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投地的那一刻,生命竟然如此精彩——采访妙雄师兄纪实
2011-01-01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圣峰 点击:次
磕头降伏傲慢,入世长养慈悲,逆境产生快乐,学佛就是无上美妙的享受。
那一天,我迈进寺院,学会了六字真言;我合手礼拜佛祖,学会了为众生祈福。师父行脚博山,信众长跪,祈请重修寺院,面对真诚,师父停下了参访的脚步。
建寺,只有三千元钱,可是我知道,师父终能到达终点。到了还钢材款的时候,他手里再也没有什么,面对来者,师深深地跪下,然后说,钱我一定给您,想着师父至诚的歉疚、疲惫的神情、还有那满是灰尘的僧袍,我的心顿时像刀割一样,像心疼自己的父亲一样,眼泪夺眶而出。
那年冬天,师抄起了袖子,抽取了自己的血液,用血经结缘,别人说这很疼,可是你不知道,他是为了众生不疼。别人说,你为什么逼得自己那么苦,其实师父知道,生命从来就不曾孤单,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是为了发现光明。
为了众生安乐,也为了了愿,六十四岁的仁炟法师决定朝山,用身体丈量朝圣的路。别人说,朝圣的路永无休止,你会很疲惫,其实他不知道师父在叩拜时心中的大美。一位老人匍匐在泥水里,我懂得了无畏;一位老人每天十二个小时的叩拜,我读懂了毅力;一位老人跪倒在温度五十多度的马路上,我体会到了坚忍。五体投地的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五体投地的那一刻,我缄默无言。一个人的生命竟然能做到如此的精纯!这让我感到震撼!一个人的生命竟然能绽放得如此美丽,这令我感动!
有感于师父的过人愿行,我产生了一股朝山的冲动。
朝山的那天早上,天空下着小雨,路上我遇到了妙壮师兄,我说:“走,拜山去”,他说:“下雨了,还是不拜了。”我说:“下雨才要拜呢,正好体验一下师父当时朝圣的感觉。”我们边走边说,快到起拜点的时候,雨停了,我就想最好还是下吧,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感受师父的风雨无阻了,也许是心诚则灵的缘故吧,天真的就在此时又下起了雨,我欢心不已。记得师父曾经说过,“如果下雨就不要拜了”,但是此时我心想“一切法得成于忍”,磨难才能成就心志,还是学习一下师父吧,于是我便恭恭恭敬敬地磕头,一丝也不敢马虎。我叩头膜拜在泥洼里,不为别人的称赞,只为放下一切的世俗;我叩头膜拜在瓦砾中,不畏任何人的眼光,只为感受真实的生命;我叩头膜拜在山地上,不是远离,而是贴近土石的温暖。伫立合掌的时候,我凝望空中,我坚信,我心中的佛一直在俯视着我,就像我一直仰望着佛。
到了桥洞的时候,雨越下越大,道路也特别的泥泞,遇到坑坑洼洼,也许可以一鞠躬就过去,但是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幅画面,我想如果有人在风雨飘渺中拍下师父虔诚叩拜的背影,那一定会成为艺术的绝唱。画面是唯美的,过程却是艰难的,遇到不好走的路,我们可以躲一躲,但是一丝不苟的师父是不会躲的,一股心疼的泪水默默流下,泪水混着泥水、汗水一起流淌到地上,也许,大地母亲滋养万物、承载万物,就和师父利益众生的心是一样的吧。
人的境界能否提升,关键也就在风雨坎坷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心力吧,这和朝圣是相似的,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分野也就在这一瞬之间。每个人都有痛苦,只是在面对失望、绝望等痛苦时,大多数的人本能地选择了逃离痛苦、追求快乐,很少有人去思考怎么去解决痛苦。挑战自我、在逆境中磨练绝不是一句空话,不迁过不因循不放纵,敢于面对人生的坎坷、生活的困顿,问题往往很容易就解决了,解决了就是一片艳阳天,快乐而洒脱。大道易简,但是这得需要多少智慧、魄力和人生的磨难才能淬炼出来啊!历事练心、进德修业、入世滚红尘就是这么可畏,也是这么可贵。不从心上转念,不从事上磨砺,很难体会到心兵交战的激烈。从心上下功夫,做到念念纯善,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人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还非要走这条路子不可!关键时刻,只有“悬崖撒手,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你将无往而不胜!
在面对坎坷的时候肯定会反复其道,甚至是退转,但是无论做什么事,人非得有那么一股子勇往直前的傻劲,一口井钻到底就见水了。回想我在博山正觉寺和正觉精舍做义工修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心兵反复交战而获得升华的过程。
08年我听了师父的感人事迹,感动得我泪流满面,然后立即给寺院拨通了电话,去寺院做了一个星期的义工,回来以后就发心做佛经的流通工作。具体工作就是到每个佛具店去送法宝,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去发一次,有时候一天来回四五趟。刚开始是坐公交,一箱子分两次发完,平时自己身上也带着几本佛书,遇到对佛学感兴趣的人,就和他们聊聊,给他们一套书结个善缘,事后也有给我打电话的,我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他们却记得我的名字,有的是公交车上认识的,有的是有过短暂的接触,就这样一直累并快乐着。
没过多久就有师兄发心把房子供养出来做了精舍,然后又把装修的事情交给了我,我就去买材料,要尽量少花钱还要做得好,每天东奔西跑、买这买那,那时我的俗事也特别多,有时难免起烦恼,好在我能一直坚持到底,最终把精舍打扮得漂漂亮亮、干净而庄严,自己看着也蛮开心。
法宝流通了小半年,支援正觉寺建设的居士越来越多,很多都是把善款直接汇到寺里,而当地的师兄也就很自然地聚在了一起,大家都发心流通法宝,一人影响十人,十人影响百人,氛围就这样起来了。
做义工的过程,就是修心修行的过程,很多烦恼习气都会现前,而每战胜一次烦恼,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功夫就上一个台阶,我终于彻悟大修行人喜欢到逆境中修行的原因了,这不禁令我想起西方的一句谚语,“听过就忘了,看过才会记住,经历了才会理解”,“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诚斯然也。大家千里迢迢、车马劳顿,能来到博山正觉寺做义工难能可贵,师父每天顶在工地也很辛苦,我就想寺院的大事小事就别让师父分心了,让师父专心弘法那该有多好,结果去了这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当时看到有的义工呵斥信众,有的争权夺利,有的修在表面,其实这都是我自己不了解他们的根性、修为和他们的赤子之心,最严重的是我没有反求诸己,大错而特错了。在做接待工作的时候,我就学弥勒佛,和颜悦色地想和大家结个善缘,尽量把信众留住,这是文度。而有的居士用的是武度,内心慈悲,外现愤怒,用棒喝的方式来直陈人的缺点,也许这会让人远离于他,但更多的是让人终生受益不尽,我为自己形成那样的误解而惭愧而忏悔。后来我又负责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比如开完法会之后大家都走了,我就把板凳摆一摆;早上起来摆摆供品;寮房里面居士们都走了,我就主动留下打扫卫生,干上几天,把寮房打扫干净,洗洗床单被罩、补补义工服装,做些务实的事情。自己发了善心,事事处处都为正觉寺着想,有时候师父训斥我,当时我就接受不了,师父既然不理解,我还是远离吧,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肯于指出我缺点的人才是为我好的人,才是慈悲摄受我的人,才是我上进的阶梯和车轮。但是当时在心理上还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说到底还是贪嗔痴在作祟。后来妙壮和我说,“人和人的层次不一样,有的刚入佛门,有的修行尚浅,我们管好自己就行”,一下子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也”!彻底做到反观内省,不被外境所转就是了!子路闻过则喜,大禹闻善则拜,大舜乐取于人以为善,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从此以后不该我管的事我坚决不管,我不为争功而去,不为报名而去,让自己努力做到“不见世间过”,人我无别,是非对错皆是菩提,安住于诸法实相,对错都是边见,是烦恼的根源,我当力断,虽未证到,事理先努力做到再说,猛消自己的业障,狠除自己的习气,想到此我是胸臆顿抒,畅快无比,活像飞到云端,神驰于四海之外,逍遥而自在。学佛就是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到忘我无我,佛做到了最低,却成就了他的至高。我常扪心自问,“我是学佛的吗,我配称佛子吗?佛是为众生,我是为福报;佛是众生的法船,我却想做佛门龙象;佛是无上菩提,我是贪求感应和神通;佛能随意做到八卦的六个爻,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让自己做成了路上的一颗石子,我却要做九五之尊,要众生把我顶到头顶,一点不认可就心生厌离,我是学佛的吗!我有几分佛子的气象?我有几分佛子的本分?百分之六十都不到!不及格!不改过,谈何开悟!谈何利益众生!我当力断缺点,磨练心性,为利益众生、成就道果而奋进!”即使愿行值得赞叹,能不能欣然接受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唾弃?欣然接受唾弃不就是蝶变和升级吗?无对无错,无是无非,无人无我了,就快乐解脱了,就平等一如了,这不正是离苦得乐、心中大美吗?妄执身为我,无始妄流转;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若于诸法有缚有解,当知如是皆是障碍。我快乐是因为我不执著,我快乐是因为我放下,放下也放下……
我有将近五个月没来博山正觉寺了,这次重回正觉寺,发现寺院的变化特别大,进展非常快,这是师父的德行感天动地,佛力的加持不可思议。作为我们佛子,尽孝、行善和修行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空留一生的遗憾。像以前我就不信佛,现在想想觉得蛮可惜的,但是过去如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作方便,亦无渐次”,性相无二,我当解脱。
二十年前有人跟我说学佛好,当时我就觉得烧香磕头都是迷信,现在才明白磕头是降服自己的傲慢心,修自己的恭敬心,烧香的表法之一就是 “心香一瓣,普熏十方”的反求诸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已。那时我信基督教,信了十年,只知道积德行善,《圣经》也看不懂,十年以后这个根也断了。05年的时候我给一个姐妹送产品,她非常漂亮,口才也好,文章也棒,山大毕业的,在省政协工作,从小写文章就获奖,她说“你学佛吧,学佛好”。我就想人家一个大学生都学佛,就产生了几分信心。她说学佛不是迷信,学佛增长福报和智慧,山大的教授好多学佛的,所以影响她也学佛。她和我谈了一次,我就立定志愿要好好向她学。她气质高雅,说话面带微笑,让人感觉特别舒服,每见她一次我就发心。回到家后我就看书,看光盘,这一看就不得了,佛经真是不可思议,一下子就把我度化了。包括吃肉,说不吃就不吃了,以前顿顿离不了,而且吃得特别多。当时我就起了慈悲心,觉得这些众生肉不该吃了,一口都不动了,我从05年开始吃素,到现在5年了,身体反而越来越好。以前信基督教只是一种迷茫的信,没弄明白里面的道理,也是属于一种迷信了,现在佛教也不能说都明白了,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命是自己把握的,对因果深信不疑,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学佛到今天。
我妈得了骨癌,我天天给她念《地藏经》和《大悲咒》,白天黑夜地伺候老人八个多月,如果不学佛我不会做得如此到位,因为我娘俩脾气不对付,我从小没得到过母爱,所以我觉得我妈是逆度我来了,母亲对我不好,反过头来看我能不能真心孝顺。“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舜遇到顽父嚣母和一个天天想着要杀死自己的弟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孝顺,顺境为孝不为难,逆境为孝才为难,依我者亲,背我者亦亲,怨亲平等,对冤家付出真爱,学佛就是如此赤诚,就是如此无我。我妈以前从来不关心我,对我不闻不问,那时候我就想:你不管我,到老了我也不管你。母女之间没有感情,但是“棍棒出孝子”,现在我昼夜都在她身边伺候。后来我妈也念佛,她的善根很好,曾经两次看见观世音菩萨。她看到观世音菩萨穿着白纱,脚踩着莲花,手拿着杨柳枝,皮肤又白又嫩,世间没有如此漂亮庄严的人。我妈从来没学过佛,没接触过,根本不相信,也不懂这些,观世音菩萨跟我妈说了好些话,让我妈不要杀生,跟我妈说话的时候我弟媳进来一打岔,观世音菩萨说我改天再来,就走了。走了以后我妈眼里全是泪,说观世音菩萨怎么这么慈悲,这么漂亮呢。第二次是年三十,我们三口去我婆家过年去了,回来我妈就跟我说,观世音菩萨又来了,说了三件事。第一,素包子蒸好了先供佛;第二是点上长明灯;第三是给我爸爸、我姥爷、还有为吃过的鱼鳖虾蟹烧烧纸。妈妈后面的骨头都断了,直挺挺的在床上躺了八个月,我就每天给她念一部《地藏经》,结果妈妈也没长褥疮,一天就打一次止疼针。有段时间在医院,我没有念经,她就疼痛得受不了,一天得打两三次针,反而不如在家时好。有一次我妈拿着地藏王菩萨像,念着圣号,念了一个多小时,那个地藏王菩萨像上全是金星,房顶上来回飘着莲花。我给她念《大悲咒》,她就能睡着了,不念,她就难以入睡。我不断地给她做功德,成千成千的放生,大量印经,后来老两口都往生了,我就发心让众生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了给老人积累福报,正觉寺每次法会,我都提前去做义工,打扫厕所,不管再脏再累都去做,放下这个就做那个,所以他们往生都很顺利。
在修行的路上确实不是一帆风顺,但是逆境更容易成就道业。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正法道场,就应该跟着师父好好修,认真完成师父布置的功课,以菩萨心肠来对待众生,发大心,发大愿,成大果。
曾国藩说:“与其局外呐喊,不如躬身入局”,朝圣和做义工都是发心修行的一种方式,入局了我才体会到慈悲的美丽,入局了我才品尝到忍而不忍的洒脱,入局了我才感触到五体投地的那一刻,生命竟然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