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 ENGLISH
  • 首    页
  • 寺院简介
  • 祖庭建设
  • 朝圣专栏
    • 朝礼九华
    • 朝礼五台
  • 影音梵呗
  • 禅修茶道
  • 书画院
  • 图说正觉
  • 网络课堂

最新推荐

  • 博山正觉寺壬辰年(2012年...
  • 《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活...
  • 爱心接力——欢迎您加入跟...
  • 淄博各区县至正觉寺专线车...
  • 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大...
  • 山东省民族宗教局马银平副...
  • 喜迎能行上人八十五寿诞
  • 禅茶音乐会chanchayinyuehui
  • 传统文化体验周wenhuatiyanzhou
  • 佛商禅修班foshangchanxiuban
  • 正觉书画院zhengjueshuhuayuan
  • 正觉义工zhengjueyigong
  •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
  • 功德芳名gongdefangming
  •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
  • 法师简介
  • 法师文集
  • 法师开示
  • 视频开示
  • 音频开示
  • 经咒唱诵
  • 佛号唱诵
  • 禅诗选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仁炟法师 /法师文集 /科学佛学幸福人生 2/7

科学佛学幸福人生 2/7

2012-09-15 23-07-27  来源:博山正觉寺  作者:仁炟法师  点击:次

   

   第二章  什么是佛学

 

    一、佛学的定义
 
    佛学是对于佛教的研究。
 
    首先认识两个佛法的概念:
 
    1、法:指一切事物,无论有形无形,大的、小的、长的、扁的、圆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包括思惟、观念、概念、心理等等,统称为法。佛教把有形的叫色法,把无形的叫心法。
 
    2、佛法:佛教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金刚经》云:“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亦称佛陀,意译觉者。佛在中国最早的写法是: ,《辞海》里还能查得到,右边一个“自”,左边一个“觉”,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本性,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大圣者。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罗汉: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去除了我执;
 
    菩萨: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去除了我执、法执和一切法相;
 
    佛: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和一切我执、法执、法相,最后连空执,空相也去掉。《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用现代的话来说,佛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佛教的创始人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以般若智慧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根据《华严经》,佛教的定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二、佛教的智慧与妙趣
 
   
◎梁代三大士傅大士
 
    给大家分享一首诗,傅大士,据说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作的一首诗偈: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水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大家明白其中的深意吗?这不是狂放,而是智慧,是不可思议的禅的境界。
 
    傅大士,姓傅名翕(xǐ),又称善慧。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大德,与达摩祖师、宝志公禅师共称梁代三大士。
 
    有一次,梁武帝请宝志公和尚讲《金刚经》。宝志公和尚就向梁武帝推荐傅大士,说:傅大士讲《金刚经》,妙不可言。
 
    宝志公和尚是梁武帝的国师,梁武帝非常相信和尊重宝志公和尚。既然国师这么讲了,梁武帝说:好,那就请傅大士讲《金刚经》。
 
    于是在皇宫里头搭了一个高台。搭好之后,梁武帝召请文武百官、还有后宫的皇后、皇妃、宫娥彩女等,都整整齐齐地坐在台下,准备听傅大士讲《金刚经》。
 
    傅大士穿戴整齐,走到台上,恭恭敬敬地给佛菩萨顶礼三拜,然后落座。大家都静悄悄地等着傅大士讲《金刚经》。傅大士往那一坐,什么话都不说。静默一会儿,只见傅大士拿个香尺,往桌子上一拍,下座了。
 
    结果把梁武帝看愣了,问宝志公和尚:傅大士讲《金刚经》,怎么一句话都没说呀?宝志公和尚说:本和尚不是跟你说过了,傅大士讲《金刚经》妙不可言。皇上,您明白这个意思吗?梁武帝说:不明白。
 
    为什么傅大士上台讲《金刚经》,一句话没说呢?佛教有一句话,叫:“一落言诠,便成二三。”就是佛法的真谛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一落语言文字,便有所偏,佛经也不例外。佛教禅宗讲究直指人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但是为什么祖师大德还是在讲经说法?因为祖师大德善巧方便地开示佛经大意,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佛教,入门修行。
 
    傅大士下座以后,大家都不明白。又请他回来,重新再讲。傅大士重新上座,按照《金刚经》的义理,唱了四十九个偈颂,然后下座。这四十九个偈颂把《金刚经》的义理全部概括出来。
 
    这是当年傅大士讲《金刚经》的故事。

 
 
   ◎百丈怀海禅师开悟的故事
 
    百丈怀海禅师自幼童真出家,非常聪明,也很有智慧。怀海禅师的老家是福州郊区。
 
    有一次他母亲领着他到寺里去拜佛,那时候怀海才六七岁,他指着佛像问妈妈:“娘啊,你拜的是谁呀?”他娘说:“在拜佛。” 小怀海说:“长大了,我也要做佛。”他幼小的心灵就向往佛教,就要做佛。后来十九岁百丈就出家了。
 
    百丈出家以后,读了许多佛教的经典,尤其是大乘经典,明白了佛教的义理。后来到了江西,到马祖道一那里,给马祖道一当侍者。马祖道一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徒孙。
 
    六祖惠能大师有五位非常得力的弟子: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号称五虎上将。在五虎上将里边,排第一位的就是南岳怀让。
 
    南岳怀让传法给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很了不起。历史上讲的“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说的就是这位马祖道一禅师。达摩祖师没来中国之前,达摩祖师的师公就曾经预言,将来在中国会有一个马驹子,“踏杀天下人”,说的就是马祖道一。马祖道一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徒孙,法幢高树、广收徒众、大弘禅法。
 
    怀海禅师,追随马祖道一,给马祖道一当侍者,那时候他才20多岁。马祖道一也知道怀海禅师将来会对中国佛教有重大的贡献,是佛门龙象,对怀海比较器重。
 
    每次马祖道一吃饭的时候,都拿着一团饭出来,问怀海:这是什么?怀海想:要说这是饭,那就错了,谁不知道是饭。究竟叫什么,自己又说不出来。就这样三年多过去了,怀海总是不能回答。
 
    有一天,马祖道一禅师领着怀海到山上去散步,走着走着,一群野鸭子飞过去了。
 
    马祖道一就问怀海:这是什么?怀海说:野鸭子。
 
    还用他说是野鸭子吗?谁不知道是野鸭子?怀海这么回答是错误的。怀海只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他不明白马祖道一的真意。
 
    马祖道一接着再问:上哪儿去了?怀海回答:飞过去了。
 
    这时候,说时迟那时快,马祖道一转过身来,抓住怀海的鼻子,使劲一拧。百丈痛得“哎哟哎哟”!马祖追问:你怎么不说飞过去了呢?这一拧一问,当下,怀海豁然开朗,开悟了!
 
    怀海回到房里以后,大哭不止。怀海同屋的一个小沙弥就问:“怀海,你哭什么呀?”怀海哭着说:“你问师父去。”
 
    这个小沙弥去问马祖道一 :“师父,怀海在房里哭,谁欺负他了?”马祖道一说:“你问他自己去。”
 
    等那个小沙弥再回房一看,哎,怪了,怀海又大笑不止。什么原因哪?他喜极而泣。开悟了,当然高兴了,高兴得大哭不止,后来又大笑不止。
 
    佛教禅宗祖师大德接引徒弟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目的是要打破弟子习惯性的逻辑思惟,放下对于外相的执着,一切放下。反闻自性,彻见本性,亦称明心见性。
 
    佛教里头,有许多这样类似的故事。像百丈怀海是拧鼻子开悟了。还有很多故事,等以后仁炟会慢慢跟大家讲,非常有意思。还有后来马祖道一大吼一声,让百丈怀海耳聋三天,这是他开悟以后的事情,也是师父点拨弟子、历炼弟子。
 
    佛教禅宗充满了智慧、潇洒、诙谐,信手拈来,都成妙趣。 而佛教祖师大德开示佛法、教导弟子的大慈悲大智慧, 不由得令人赞叹、佩服 。

 

 

分享按钮
  • 寺院新闻
  • 寺院公告
  • 建寺动态
  • 法宝结缘
  • 音频开示
  • 法师文集
  • 佛号唱诵
  • 经咒唱诵
  • 朝山简报
  • 朝山图集
  • 朝山影音
  • 点滴学佛
  • 正觉沙龙
  • 修行方法
  • 原创佛乐
正觉网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     华人佛教—凤凰 网     大渡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鲁ICP备18032971号    公安备案号:37030402000864号    电话:0533-4205918 传真:0533-420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