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三皈五戒的意义》——仁炟法师香港讲座系列之四
2012-09-18 14-57-09 来源: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仁炟法师 点击:次
(四)三宝的种类
1、一体三宝。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本是就是三宝具足,佛陀一位就具备了佛法僧三宝,也叫一体三宝。
2、化相三宝。2500多年前,佛陀在印度降生人间,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称他为“佛宝”;释迦牟尼佛演说开示的种种教理教义为“法宝”,比如八正道,十二因缘,《金刚经》、《圆觉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各种佛经;当时跟随佛陀出家的许多弟子,我们称为“僧宝”。以上是佛陀住世,应化度众的相状,称化相三宝。
释迦牟尼佛最早的弟子是憍陈如等五比丘,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最初度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贤愚经》中记载了憍陈如等五位比丘与佛陀的因缘(即:歌利王与忍辱仙人故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罗阅祇竹园林中。当时世尊刚刚成佛,先度化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其次度化郁毗罗迦叶兄弟千人,度化的事业越来越广,得到解脱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时罗阅祇人非常欢喜、感戴,无不赞叹如来出世极为神奇,众生都得以解脱痛苦,又赞美憍陈如及郁毗罗等人,不知这些大德比丘们往昔与如来有什么因缘,以至能在如来法鼓初振之时,最先听到,并最先品尝佛的甘露法味。诸比丘听到众人的赞扬,就对佛详细讲了这件事。
佛告诉他们说:我在过去对这些人发过大誓愿:倘若我成就佛道,一定先度脱他们。诸比丘听后又对佛说:您很久以前与他们有过誓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恳请世尊怜愍,为我们解说。佛告诉诸比丘:谛听谛听,好好思惟。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中有一个名为波罗奈的大国,国王名叫迦梨(歌利王)。那时国中有一个名为羼提婆罗的大仙人(忍辱仙人),与五百弟子住在山林中修行忍辱。有一次,国王与众大臣、夫人、宫女进山游玩,国王感到疲倦困乏,便睡下休息。那些宫女们离开国王去观赏花树,看到羼提波梨端坐思惟,心里生起敬信,就用许多鲜花撒在他身上作供养,然后坐在他面前听法。
国王醒来四下观望,不见诸宫女,便与四位大臣到处寻找。看见宫女们坐在仙人面前听法,就随即问道:你已经得到所有四空定了吗?
仙人答道:没有得到。
国王又问:你得到四无量心了吗?
仙人答道:没有得到。
国王又问:你得到四禅了吗?仙人仍然回答:没有得到。
国王于是大怒道:对于这些功德,你都说没有,那你只是个凡夫俗子罢了!独自与众女子在隐蔽处,让人如何相信你的清白呢?
接着又问道:你一直在这里,到底是什么人?修行什么法?
仙人答道:修行忍辱。
国王就拔出宝剑对他说:如果你能忍辱,我想考验你一下,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能忍了。
于是割掉他的两只手,然后问他能忍吗,仍回答可以忍辱。接着又截断他两脚,继续问他,仍说可以忍辱。再割掉他的耳鼻,仙人面色不变,依然说可以忍辱。这时天地六种震动,仙人的五百弟子在虚空中飞来,问师父说:承受如此的痛苦,忍辱心没有忘失吗?师父答道:我的心没有改变。
国王这才惊愕不已,进一步问道:你说能忍辱,以什么作为证明?
仙人答道:我如果真的能忍辱,至诚不虚,则愿鲜血变成乳汁,身体恢复如初。
他的话刚说完,血即变成乳汁,身体完好如初。国王见到他忍辱的验证后,心中十分恐怖,说道:怪我无缘无故伤害、侮辱大仙人,恳请哀悯接受我的忏悔。
仙人告诉他:你因为执著女色,用刀割截我的身体,我的忍辱如同大地毫不动摇。愿我以后成佛时,最先以智慧刀断除你的三毒烦恼。
当时山中诸龙鬼神看见迦梨王冤枉伤害忍辱仙人,个个心中恼怒,大兴云雾、雷电、霹雳,想要加害国王和他的眷属。这时仙人高声说道:如果真是为我好,请切莫伤害他们。迦梨王忏悔后,经常请仙人入宫接受供养。
当时有一千个异教梵志徒,看见国王恭敬对待羼提婆罗,十分妒忌,在他于隐蔽处安坐时,便用尘土粪秽撒在他身上。仙人看见他们这样做,当下立誓道:我如今修行忍辱,是为了一切众生,如此不断地积累善行,以后一定会成佛。倘若成就了佛道,最先用法水洗去你们的尘垢,除尽你们的贪欲粪秽,令其永远清净。
佛告诉众比丘:要知道当时的羼提婆罗,就是我自己;当时的迦梨王及四位大臣,就是现在的憍陈如等五位比丘;当时以尘秽撒向我的一千梵志,就是现在的郁卑罗等一千比丘。我在当时,以他们为缘而修忍辱,并且发誓要先度脱他们,所以成佛后,他们这些人最先得以度脱苦难。
众比丘闻佛所说,感叹前所未有,欢喜奉行。
这是释迦牟尼佛教法这个时代最早的比丘,最早的僧团,也是化相三宝中的僧宝;
3、住世三宝。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木刻的、玉雕的、石雕的、泥塑的、喷绘的等各种材质制作的佛像都称为佛宝;佛陀的弟子们所集结的经典称为法宝,即是现在我们诵的佛经、所宗的法本就是法宝;僧宝,就是我们所见的佛陀的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这就是僧宝,以上称为住世三宝。他们保持佛教的精神,传播佛教的教义。
平常说,出家人是佛教的内护,在家居士、信众是佛教的外护。内护、外护都是佛陀的弟子。我师父能行长老经常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莫到老时再学佛,孤坟多是少年人。”仁炟还未出家的时候,工作之余经常到北京法源寺去,我师父的字非常好,他经常用毛笔给信众们写这几句话,因此仁炟对于这几句话记得非常清楚。所以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不要空过此生,要皈依三宝,精进修行。
佛经法宝来之不易。佛经集结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有过目不忘之能的阿难尊者述说经藏。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述说律藏。无论是经藏还是律藏,讲述的都是佛在世时的每一次法会的具体情形。二位尊者述说之后,由大众公认。只有在全体通过之后,才能书写下来。
阿难尊者记忆力非常好,有过目不忘之能。有的人不理解,这是不是神话?谁有那么好的记忆力,能把佛在什么时间、地点讲的经复述出来。大家不要觉得稀奇,在中国也有这样过目不忘的人。
一则故事:曹操的兵书。
【杨修,蜀国人(四川人),记忆力非常好,是个大才子。曹操非常爱才,听说杨修有才华,便把自己征战几十年,把经验总结下来写成的兵书拿给杨修看。曹操当着众多文官武将、众多谋士的面,很客气地把这部兵书给杨修看,请杨修斧正。
杨修很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他拿过来从前到后翻看一遍,然后就把兵书扔到地下,说:这叫什么兵书,在我们蜀地,三尺的儿童都会背的,我们那里到处都是,谁都会背。曹操很惊讶,自己几十年的心血,怎么在蜀国也有这样的兵书,会这么巧合?曹操说:既然蜀国也有,那请先生你背下吧。杨修果然从头到尾一字不错地把曹操的兵书背了一遍,他记忆力就这么好!
曹操是当朝的宰相,很要面子。他写的兵书被人看了一遍就背出来了,而且说蜀国就有这样的书。那么曹操写的兵书就成了剽窃,这是多大的耻辱。曹操大怒,拿起兵书投到火炉里烧掉了。如果是杨修不卖弄才华的话,这个兵书就流传下来了。
后来杨修因小聪明而引来杀身之祸。看来小聪明不行的,要有大智慧才可以。】
一则故事:京杭大运河
【我们中国有一位出家人有大智慧,记忆力非常好,就是隋朝的一行禅师。一行禅师俗姓张,是将门之后,20岁出家了,拜善导大师为师,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
有一天隋朝一个大学者,写了一篇赋到善导大师那里,善导大师一看非常好,要一行禅师学习。一行禅师很年轻,拿过来翻了一遍,就放到那里笑着走了,什么话也没说。这样让那位大学者很没面子,这个年轻和尚这么不懂礼貌,看完了一句话都没有就放那了。
结果到了下午,一行禅师把这位大学者的赋唱出来了,从头到尾一字不错的编成歌唱出来了。大学者很佩服,善导大师的这个弟子了不起不简单,浏览一遍就背了下来,过目不忘,他将来有前途呀。善导大师说,是啊,后生可畏。
隋炀帝时京杭大运河具体设计、监督监工的人就是一行禅师。他用三根竹竿就把京杭大运河给设计出来了。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三根竹竿,过去没有经纬仪,现在建筑都要用经纬仪来测量测量,用水平仪找找水平,用经纬仪找东西多少度,南北多少度,这样才能做工程。过去没有经纬仪,一行禅师就用三根竹竿就把运河设计出来,造出来了。】
说明在中国也有这样有智慧的聪明人,因此大家对于阿难尊者过目不忘之记忆力也不要怀疑。阿难尊者复述的佛经,千真万确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
4、自性三宝。
《六祖坛经》曰: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皈依佛两足尊,觉行圆满,福慧具足;皈依法离欲尊,通过学习佛法来逐渐去除各种贪欲、各种欲望;皈依僧众生尊,皈依僧之后通过修行提高完善我们的人格。
受了三皈依之后就会有三十六部善神保护大家,三十六部不是三十六位,因为他们还有百千万亿眷属,叫阴护使。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这些善神就在佛陀皈依弟子周围保护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