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 ENGLISH
  • 首    页
  • 走进正觉
  • 新闻公告
  • 祖庭建设
  • 朝圣专栏
    • 朝礼九华
    • 朝礼五台
  • 佛教文化
  • 禅修茶道
  • 书画院

最新推荐

  • 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
  • 《宗教事务条例》
  • 淄博市非遗保护中心领导实...
  • 博山正觉寺壬寅年结夏安居
  • 博山正觉寺新春助老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
  •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
  • 禅茶音乐会chanchayinyuehui
  • 图说正觉tushuozhengjue
  •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
  •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
  • 义工风采
  • 阳光人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正觉义工 /阳光人生 /到正觉寺过大年

到正觉寺过大年

2017-03-11 20-45-38  来源:博山正觉寺  作者:周常富  点击:次


    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儿,我放下红尘凡事,坐上去博山的长途汽车——到正觉寺过大年。


    占地100多亩的正觉寺,是一个有着近1700年历史的禅宗祖庭,位于淄博市博山区莲花山向阳的山坡上。当年,如来禅的代表宝志公祖师即从此出家,修得大智慧和大神通后,被南朝梁武帝尊为国师。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和四祖道信大师都曾在此驻锡——尤其是道信大师,在此驻锡长达十年,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使中国佛教有了长足的发展。博山正觉寺方丈仁炟大和尚于一九九二年在能行长老座下皈依,而后出家,得能行长老传法为临济宗四十六代传人;接天台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上永下惺老和尚法卷,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传人(同时接法的还有黑龙江省佛协会长、哈尔滨极乐寺方丈静波大和尚等四位法师。)。


    跨进正觉寺的山门,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药师七佛殿、万佛大雄宝殿、八十八佛殿、三十二应身殿、西方三圣殿、罗汉堂、禅堂、藏经楼、法堂。东西配殿有钟楼、鼓楼、宝志公殿、伽蓝殿、文殊殿、观音殿、普贤殿、地藏殿、客堂、云水寮、东西讲堂。还有居士楼、贵宾楼、僧寮楼、大斋堂、方丈楼、上客房、书画院等,总建筑面积4万五千平方米。


    站在附近山顶上俯视全寺:黄墙红瓦妙相庄严,飞檐斗拱错落有致,殿堂林立香烟袅袅,信众如织,络绎不绝,瑞霭祥和之气氤氲弥漫。


    寺东南角的十三层宝塔拔地而起,直入云天;晴天丽日下,泛着吉祥的光辉。


    “伟哉我的元识


    与我不离不弃


    假我生老病死


    真我从未变异


    精勤借假修真


    明悟第一义谛


    ……”


    清晨四点,一阵醒耳安神慈悲祥和的音乐过后,由仁炟法师亲自创作的《?慈修之歌》响起。在“嗒,嗒,嗒嗒——”的夜巡板的响声中,大家纷纷起床到大殿参加早课。


    五点半钟,寒星寂寥,晨曦微露,一行行大红灯笼发出橘红色的光芒,将寺院照射得静谧而温馨,上完早课的师父和善男信女们鱼贯进入斋堂过斋。


    大家正襟危坐,先唱《供养偈》。唱罢,斋堂义工开始行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打饭菜和汤类。打上饭菜的师父或信众将碗从桌边拉到面前,将筷子夹在双手虎口处恭敬地举至平胸高,在心中默念拔毒咒“三拔罗伽多”——当年为了防止外道下毒祸害僧众和信众,佛陀向人们传授了此解毒咒。在农药残留污染严重的今天,此咒更是甚深微妙——我一边念一边想。


    过斋有很多仪规。比如:不能说话(这一点与儒家宗师孔夫子要求的“食不语”是相同的);喝汤或稀粥时不能把碗放在桌上伸着脖子喝也不能喝得“呼噜”“呼噜”响;表示要不要饭菜或汤类时得用手语;行堂人员过去后不能喊,要等下一轮行堂人员过来再要;掉到桌上的饭菜不能再捡起来吃——不与众生争食……吃完饭要用少量开水把碗涮涮,将涮下的饭菜喝了,叫“惜福”。吃完饭还要再唱《结斋偈》,再次表示对所受饭食的感恩。


    老法师也和我们一起过斋,还很和蔼地嘱咐大家“慢慢吃,不着急,要细嚼慢咽,出家人走了后没吃饱的可以继续吃。”还开玩笑说:“正觉寺急活儿不急饭,谁急饭要打板子。”


    上午,在西讲堂二楼召开了年终工作总结大会。监院师父主持会议,简明扼要地向大家介绍了寺里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原来一直认为寺院的主要事务就是早晚课和法会,听了老法师介绍才知道那是多么浅薄的认识和想当然的理解。


    除夕夜撞金刚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随着夜幕降临,各殿灯火通明,挂在廊檐下和柱杆上的一行行灯笼也越来越红火,越光芒四射。随着一声声闷响,一朵朵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或急促或和缓或长调或短板或清脆或沉滞;开山炮般轰鸣或铙钹般悦耳的鞭炮声随之响起,正觉寺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人们早早地来到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等着除夕夜的到来。


    人越聚越多,开始自发地排队。


    队伍越来越长——到达广场的西边又折回来,又折回去……


    晚11点,老法师领众登上钟楼……


    蜿蜒的队伍开始向前移动。


    钟楼上是一口6400斤重的黄铜大钟,上面刻着一部完整的金刚经,既妙相庄严又法力殊胜——老法师说:每撞一次,就把一部金刚经传向虚空法界;闻到钟声的众生就相当于听到一部金刚经!11时18分,第一声钟声响起——第一部金刚经遍洒虚空。


    我身后的一位操南方人口音的信众说:正觉寺的金刚钟太殊胜了,近几年我每个除夕夜都赶来撞钟。


    登上钟楼,金刚大钟就在眼前——真的到我了!那一刹那,一个心愿油然而生:新的一年,国泰民安!!!


    “嗡——”,我撞响了正觉寺这口6400斤重的金刚大钟——在一部金刚经传向虚空法界的同时,那个“国泰民安”的心愿也传向天地间传向整个星空宇宙……


    像在家一样,正觉寺的初一早晨也是吃饺子。饺子馅和平时吃的素菜一样,不太咸,味道很好。不记得吃到第几个的时候,“咯嘣”,我嚼到一个硬东西。原来是一枚一角的硬币!我一愣,瞬间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过春节,母亲总是要包几枚带硬币、糖或麸皮的饺子,吃到带硬币的一年有钱花,吃到带糖的一年好事不断,吃到带麸皮的一年有福享……我把硬币放在桌上,迅速地向左右两边瞄了瞄——左边的师兄面前有三枚一角的硬币,再往左三四个没有;右边的师兄没有,紧挨着他的有一枚……过完斋走出斋堂的时候,不少人把吃到的硬币又塞进了佛像前的功德箱里,我狠了狠心也没舍得——带回家做个纪念吧!


    早饭后,我没去参加法事活动——想起了一个夙愿。回到寮房,脱掉毛衣只穿一件秋衣和一件薄棉袄,换上单鞋,紧了紧腰带,向迎着山门的天王殿走来——从这里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对正觉寺各殿的佛菩萨跪拜一遍!


    我觉得礼佛的真正意义在于折服我执我慢,进而使思想认识提升到更高层:众生都是未来佛!


    最后一站是宝塔。宝塔的地上部分共十三层,地下还有大约六层的深度。望着巍峨的宝塔,我想起了老法师讲过的建塔时出现的奇迹:确定塔的位置时,冥冥之中像是有佛菩萨点化,老法师在寺院的东南角画下了地基轮廓。沿着轮廓挖下去,一层又一层全是土层,周围却都是石壁,就像一口石井。挖着挖着,竟先后出现了“五色土”——这是非常吉祥的征兆!


    仰望一眼宝塔,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我恭恭敬敬地走进宝塔,一层一层虔诚地叩拜上去。


    从塔上下来时,已经大汗淋漓,身上的衣服有点儿拧不动,头发溻成一绺一绺的。统计了一下,大约磕了150个头。我匆匆地赶到钟楼下的宝志公和尚殿,背对着看殿的师兄放在那里取暖的“小太阳”烤起来——当时正感冒,如果重感冒了可不是闹着玩的。烤了一会儿,回到寮房盖上被子躺在床上。


    一觉儿醒来,已是十一点,折身起床——感冒好了!


    午后,天阴起来,越阴越厚;接近傍晚,下起了小雨。


    初二的凌晨,《?慈修之歌》响起,睁开眼起床。


    正觉寺,菩提早安!我在心中默默地问候着......


    咦——天怎么这么亮?


    起来一看,在下雪,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白雪盖顶的各殿,看上去像是比往常矮了一些;寺院连廊下的大红灯笼,红了许多亮了许多;钟鼓响起,梵音开始缭绕……


    我拿上照相机匆匆地向雪中走去。


    照相回来,见不少人在扫雪,我也参加到他们的队伍中。


    初二至初四中午,法师领众恭诵《大乘妙法莲华经》,修大福慧,种成佛因。


    初四下午,新春祈福法华法会圆满大回向。


    晚上是新春燃灯祈福法会。


    临近傍晚,好多义工菩萨在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沿着地上画的圆圈儿摆灯,那圆圈儿直径有十几米。那些酥油灯被放在一个个防风杯里,形成一盏盏简易的“莲花灯”。


    一个多小时后,我在地藏殿打完坐出来,三层灯已摆完,一些人在借着那优美的“灯圈儿”照相留念。


    20点整,摆放的“莲花灯”燃起,老法师率众登上大雄宝殿前的月台,燃灯祈福法会开始,“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除愆 ,火焰化红莲……”


    莲花灯在大家手里传递……


    瞬间,大雄宝殿前一片灯海,人们被喜庆祥和所笼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燃起佛前灯,灭除心头火,愿以大智慧,照破众无明。”伴随着庄严悦耳的梵呗音声,法师们和功德主们走下月台和大家互相传灯,大家彼此传递着新年的祝福。


    传灯过后,法师们来到祈愿墙前,齐诵《大悲咒》、《大吉祥天女咒》、《心经》等,祈愿佛光注照,大家在新的一年得遂所愿。


    于夜空中如莲花般绽放的礼花声中,仁炟大和尚为大家送去深深地祝福,燃灯祈福法会圆满。


    初五凌晨4点30分,斋天,纳福迎祥。


    “阿弥陀佛!参加朝山的信众注意:七点钟在安上村村碑处集合。”


    6点多钟,寺里的广播响起。


    “朝山”是寺里的僧众和常住居士日常的功课之一,每天傍晚5点钟,寺院僧众和常住居士绕大雄宝殿三步一叩。法会期间,大家会从正觉寺所在地的安上村村碑三步一叩朝礼大雄宝殿,全程二里地。


    早上7点整,负责音响的义工将设备打开——朝山开始。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拜!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起!


    ……


    长长的朝山队伍有序地前进着。队伍的左侧,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穿着红马甲的义工跟香护持,在大家伏地叩拜的同时合掌弯腰行礼。


    刚过一半路程,我已大汗淋漓,体力也有点儿不支。


>

“头吻大地


心若止水

千里叩拜

无怨无悔

会否

铁鞋踏破心无碍

浊汗成泥志益坚

牛上南山

马走平川”


    忽然间,当年仁炟法师朝山路上作的那首《朝山偈》在耳畔响起。


    2002年,仁炟法师率众重建禅宗祖庭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并提出“团结起来,在修行中建寺,在建寺中修行,我们和正觉寺一起成长”的修行理念。寺院建设伊始,资金匮乏,人单力薄。老法师不顾年迈,从自身静脉中抽血累计2000多毫升,恭请书法家抄写大乘经咒近百万字,结缘赠送。为感恩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对博山正觉寺修复建设的加持佑护,2005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以六十四岁高龄从正觉寺起香,三步一叩朝礼佛教圣地五台山,历时五个月,行程千余里;2011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又以七十岁高龄再次踏上从正觉寺至安徽九华山三步一叩朝圣之路,次年12月上旬到达九华山。历时近两年,拜程两千余里。


    想到此,忏悔之心油然而生,我再次鼓起勇气往前赶去。


    过了药师殿,远远地看见老法师已经早早地站在大雄宝殿的月台上等候着大家。


    朝山结束,法师为大家开示朝山的意义,最后进行了功德回向。


    朝山——种下一颗菩提金刚种子,实践一次苦行,在人生的路上增加几分阅历……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初六,是定光佛圣诞。


    午斋特别丰盛,人也特别多,整个斋堂的餐桌上都摆了水果和带花的小寿桃。佛台前放着一个摆满生日蛋糕的大蛋糕架,我数了数,有六层,顶上还放着一个带花的大寿桃。老法师笑呵呵地说:今天是定光佛圣诞,咱给定光佛过生日!


    “斋堂里的那些个老娘娘们都来了吗?来来来,咱们一起合个影!”


    那些老菩萨陆续上来的时候,老法师一边耐心地等着,一边向大家介绍说:“这些个博山的老娘娘们呀,从建寺开始至今给正觉寺,已是16个年头!最初的时候,她们都是自己带着白菜豆腐来做饭呀!现在正觉寺条件好些了,才不用带了。仁炟感恩你们!正觉寺感恩你们!”


    老法师合掌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感激的泪花。


    开始过斋了,老法师叮嘱义工菩萨们把那个寿桃给能行长老送去。


    这是我50余年人生路上印象最深刻的一顿饭。


    后来才知道:那天也是老法师的76岁生日。


    花开花落,缘聚缘散。初七一早儿,我默念着老法师那句“正觉寺是大家的心灵家园,欢迎常回家看看”走出正觉寺的山门。

 

 

分享按钮
正觉网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     华人佛教—凤凰 网     大渡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鲁ICP备18032971号    公安备案号:37030402000864号    电话:0533-4205918 传真:0533-420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