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沙龙(108):正觉沙龙百期回顾(六)(66-72)
2011-11-30 22-19-35 来源:正觉网 作者: 点击:次
正觉沙龙之一百零八
正觉沙龙百期回顾(六)
2009年11月06日
主持:妙道.妙翠 妙慈
本期“正觉沙龙” 共修内容分为4个部分:
(1)正觉快讯(19:00—19:15)
(2)主题学习(19:15—21:00)
(3)每周一星、师父开示(21:00—21:30)
(4)下期安排、共修回向(21:30—)
【正觉快讯】
1、 药师佛圣诞法会----欢迎随喜诸项功德
http://www.zhengjuetan.com/dispbbs.asp?boardid=11&Id=2331 11月16日(农历九月三十)为药师佛圣诞,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将隆重举行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
宣化上人教导我们:东方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能令我们增福延寿,消灾免难。你谁若能念消灾延寿药师佛,他就令你灾消病散,罪灭福生,能以遂心满愿,来帮助众生,这是延生的,是消灾延寿药师佛。
法会自11月10日起至11月17日止历时七天,期间,将会有慈悲放生、朝山拜塔、瑜伽焰口、供佛斋天、往生普佛、以及延生普佛等法事。
欢迎十方善信值此殊胜机缘发心随喜,得蒙诸佛护念,消灾延寿,灾消病散,罪灭福生,所求愿满!
您的一笔善款,将会用于随喜供养以下法会中的所有法事:
(1)、罗汉斋、上大供、小供、供养鲜花、供养师父、供养法师、供养塔香、供养水、供灯、供灯油,斋僧……等等。
(2)、随喜法会的善款,在用于以上所有法事的支出之外,剩余部分将放进功德箱随喜寺院的建设。
顶礼各位法师!
另外,法会期间还设有“超度冤亲债主”牌位,“列祖列宗往生莲位”,及“消灾延寿”牌位,为各界过往亲眷、冤亲债主等超度荐拔,回向功德。单次牌位为100元/个。
随喜账号:
银行电汇 (请注明:随喜药师佛圣诞法会)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淄博市博山支行
开 户 名: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账 号:409970569408091001
邮政汇款 (请注明:随喜药师佛圣诞法会)
收 款 人:释仁炟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安上村莲花山正觉寺
邮 编:255214
因为银行方面可能不会显示善款的用途。所以还请大家汇款后电话通知寺院:0533-4205918(正觉寺客堂),告之汇款金额、姓名,以保证专款专用。
附:药师佛法会时间安排:
11月10日(农历九月二十四) 拜“药师忏”
11月11日(农历九月二十五) 拜“药师忏”
11月12日(农历九月二十六) 拜“药师忏”
11月13日(农历九月二十七) 拜“药师忏”
11月14日(农历九月二十八) 拜“药师忏”
11月15日(农历九月二十九) 早上4:00斋天
早上7:00雪野水库大放生
晚上5:00焰口法会
11月16日(农历九月三十) 早上7:00三步一叩朝拜正觉寺宝塔
上午9:00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
中午12:30授三皈五戒
下午4:00晚课带往生普佛
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 早课带延生普佛
10月28日师父在济南精舍与大家包水饺。
大家平时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师父在寺院忙碌的身影,接触到的大部分是师父很严肃的一面,呵呵,这次请大家看看生活当中的师父,怎么样?很平易近人吧?告诉众位师兄,师父包水饺非常专业呢!这次,师父还和我们开了一玩笑,他包的水饺里放了花生或枣,看我们谁能吃到,害得大家仔细研究每个出锅的水饺,猜测到底哪一个里面有“宝贝”,不过我没有参与研究,结果上去只夹了一个,就中奖啦,哈哈!
妙亮师兄负责煮水饺,煮得水饺非常有水平,恰到好处,几乎无露馅的!随喜妙亮师兄!
10月28日晚,应信众祈请,仁炟法师在精舍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禅定课。内容有:止静、开静如何敲引擎,打坐时坐姿、手势如何,以及如何跑香等。而且师父亲自带领大家打坐、跑香,应机给予大家指导。
10月31日周六,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来到正觉寺共修!雨中的正觉寺仿佛仙境,宁静幽雅,别有韵味,真是让人不胜欢喜!渐渐大家诵经的声音慢慢高了,我高兴之余,便冒着雨上山给雨中的正觉寺拍照!欣赏一下不同环境下寺院!
回来后,我特意看看菩提树,寺里已经给菩提树搭好暖棚了,菩提树在暖棚里沐浴秋雨应该很惬意!
这甘露就好像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滋润着万物,流到每个人的心田!养育,度化所有有缘众生!这辈子能够有缘闻听佛法不胜感激!阿弥陀佛!
回归西方净土:心中常思念正觉寺,常思念上仁下炟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6、正觉寺的第一场雪 妙青拍摄于11月2号
http://www.zhengjuetan.com/dispbbs.asp?boardid=15&Id=2336 昨夜风伴雪来,飘飘洒洒,满山铺上银装,银装下还露着秋天的五彩斑斓,甚是好看!这是正觉寺周围的景色!
7.让我们为妙正师兄念诵药师咒,为她的健康祈福吧(妙见师兄10月26日发)
自从妙正师兄夫妇随女儿搬去了东莞,师兄们一年难得见几面了。可是妙正师兄学佛的故事,妙正师兄对三宝的虔诚,妙正师兄对师兄弟们的关心,在师兄们之间时时流传着。
妙正师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家,她中年开始信奉佛教。80年代的工薪家庭多是清贫的,身为教师、养育一对女儿的妙正师兄,从那时起,已发心将每月的工资供养三宝;一家四口的生活,全由丈夫一人工资负担。也许一次的壮举不难,可是半辈子默默的奉献,无所贪着,至少是让我肃然起敬的;她的行动,一直激励着我精进向前。
看到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家,你或许想不到。她为正觉寺的建设尽了多少心力,供养了多少善款。金钱的供养并不是衡量虔诚的标准。可是一位老人,坚持着最简单的衣食,用自己每年绝大部分的退休金供养三宝。这份炽热的虔诚,怎不令我们感动和惭愧?
听到妙正师兄入院手术的讯息,很是意外和难过。还记得8月正觉行,寺院里的妙正师兄关心着每一位义工们;9月回到深圳,妙正师兄托妙安师兄为大家捎来自家院落种植的大南瓜、豆角…… 还有她对寺院的祝福,对师兄们的叮嘱……
这位曾同处一室诵经、礼佛的师兄,这位叮嘱我们冷要添衣热要消暑的阿姨,住院了。她正经历着脑开颅手术……
我们能为她做什么?
让我们虔诚的跪在佛前,一如师兄曾经那般,虔诚的念诵药师咒,为她祈福。
愿我们的师兄,在佛菩萨的加持加倍中,平安健康归来。
我们的恩师上仁下炟法师第一时间得知,每天也在为妙正师兄诵药师咒祈求、加持...... 妙石师兄27日得到信息:2009-10-27 17:23:52
各位师兄,妙正师兄现在仍处在昏迷期,尚未苏醒。但是当她的女儿把师兄弟们为她祈福的短信在耳边为她读诵的时候,师兄的眼中却流出了泪水,是大家的爱心在给她力量!师兄们,让我们坚持每日诵21遍药师咒回向给妙正师兄,并将功课善行功德回向给她,希望她战胜病魔,早日苏醒、康复!
8.从上月底到这月初,越来越多的同修们都加入到了汇报每日功课的行列,随喜大家功德,愿大家再接再厉!
http://www.zhengjuetan.com/dispbbs.asp?boardid=15&Id=2274 修行日记,每日功课汇报(2009年11月) 9.正觉谈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倾听,相互鼓励,相互安慰, 一个笑脸,一句“支持”“随喜”,无不让人暖流滚滚……
“正觉谈”是我们佛子用心灵浇灌的“菩提树”,一篇篇帖子好比是一片片叶子,您的爱心关注就如同给树木浇灌、施肥……让我们付出爱心,感恩心,多多回帖,哪怕是一句佛号,一个笑脸,一个字,也是您爱心的布施,愿“正觉谈”这株“长青树”,在我们的爱心呵护下,越发枝繁叶茂起来,阿弥陀佛!随喜您的功德!
10.http://www.zhengjuetan.com/dispbbs.asp?boardid=16&Id=2363义工岗位招募:办公室工作人员、平面设计、网络设计及计算机硬件维护等
【主题学习】
正觉沙龙之六十六期 学习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
僧璨大师,释僧璨(公无?一606年) 中国禅宗三祖,出生年月及姓氏均不详。唐道宣和宋赞宁均未为他立传。《祖堂集》关于僧璨的生平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记载最详的《景德传灯录》也仅录有参二祖、接四祖因缘。其事迹也只有「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师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馀载,时人无能知者」。
三祖僧璨大师的事迹既不可详考,但其教化则是无穷的,千四百年来,不知有多少高僧,在三祖留下的《信心铭》中受益,成就圆满了修行的道业。《信心铭》文字浅近,稍通文墨的皆可领会其中意趣而获益。
因为它是禅宗的无上心法(这里不谈三祖和《信心铭》的悬桉),是指导学人实修实证的心地法门和念头功夫,圆融博大,普被三根,不仅可作禅宗的向上接引,而且亦可作为止观法门的重要修观方法,即使是一般初入佛门的人,若勤加背诵体味,亦可强化其觉照能力。
三祖僧璨大师寂于隋大业二年(606)。入寂前,僧璨禅师曾告诉大众云:“余人皆贵坐终,叹为奇异,余今立化,生死自由(别人都把坐着入灭看得很重,认为这样的走法稀有难得,我则不然,我今天要站着走,以示生死自由)”,说完,便用手攀着树枝,奄然而化。扣谥“鉴智禅师”。
道信(580-651),河内(治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人,俗姓司马,七岁出家。隋开皇十二年(公元五九二年),道信大师年仅十四岁,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三祖僧璨大师,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
三祖说道:「什么绑缚了你?」 道信回答:「没有人绑缚我。」三祖说道:「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 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下,道信大师豁然大悟,从此随侍三祖左右,嗣承三祖道风,收摄心念专注修行,胁不至席六十年。
三祖屡次加以勘验,知道道信大师的根器因缘已成熟,便传付他衣钵。
三组说偈道:「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在原始佛教中,出家人是托钵乞食的,自己不种地。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它在发展上、传播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事情,特别是年轻人托钵乞食那更是让人不理解,甚至瞧不起。 博山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次20多岁的道信大师托钵乞食时遇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老太太就数落他说:你这么年轻,自己不劳动,却出来要饭吃,真没出息,为啥不自己种地呀?说完就不见了。道信大师受到很大的振动。后来入定观察,明白是观世音菩萨在点化他、提醒他,让出家人自己种地,自己养活自己。
于是道信大师就在博山正觉寺提出了“农禅并举”的主张:一边参禅打坐修行,一边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当时,道信大师还发明了一个名词,管出家人到地里干活叫“出坡”,这个词后来影响了整个佛教界并延续至今。
1949年以后,很多寺院的地被分给穷人了,寺院也就无地可种了。但是寺院,尤其是禅宗的寺院,为了继承出家人劳动的传统,把扫院子也叫出坡,每天扫院子,也喊“出坡喽”,实际上是扫院子,出家人劳动也叫出坡。
“出坡”这个名词在博山正觉寺周围方圆一、二十里内的农村还在沿用着,这个范围内的农民管到地里去劳动叫出坡,再远的地方就不叫出坡了,而是叫上坡。可见出坡这个名词就是从寺里传出去的。另外在湖北黄梅四祖寺周围,当地的农民也把到地里干活叫出坡。
道信的禅法: 道信把这种念佛称为安心,他提出了五事方便来实现安心法门:
一是了知心之本体,这就是心的体性本来清净,无染无污,与佛相同。 二是了知心的相用,心能生灭万法,而心的本身却是不生不灭的,万法皆由心生,从本质上讲与心没有差别。
三是经常保持这种觉悟之心,了知诸法的空寂本性,而能于相无相,不生执着之念。 道信的方便法门也是针对不同根性的学人而施设的,他区分四种根性:
有行有解有证,是上上之人;
无行有解有证,是中上之人;
有行有解无证,是中下之人;
有行无解无证,是下下之人。
对于上根学人,只须任运而修: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念,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对于下根众生,则可以行看心之法: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这是需要长期渐进修习才能达到最终觉悟的,在祖师禅前史中,可以说是道信首次明确地提到渐修渐悟的形式和具体方法。
道信大师的偈子: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正觉沙龙之六十七期 学习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一、 五祖弘忍大师的出家因缘。
四祖道信一行有事经过黄梅濯港十里铺,路上看见这个小孩,骨相奇秀,言吐不凡,便问他:“你姓什么?”小孩回答:“姓倒是有,但不是常姓。” 道信问:“是什么姓?”小孩响亮地回答:“是佛性!” 四祖大为惊异,暗自赞叹这小孩敏捷善辩,聪颖可喜,同时想到这小孩子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姓,也许有什么苦衷,便慈祥地问道:“你难道没有姓?”小孩仍从容地对道:“性空,所以没有。”道信听了非常欢喜,小小年纪,口气如此之大,实为三宝龙象,佛门法器。
便派侍者到他家里,请求他的母亲准许他出家。他母亲周氏此时已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便痛快地答应了,对他说:“你本来就是佛的弟子,现在你跟师父走吧。”
二、 五祖弘忍大师的传法故事。
弘忍大师收徒授学,不讲究来学者的贫富贵贱和文化高低,来者不拒,“法门大启,根机不择”,又善于化导,故门风大盛,名誉日增。唐高宗闻其名,于显庆五年(660年)遣使召他入京。弘忍固辞不赴,朝廷乃送衣药到山中供养。他受到朝野道俗尊崇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五祖说付法偈曰:“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 无性亦无生”
三、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摘录。
关於坐禪,五祖说: “汝坐时,平面端身正坐,宽放身心,尽诸空际,远看一字,自有次第;若初心人,攀缘多时,且向心中看一字。 证后半时,状旷野泽中,向处独坐高山,山上露地。四顾而远看时,无有边畔;半时而满世界,宽放身心,往佛境界。清净法身,无有边畔;其状亦如。”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
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束修于三世中。所有至亲莫过自守于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问曰。何名自心胜念彼佛。 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则到彼岸。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云。守本真心胜念他佛。又云。胜者只是约行劝人之语。其实究竟果体平等无二。
问曰。众生与佛真体既同。何故诸佛不生不灭。受无量快乐自在无碍。我等众生堕生死中受种种苦耶。 答曰。十方诸佛悟达法性。皆自然照燎于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灭故得不受生死。不生死故即毕竟寂灭。故知万乐自归。一切众生迷于真性。
不识心本。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以憎爱故则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则诸苦自现。心王经云。真如佛性没在知见六识海中。沈沦生死不得解脱。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佛平等无二。
夜坐禅时或见一切善恶境界。或入青黄赤白等诸三昧。或见身出大光明。或见如来身相。或见种种变化。但知摄心莫著并皆是空。妄想而见也。经云。十方国土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若不得定不见一切境界者亦不须怪。 但于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真心。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万法不出自心。所以诸佛广说。如许多言教譬喻者。只为众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门差别。其实八万四千法门。三乘八道位体七十二贤行宗。莫过自心是本也。
问曰。何名无记心。 答曰。诸摄心人为缘外境心小息。内炼真心心未清净时。于行住坐卧中恒惩意看心。犹未能了了清净独照心源。是名无记心也。亦是漏心犹不免生死大病。况复总不守真心者。是人沈没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怜。努力努力。
经云。众生若情诚不内发者。于三世纵值恒沙诸佛无所能为。经云。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若佛能度众生者。过去诸佛恒沙无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 只是情诚不自内发。是故沈没苦海。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过去不知。已过亦不及。今身现在有遇得闻妙法。分明相劝决解此语。了知守心。是第一道。
问曰。云何是我所心灭。
答曰。为有小许胜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盘中病故。涅盘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金刚三昧。
正觉沙龙之六十八 学习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一、禅宗六祖慧能生平
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原籍范阳(今北京)人,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慧能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能在市中,闻客店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何处得来,客人客人告以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他因之有寻师之志。咸亨初(670),他把母亲安顿后,即北行。 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后问道﹕「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非凡的志向让弘忍刮目相看。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注意,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
661年, 慧能赴黄梅参五祖弘忍,因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从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弘忍密付衣法。五祖传法给慧能后,人问衣钵何在,五祖曰:“能者得之。”676年,慧能在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落发,次年于曹溪建宝林寺(今韶关南华寺)传法,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六祖于八月初三于国恩寺斋罢,集合徒众,最后一次说法,作偈。咐嘱清楚后,静坐至三更,忽然大叫一声:‘吾行矣!’奄然迁化。其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六祖肉身菩萨的故事,令人感动万分。
(一)慧能大师对“三无”思想的解说:
1、关于“无念为宗”, 所谓“无念”,就是“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的“无念”观点,是慧能禅学思想体系的宗旨,故曰“无念为宗”。
2、关于“无相为体”,慧能的解释是: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3、关于“无住为本”,‘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著法,名为自缚。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境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深契上列‘三无’,便得禅体。所谓般若波罗密多,乃依禅体而起之妙用也。妙用为何?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是也。
(二)“二三昧”思想:
1、 一行三昧
“随时随地,应机处事,称性直行,不涉委曲劳虑,是为一行三昧。”六祖接机,随问而答,反应神速,言必中肯,巧叶机宜,即此妙用。
2、 一相三昧
六祖云:“若于一切处(随时随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损益成坏,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六祖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你等有疑,早须相问……。’
法海等闻,悉皆涕泣,唯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六祖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你今悲泣,为忧阿谁?……
若吾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你,你等悲泣乃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由此可知神会实证‘一相三昧’也。
三、慧能大师解惑答疑:
1、何名忏悔?
善知识!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为,悔者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
2、印宗问说:「黄梅五祖大师传给您衣钵时,是如何传授指点您呢?」
六祖大师答说:「倒没有什麽指授,不过单谈论见性,并不谈论禅定和解脱这种法。」
印宗法师又问:「为何不谈论禅定和解脱的道理呢?」
六祖大师答说:「因禅定和解脱是两种法,不是佛法。佛法不是二种法,只有一种法,所以叫不二法。」
印宗法师又问:「什麽是佛法的不二之法?」
六祖大师说:「法师您宣讲涅盘经,若您能见佛性,明心见性,这就是佛法不二之法。就像高贵德王菩萨向佛请问:「如果有人犯杀、盗、淫、妄此四重禁--四根本罪,不通忏悔,且又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五逆罪,还有信不具的阐提(即是没有信心),这些人是否应当断善根佛性呢?」
佛答:「善根是有两种,一种是常,一种是无常。可是佛性并没有常和无常之分,所以不断,这就称之为不二法门。其次,五戒十善这是善,五逆十恶这是恶,但佛性并没有善恶的分别,这就称为不二法门。」
3、何名坐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4、何名禅定?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四、禅宗付法偈颂(东土):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尊者(东土初祖):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二十九祖慧可大师(东土二祖):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三十祖僧璨大师(东土三祖): 华种虽因地,従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三十一祖道信大师(东土四祖):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三十二祖弘忍大师(东土五祖):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三十三祖慧能大师(东土六祖):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释仁炟:建议大家在学习佛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祖师大德修行历程,学习那种毅力、艰辛和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苦、累、烦恼,他们如何度过,他们如何善巧方便,如何韬光养晦。
正觉沙龙之六十九 学习仁炟师父朝拜五台山《朝圣日记》
一、《朝圣日记》部分摘录
佛历二五四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公元2005年3月30日)是大行普贤菩萨圣诞日。凌晨四时,在简洁而庄严的礼佛仪式之后,山东博山正觉寺上仁下达法师正式启程,从地藏殿起步,三步一叩朝拜佛教圣地五台山,全程约3000华里,途中跨越三省,预计为期半年。
4月19日,凌晨4时左右,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个不停;晨八时,雨渐小。仁炟法师朝拜心切,冒雨叩拜约一里地,终因衣物尽湿,只得暂歇于垛石桥镇的玉皇庙村。
4月30日,气温反常如夏,温度高达33度,沥青路面更是熏人,师父的眼睑被熏得肿胀,晚上宿在距铁路20米外废弃的加油站平台上,整个晚上火车轰轰隆隆,加上马路上的重载大货车,一夜难眠。
5月1日,法师一行已经进入河北,凌晨5时,因为风大做不了饭,师父未吃饭就起香,拜程16里。今晚安营于河北景县青兰乡小长史村外的田间打谷场上。半夜刮大风,加油站对面一大刺槐树被吹倒在路中央。五一假期,淄博的常军、王延昌二位居士特地赶来护持师父,帮助洗衣做饭、摄影照相。
5月2日,早晨3时做饭,4时起香,拜至中午11时,用午斋。中午天气太热停止叩拜,读诵早晚课,下午4时起香,叩拜至7:30左右,收步于龙华镇,夜宿于一铁路基段家属院,拜程20里。地面温度高达50多度,师父的额头接触到地面时有极度的烧灼感,加上沥青地面由于高温散发出来的有毒化学气体,对师父的身体造成大的损害。
师父的眼睑被高温和毒气烤得肿胀。叩拜时屏住呼吸也避免不了毒气的侵袭,由于环境和气候如此恶劣,师父一路不停持诵佛号和解毒咒语,祈求佛力加持,使身体安然无恙,确保叩拜顺利进行!
5月12日,上午师父和李军凌晨三时多先行起香,我们收拾行装随后骑三轮车追赶师父,但此路大翻修,路极其难走,小三轮车的钢车圈都被损坏变形,我和大师兄一直等到天亮才能找修车铺修理三轮车。师父他们已拜出很远,因和我们失去联系,就又返回寻找我们。因此时间已经较晚,12日晚上我们重新返回11日宿营的新城镇饭店的后院继续在此留宿。
6月2日,太行山脉,路途及其难走,承载辎重的三轮车很难通过,在前不久一条正在翻修的马路上,三轮车坏了多次,有时甚至车轮钢圈都损坏变形。过了正定,平原道路也就结束了。听到过五台山当地人说,那里群山相望、道路崎岖,人烟稀少,水食难觅,法师的随行车子可能上不去,那可怎么办!
在师徒担心薄弱的三轮车如何经受太行山脉的考验时,忽遇晋州赵常友居士发心提供一台中巴“依维克”,供师父拜山途中使用,解决了辎重的运输问题,真是佛菩萨保佑!现在车子已经就位,司机叫程仪峰(男,32岁),是赵常友居士的朋友,平时就是开“依维克”做运输工作的,现在师徒中又多了一名新成员。随喜他们!
6月6日,由于天气燥热和连日的操劳,师父于6月1日起有些上火和牙龈肿痛,吃了一些牛黄解毒丸效果也不太明显,几日发展和积累下来,左上最后一颗多年的病牙发炎,导致左腮肿起,头部神经疼痛,叩拜时头昏眼晕。
今日上午在当地居士赵建民的陪护下于灵寿县医院将病牙拔掉,目前师父口服消炎药,牙痛和神经痛都有好转。休息几日,在炎症完全消退后再继续赶路。
6月18日,法师一行今早4点起拜,昨日雷雨,以致今晨天气稍阴有雾,凉风习习,是个好天气,法师一行今日拜至岔头河桥附近,下午雷阵雨,宿营与横山岭中学外的树林里。岔头河桥位于岔头,距灵寿约30公里,路石家庄约70公里。
现在进入冀中丘陵地带,意味着他们此行已经告别了平原坦途,距离山区已经不远了。201省道虽不是交通要道,也堪称阳关古道,路旁的大杨树在别处已经罕见,在这儿却不少,有的粗达一、两人合抱。仁炟法师拜歇之余,时常给路边大白杨树受三皈依。
7月11日,今天师父只拜了四段多点,感觉腿上无力,中午师父也没有吃饭,最近师父一直腹泻。晚上宿营于阜平县城关镇圣水村。
7月29至31日,师父拜至阜平县城关镇花瓣山黄土梁。师父从29日起拜,忽然发作急性咽炎,咽部化脓,阜平县医院诊断需要连续打点滴3日。这三日,师父短时叩拜,多时静养。
8月1日,今天没有叩拜,师父上午吊盐水。昨天傍晚下了场暴雨,刚开始是小乒乓球大小的冰雹,打在汽车上咚咚作响,有的过往的小车还开到树下避让。 8月2日,没有叩拜,师父口服双黄连口服液,原地静养休息。
8月8日,法师一行翻越太行山最高峻路段,晚宿于晋冀交界的长城岭。昨从印钞石村出发,走当年老路,穿营房沟过缺水洼,此路段甚难走但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师父讲述,今天是朝五台山行程中最累最难走的一段路,此段杂草丛生、有牛粪、烂石和涓涓泉水,很难叩拜。
拜着拜着,由于路段被碎石烂石覆盖,迷失了道路,从一个75-80度的陡坡爬上去,杨国在前面拉师父,李军在后面推,用了近50分钟才爬到坡上找到道路,由于坡陡峭不能叩拜,李军很细心地数着步子,利用步伐的长短计算路程,估计陡坡有150米,师父爬到坡顶上原地叩拜120个头补上这段路的空缺。
8月20日,深圳居士一行6人于19日晚23:30到达五台山台怀镇,应她们的请求,师父带领她们以及从北京、山东、河北、山西而来的居士们约30人再次朝拜佛母洞。清晨6时,乘车至白云寺,由白云寺路边起拜,三步一叩,一个半小时拜至佛母洞。
从佛母洞出来,大家兴奋不已,在圣地的加持下,大家得到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随后跟随师父攀登五台之一的南台,南台主要供奉的是智慧文殊菩萨,山上郁郁葱葱,到处是小野花,风景优美,大家一边持诵佛号,一边向南台山顶攀登,直至下午17时才返回台怀镇的红旗招待所。
8月22日,仁炟师父清晨6时从大石线171公里处的台怀镇卧龙宾馆前路上起香,向目的地五台山大螺顶叩拜。此时从全国各地前来五台山跟随师父叩拜的居、信士近二百人,在义工居士抑扬顿挫的口号声中,信众们两人一排,庄严整齐地跟随师父三步一叩。
当队伍到达大螺顶山脚下时,改为一步一叩,于上午9时30分登至大螺顶。师父带领信众们一步一叩绕拜大螺顶三圈,然后叩拜五方文殊菩萨,随后叩拜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上午11时30分,三步一叩朝拜五台山圆满。
昨天,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统战部孙玉军部长和博山区安上村薛桂梅书记等一行6人开两部车,专程来接师父返回正觉寺。
8月27日(农历7月23日)上午8时,从全国各地会集在正觉寺的信众们在正觉寺观音殿内排列整齐、庄严肃穆,观音殿门口列红幅标语“欢迎仁达法师”.
回向过程中,仁炟法师简略回顾这5个月来的朝圣历程,百感交集,怀着感恩和感谢之心,将朝山所有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回向龙天护法,回向给所有关心、支持朝山的各级领导和信众们;
回向《香港佛教》杂志社所有同仁,祝愿正法久住、佛日增辉!祝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祝愿大家合家欢乐、身体健康、发财发福、吉祥如意!愿诸佛菩萨保佑山东博山正觉寺早日顺利建成!
最后师父让信众们跟随他一起念:朝山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至此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朝拜五台山朝圣之行功德圆满。
二、《大众的关注》
1、师公上能下行大和尚亲切的问候 6月3日,师公上能下行大和尚打电话给仁炟法师,说他收到深圳居士送来的仁炟师父朝山的图片、朝圣简报以及居士们网上的反响等资料,他很感动,同时法源寺其他的法师和居士看了这些资料也都很赞叹和随喜,他老人家希望仁炟师父多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2、【信众给师父发信息】
仁炟法师回复:那堪回首,宿世若梦,逝者如斯,夫满目是佛,实无众生可度,只管修在当下,唯愿即生成就。
3、珍惜恩师(清角舍人供稿):黄河岸一别算来不到十天,双方却似如隔秋。好在一朝重逢,又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午。下午大约三点师父起拜,只得与师父惜惜相别。车缓缓启动,渐行渐远。怀着满心的眷恋与无奈,我们走上归途。“疾风、骄阳、茫茫路,西北望五台,尔今在何处?热路、砂石、身投地,回首年迈人,怎不伤别离!”
4 、每次看到师父朝山的照片,都要流泪,都是为了沉迷六道的众生,师父才吃这么多苦啊!
5、师父是忍常人不能忍,行常人不能行!
6、佛友们,从师父起拜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的风尘仆仆对恩师来说是个挑战,对我们也是,这是恩师最慈悲的身教呀!修行的路上有业障、有魔障,困难重重,师父“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他老人家怀着对三宝的深切的感恩和对苦海中的众生极度的怜悯,以极强的毅力和信念坚持者,挑战者自己也教育着我们,作为弟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