚经》这个道理,“深解义趣”,他对于《金刚经》这无相的道理,他是深深地了解;这种的意义,和它的归趣、它的趋向,他完全明了了。所以这“深解义趣 ”:因为他完全明了,所以就生出欢喜心来,生出一种欢喜心。
  欢喜到甚么程度呢?欢喜得就哭起来了。这个“涕泪悲泣”:就哭起来了。“涕”:这流鼻涕,鼻涕也流出来了。“泪”:眼泪也流出来了。“悲”:就非常悲哀。那么悲哀都是,忧愁才哭哪。人觉得有不如意的事情,他哭。为甚么须菩提他这欢喜的时候,又哭起来了?我们一般的人,有的时候,乐到极处就会流眼泪。所谓“乐极生悲”,乐到极点了,所以就变成悲哀了。我们一般的人都知道,说是啼笑皆非。这就是到啼笑皆非的程度上了。你说他乐吗?欢喜吗?但是他又哭起来了。你说他是哭吗?又是欢喜。啼就是哭;笑就是欢喜。那么现在,释迦牟尼佛说这个般若妙法,因为太妙了,所以,使令须菩提也啼笑皆非了。那么这个啼笑皆非,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的道理不究竟,引得人啼笑皆非。因为这个深般若,讲得彻底究竟,于是乎须菩提,就欢喜得闻这个别教的般若妙法。
  别教,这个般若法门属于别教;别教就是般若时。教有藏、通、别、圆。那么这个般若,属于别教。他所闻到别教这种妙法般若,所以就欢喜。悲,悲就是悲悟以往之不谏,他觉悟过去欢喜小乘法,欢喜声闻法是不对了。所以他现在,因为“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他知道,我这个迷途,我误入歧途,我好这个小乘;这小乘,就等于岐途一样。在大乘来说,这小乘就好像误入歧途似的,可是,没有太远。“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现在才知道,求这个大乘的法,这是对的;我过去欢喜小乘声闻的果是错了。因为有这种种的感觉,所以他又欢喜,又悲哀,所以才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对佛就说了,说:“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他说,很希有的很哪,世尊。前边,最初那一分,他也叹希有。那个希有,是赞叹释迦牟尼佛日用伦常;这日用,行住坐卧都表现这种的般若法,所以他赞叹稀有。此地这个希有呢,他是说这个经典,甚深稀有。他说,从来都没有的这个,世尊哪,很稀少的,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哪!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说这个“甚深”,这样甚深的经典。“甚深”:就是小乘人,不容易了解,所以叫甚深的经典。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我自从亲近释迦牟尼佛,跟著释迦牟尼佛您学这个佛法,我所得到这种智慧的眼目。智慧,慧眼就是智慧眼。这个智慧眼,也可以说是五眼之中的一个智慧眼,也可以说以智慧来做眼目,就是不盲从;不是随随便便,人家说一个任何的道理就可以盲从的。他不盲从,这叫有智慧眼。怎么叫盲从呢?盲从就是以盲引盲;以盲来领著盲人。那么以盲引盲,这大家都找不著路。所以,这为甚么会以盲引盲?就因为没有智慧眼。这个智慧眼,就是能分别是非,能分别黑白,能分别是法非法,有这种的智慧。“未曾得闻”哪,我从修道以来所得的智慧,我从来就没有听过,“如是之经”:好像现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般若法门这样的经典。“世尊。若复有人”:我听了是信了,假设另外有一个人,“得闻是经”:他听见这一部经了,“信心清净”了,“则生实相。”他,生出来一种信心清净。
这个“信心清静”,怎么信心还有不清净呢?“信心清净”,就是不怀疑,没有疑惑心,没有不信的心,祗有一个清清净净的信心,一点也没有夹杂,这叫“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人,他就会生出来这种实相无相的智慧。“当知是人”:应该知道这个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他的成就就是最第一、最希有。他这种功德,也是没有甚么可以比的。为甚么呢?他能以专一信心而没有疑惑。信到极处就会得到实相的理体;因为得到实相的理体,所以这是最希有的、最第一的 。


     本期学习到这里,下期继续学习。

 

《佛经故事》

 权巧方便度众生

  与我在此刹土发愿利益众生一样,我于恒河沙数刹土中均以殊胜智慧、三福德行持菩提道以利益众生。与此相同,无数劫以前,有一恶时劫名具善劫,现今之刹土那时名为尊胜妙音刹土、具足五浊。从尊胜妙音刹土往东越五十四大部洲,有一赡部洲欢喜刹土,我即以发愿力转生彼处。当时我为四大部洲尊主,名虚空转轮王。我令众生行持善法、趋入三乘法,并作广大布施。
  一次,众多乞丐来到我面前,纷纷讨要黄金、蓝宝石等各种珍宝。我以欢喜心布施给他们,他们于是便获得了很多珍宝。我当时问诸大臣这些珍宝从何而来?他们回答道:‘此等宝物皆属龙王宝藏,我等世间之人只能获取其中一部分,国王布施之珍宝即属其中。’
  听完这番话,我当时就发愿道:‘如我能于五浊兴盛世界成佛,则愿我誓愿皆得以实现:愿我在此世界每一部洲中,为利益众生能七次变为可开掘宝藏之龙王;每次变为龙王时,均能开取出诸如黄金、蓝宝石等千千万万无尽宝藏;每种珍宝皆可累积至一千由旬高;愿我能以种种珍宝利益、布施众生。
  与在一个五浊兴盛之世界变为龙王一样,于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愿我均能七次七次依次变为龙王,在每一世界中利益无量众生。’
  当我发愿之时,天人降下花雨,赠予‘善哉’赞叹,并祝愿我之愿望均能实现。诸天天人于虚空中称我为虚空广施大国王,多有众生亲耳闻听此种称号。他们听闻后心想:如果此人能将很难布施之物舍予我等,则可担当此种称谓。如其不然,则名不符实。于是他们便向我索要王妃、儿女等一切一切常人难以弃舍之物,而我均欢喜施予。
  有一喜星婆罗门当时要我王位,我立即赐王位与他,并为其行加冕大典,将整个赡部洲全权交付于喜星,且同时发愿道:‘我现今将王位交付于喜星,愿他能统领整个赡部洲,而且健康长寿,能以转轮王身份长久住世。待我成佛时,愿要我王位之喜星能成为我绍圣者,并获我授记。’
  另有一婆罗门名欲妙,他向我索要双脚。我即以利刃砍断两足,且以清净心布施于他。
  还有一婆罗门名护见,向我索要双目;而妙声婆罗门则向我讨要双耳;正明婆罗门又向我索取生殖器官;其余人众要我血肉等……我即令其各自割取,我自己则发心且作回向。
  有一普行外道名叫泄奶,欲取我双手,我立刻用右手割断左手,至于右手则让其自行割断。我以清净心将双手布施于他,又为得无上菩提而作回向,此时我已浑身鲜血淋淋。我又发愿道:‘若以此布施能获无上菩提,则我剩余身体亦希望众生能索要。’当时之国王、大臣、众生皆无悲心,忘恩负义又无真智慧,他们不怀好意地说:‘已无身支,又丧王位,此肉团要它何用?’于是他们便以蔑视之态度将我肉身弃于城外尸陀林。
  尸陀林中多有蚊蚋,吸血长嘴蚊便开始吮吸我血,所余身肉亦被恶狗、狐狸、鹫鹰统统瓜分。当时我用清净心再次发愿:‘我将王位、身体全部舍弃,并未生一刹那后悔心。如我所愿能实现,则愿我身体能增长至大山一般,愿身体增长后,众生吃肉、喝血皆如愿。’以此愿力,我之身肉再度复生,终至高十万由旬,宽五千由旬,以此肉身于一千年中满众生愿。最终,我所舍弃的仅舌头也如现今灵鹫山一般广大,我也发愿愿得广长舌。
  在我死后,我以发愿力于赡部洲夏瓦达之地转生为取藏龙王。转生当晚,我即可开取成千上万无数宝藏。当时我亦向大众宣布:‘我于此处所开取之金、银等各种珍宝,你们可随意享用,只求大家都能行持十善道、趋入三乘法并发菩提心。’我如此共转生为七次龙王,并于无量时间中开取宝藏,令无数众生趋入三乘法而行善法。同时为得三十二相,我亦发愿。
  与之相同,除此世界之其余世界中,以第二个世界为主之十方恒河沙数世界里,我于每一世界均以转生龙王七次之方式开取宝藏利益众生。
  如来以精进猛厉心求三十二相而行菩萨行,除八菩萨以外,无人行持过。
  无数劫以前,有一世界处青莲花恶劫,现今世界当时名为沙源,乃五浊兴盛刹土。我于四大部洲中为帝释善辨,眼见赡洲众生行不善业,我便幻变成非常恐怖、可恶之夜叉来到赡洲众人前。他们见到我后恐惧异常,颤声说道:‘你之所求我们定会满足、供养。’我闻言即说道:‘我欲食物。’他们便问:‘何等食物?’我便趁机回答说:‘我欲啖食人肉。除一生中断除杀生、邪见等十不善业,并趋入三乘法之众生而外,余众皆需被我食用。’言罢,我又幻变出一些众生,并将之吃掉,他们见后尽皆恐惧,于是各个发愿道:‘我等有生之年再不造作十不善业,并于三乘法中发心。’我如是令四大部洲众生皆行十善,并趋入三乘法。
  以我发愿力,于十方世界中,我均以罗刹之形象令众生行持善法。那时我以猛厉形象使众生行持善法,后当我于菩提树下金刚座时,因我曾以恐怖形象应世之故,受此业报,魔王波旬及魔众亦给我制造违缘。
  善男子,我行布施波罗蜜多菩萨道时,获得甚深安忍、总持、等持、世间五通,使无量无边众生善根在三乘法中得以成熟。又供养无量无边佛陀,于每一佛陀前都得到如大海中水滴一般功德。此外,我还供养了无数声闻、缘觉、父母、具神通之仙人。过去我以自己血肉满众生愿,而今我用佛法满众生愿。”

 

【法师开示】

      本期师父开示栏学习仁炟法师讲解的《金刚经》之第六集《佛法本在平凡处》。

《修持大悲咒心得分享》——来自网络

大悲净水起死回生即将埋葬神奇复活
  周杨慧卿

  民国二十七年春,外子庆光奉命以督学名义,兼任贵州第三中学校长,携带眷属住在铜仁。三十年转任考试院参事,自己前往渝都。次年我发心念佛,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咒。依照善知识的指示,半夜携带儿子乘竹筏到铜江中流,取得净水一瓶,早晚各念咒七遍,病患喝了此水,病都好了。章县长夫人患白喉,服药无效,饮下此水,霍然痊愈。三十五年春,我由铜仁回京住在兰园,大悲水仍未用完。夏天我带儿子们随外子到南昌江西省教育厅任所。观世音菩萨圣像暨大悲水留在兰园住所,叫境儿(当时就读中央大学)每日焚香礼拜。冬天,侨务委员会统计主任钟养轩的三岁儿子患高度烧热症,住中央医院十多日,不治死亡,医师咐吩他赶快收尸埋葬,再三催促。养轩不忍,故意拖延,与夫人到外面痛哭。忽然想起我曾对他们说过观音菩萨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于是深夜前往兰园,向境儿要大悲水,焚香礼请而去。首先为孩子用大悲水摩擦颜面口鼻,接著擦胸腹手脚。养轩很疲劳,倚靠床沿入睡,忽觉孩子摩碰他的身体醒了过来,于是再替孩子摩擦,并撬开其牙关,而以净水灌之,不久,已能转动呻吟,不久已会喊肚饿,讨东西吃,养轩夫妇大喜过望。次日早晨医师到来,严厉责问,为什么还不收尸埋葬,他们告诉医师,孩子病已好了,而且能说能笑了,医师一看,果然不错,很是惊讶,寻问是什么药,能起死回生,养轩拿瓶水给他看,医师不相信,拿去化验,一无所有,因为菩萨威神妙力,实在无法化验得出。龚女士(钟夫人)原为基督教徒,因此灵感,特别带孩子到兰园叩谢观世音菩萨。(四十一年二月廿五日,人生杂志月刊四卷二期)

 
 
 弥陀圣号暨大悲咒愈我父亲麻痹症
  李孔刚

  七月十七日凌晨,正熟睡间,父亲突然叫我:“孩子!快起来!.......我得了半身不遂症!”听到这话,好像晴天霹雳,翻身起床,只见父亲面色苍白,两眼直视,手脚僵硬,呼吸急促,情况危险。眼看父亲病苦,心痛如割,来不及详问病因,赶忙去请平常为我们父子义务看病的蔡老先生。
  蔡老先生与我们交情很深。虽不是从事医业,但是精通医理,有时也为亲戚朋友们看看病。我们父子患病,不管轻重,经他诊治,没有不好的。所以这次自然又是请他。他依然很热心,亲自来诊断。他按脉时,态度很自然,见此情形,稍为放心。送蔡老先生回家途中,询问我父亲病况有无危险,只见他面现忧容,说这次病势很严重,要我特别注意照顾,并说对这病没有把握,建议将我父亲送到台大医院治疗。我也知道家父此病不比平常,再经他这样叮咛,真是忧心如焚。但因病势沉重,时间促迫,不允许我作其他打算。于是将蔡老先生所开药方,买了一帖回去。
  回家途中,思潮起伏,万感萦怀。但一到家门,非常意外,父亲非但没睡在床上,相反的,正在屋内度著方步,一看我回家,含笑著说:“孩子,我的病现在减轻了,手与脚也软些热些,麻也好得多了。”一听这话,高兴得流下泪来,用手摸摸父亲的手脚,真的比早上好了许多,我高兴的问父亲:“怎么好转的呢?是不是吃了药?”父亲见我脸上汗泪并流,汗水湿透衣裳,不立刻答话,要我脱衣盥洗,喝杯水,才说:“你出去后,我的手脚更加麻木坚硬,脸上也一样,但是神志还算明白,想到我们两人相依为命,如果我有个好歹,不是留给你无尽的哀痛?就算侥幸不死,身体残废,也将给你增加更大的苦难和折磨,忽然想起我们父子都是皈依三宝十余年的虔诚弟子,家中又正好供奉著阿弥陀佛,所以我便用至诚的心,念著阿弥陀佛圣号与大悲咒,向阿弥陀佛哀告,达两小时之久,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病好了许多,你赶快在阿弥陀佛前,诵念圣号及大悲咒,替我消灾除病。”听了父亲的话,转悲为喜,但掩不住内心的羞愧,我只是忙乱的瞎慌,竟忘了阿弥陀佛圣号与大悲咒的救灾救难大神通大法力,真是舍去正路不走的傻瓜行为。家父见我如此表情,了解我的心理,就说:“这并不是你的过错,更不是你对佛菩萨没有诚信,我患了重病,你赶忙去请医生,这是当然的,也是做人孩子者应有的直觉表现,你并没有过错,不过显然平日念佛持咒功夫还不纯熟,今后当然更要祈求佛菩萨的保佑。在频繁的灾难中,我们父子俩履险如夷,逢凶化吉,都是靠诸佛菩萨的护持所致,你不要再迟疑,赶快照我的吩咐去做。”于是我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在阿弥陀佛像前,必恭必敬,行九拜顶礼,敬念著圣号及大悲咒,连续两个月,从未间断,家父的病,日渐康复,现在面上麻木已除,手足运用也很自如,起居饮食都很正常,并且恢复上班已十多天了。
  从此,我更加服膺阿弥陀佛圣号与大悲神咒的法力无边,神通广大。试想我父亲这病,本省罹患的人,到处都是,凡是染上此病的人,一时都难治好,既使集合中医西医的能力,加上针炙电疗技术,也只能治到可以扶著拐杖走路,却很难完全恢复健康如初。反过来,看看家父,既没有作内科治疗服药,也没有作外科手术,只有仰仗阿弥陀佛圣号及大悲神咒,竟能治好他的麻痹症,真是太神奇了!今后,我父子自然应该更加努力,勤谨修持,恭敬报答佛菩萨慈悲的恩泽。又因这件事,可以显扬学佛必有福报的至理,不应隐而不宣,因此不顾文笔拙劣,借本刊园地报导出来,公诸同教及社会。若有谎言欺骗世人,愿堕落泥淖尘沙地狱。(四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中国佛教月刊三卷二期)

 

【正觉亮点】

        本期为大家报告好消息《博山正觉寺启建水陆法会公告》:
        博山正觉寺启建水陆法会公告
        博山正觉寺启建水陆法会公告
/fileroot/sygg/8042.html
        博山正觉寺将于2014年5月6日—13日,启建“法界凡圣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这是博山正觉寺恢复建设十二载,首次举办水陆法会,因缘殊胜,千载难逢!
        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相传梁武帝梦见一位神僧告诉他,六道四生受苦无量,应该作水陆大斋普济他们。于是,梁武帝诏请宝志公禅师,根据经典,编写成水陆仪文,依仪修设。经唐、宋、元、明成熟定型,一直流传至今日,是中国大乘佛教中,仪式最隆重、功德最殊胜的法会。
        博山正觉寺始建于东晋,既是如来禅的祖师道场,也是祖师禅的祖师道场。梁武帝的国师宝志公禅师(观世音菩萨化身)就在此出家。因此博山正觉寺启建水陆法会,意义非凡,因缘非常殊胜。
        水陆法会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下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诸六道众生,并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得以其因缘与根器,至各坛听经闻法。故在法会中所供养、救度的众生,范围相当广泛,因此集合了消灾、普度、上供、下施诸多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可以超度六道中受苦众生,使之离苦得乐,同证佛道。凡是四圣六凡一切众生,普遍供养。并使“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菩提心;未脱苦轮者,因此水陆胜会,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陆胜会,得成佛道。”
        《水陆缘起》云:“今之供一佛、斋一僧、施一贫、劝一善,尚有无量功德,何况普遍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独超三界,亦乃恩沾九族。”
        印光大师在《水陆仪轨》的序文指出水陆法会的功德说:水陆之利益非言所宣,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欢迎广大善信随缘参加,消灾延寿、冥阳两利、福慧双增、普沾法益!
        时间:2014年5月6日—13日
       咨询电话:0533-4201541,4208918,13964488731
        附录1:如何到博山正觉寺
/fileroot/lxfs/4000.html


        附:水陆法会 功德福田 2014博山正觉寺水陆法会 功德福田及随喜方式:
博山正觉寺将于2014年5月6日—13日,启建“法界凡圣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这是博山正觉寺恢复建设十二载,首次举办水陆法会,因缘殊胜,千载难逢!
        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夜梦高僧指示,应广发菩提心、荐拔六道众生。梦醒之后诏请宝志公禅师等高僧大德,博览群经,以三年时间依据《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经》的内容,完成水陆仪文。梁武帝亲自礼佛三拜,感得灯烛不点自明、宫殿震动、天降宝花等瑞相,开启中国启建水陆大法会之先河,流传千年感应无差:超渡三涂八难忏悔业垢、解冤释结;加被九幽十类离苦得乐、共成佛道。水陆仪文经唐、宋、元、明成熟定型,一直流传至今日,是中国大乘佛教中,仪式最隆重、功德最殊胜的法会。
        启建一堂水陆法会,需七昼夜方可功德圆满。法会设内、外坛口,外坛又分大坛(梁皇坛)、诸经坛、法华坛、净土坛、楞严坛、华严坛、地藏坛七个坛口,供僧信二众礼忏、修福。一次水陆法会约需百位法师,动员人力、物力颇巨,一般寺院并不轻易启建。
        《水陆缘起》云:“今之供一佛、斋一僧、施一贫、劝一善,尚有无量功德,何况普遍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独超三界,亦乃恩沾九族。”
        印光大师在《水陆仪轨》的序文指出水陆法会的功德说:水陆之利益非言所宣,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本次水陆法会,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广结善缘,欢迎十方善信随缘参加,消灾延寿、冥阳两利、福慧双增、普沾法益!共同成就此次佛门盛事,圆满水陆法会的殊胜功德。
 
    “2014博山正觉寺水陆法会”随喜方式

    博山正觉寺银行汇款账号:
    开户银行: 中国银行淄博市博山支行
    户 名: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账  号: 2143 0543 5243

    开户银行: 工商银行淄博市博山支行
    户 名: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账  号: 1603 0207 1900 0003 734

    开户银行:建设银行淄博市博山支行
    户 名: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账 号:3700 1636 4410 5015 6171

    开户银行:农业银行淄博市博山旭硝子工业园分理处
    户 名: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账 号:15220501040005408

    邮政汇款
    收款单位: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莲花山正觉寺
    邮 编:255214

    支付宝账户:
    账户名称: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账 号:
bszhengjuesi@yeah.net

    PayPal账户:
    账户名称: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账 号:
bszhengjuesi@163.com

    淘宝网店:
    网店名称: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网店域名:
http://zhengjuesi.taobao.com/
    或:
http://shop63223696.taobao.com/

    香港汇款账号
    香港博山正觉寺有限公司Boshan Zhengjue Temple(HK)Ltd
    (香港政府认可非谋利之慈善机构,注册档号:91/10316,香港长沙湾邮局No:80104)
    A/C Name: Boshan Z T(HK) Ltd
    A/C No: 379-230931-883
    Name of Bank: Hang Seng Bank Ltd(恒生银行)
    (境外汇款,请在香港账号前加国际代码024)
    Hong Kong Cheung Sha Wan P.O Box No:80104
    香港博山正觉寺 Tel:00852--5313 5931

 


【下期预告】

       2014年3月14日寺院法会,沙龙暂停一期。

       2014年3月21日(周五)晚上7:00-9:00,由吉安、吉津、妙觉、赵玉燕、妙玉、吉红、妙翠等主持。
       主题学习栏目学习: 1、宣化上人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2、《佛经故事》来自网络
                                             3、《修持大悲咒心得分享》来自网络


【回向文】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共修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公能行上人,愿师公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父仁炟法师,愿师父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博山正觉寺,愿寺院早日顺利圆满建成,发扬光大佛教,利益无边众生,培育造就僧才!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给所有参加沙龙共修的同修们,愿业障消除,心想事成,福慧双增,早证菩提!

 

                                (2014年3月7日)

 

 

 

分享按钮
正觉网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     华人佛教—凤凰 网     大渡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鲁ICP备18032971号    公安备案号:37030402000864号    电话:0533-4205918 传真:0533-420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