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希望大家都恭敬持诵《金刚经》
2012-09-17 22-04-19 来源:博山正觉寺 作者:仁炟法师 点击:次
一、大乘了义、究竟圆满的说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释迦牟尼佛讲《大般若经》讲了22年。《大般若经》总共600卷,《金刚经》是《大般若经》里的第571卷。《大般若经》有16会,其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第9会。
这部经是以喻法立题的。所谓喻,就是金刚是比喻。世界什么东西最硬啊?金刚最硬。金刚石啊,割玻璃的,玻璃就是很硬的了嘛,割玻璃必须得用金刚石的玻璃刀,玻璃刀是用金刚石做的。
金刚它能够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破。金刚具有明洁、锋利、长久,这有三个属性、特性。
《金刚经》就是用金刚来做比喻的,说明这部经是锋利、明洁,而且坚固持久。像石头会风化,但是金刚不会风化,永远是那么坚硬。这部经是用金刚来做比喻,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到彼岸。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成功、完成的意思,智慧到彼岸。
《大智度论》讲:“般若深重,智慧轻簿,不可以轻簿的智慧,称量深度般若。”即我们不可以用轻薄的智慧来衡量深广的般若。《维摩经》云:“知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这就是六祖所谓的“智以方便为功,慧以决断为用”。
把智慧分成智业和慧业两方面,智业属于有,是菩萨利他方便的妙行;慧业属于空,是菩萨自利方便的功用,一边是有,一边是空。以智为方便之功,慧体现为用,以决断为用,属于自修、自利方面的;智呢,是利他方面的。
《金刚般若》,以金刚为喻,喻智慧之法,喻般若之法,是说般若妙智,锋利、坚强、坚固,不为世间的一切虚妄污染之法所坏,而能够坏一切烦恼染法。
另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了义、究竟圆满的说教、言教。我们以金刚般若的妙慧来修学佛法,将来呢,必然像佛一样,证悟到金刚般若,究竟圆满,成就菩提,这是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重要性。
二、《金刚经》是诸佛之母,诸法之母
《金刚经》是诸佛之母,诸法之母,入佛塔庙,与佛同在。《金刚经》里面讲:“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从哪个经出啊?从《金刚经》里出。你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然短短的5700多字,它是诸佛之母、诸法之母,就是三世一切诸佛都因为《金刚经》而开悟,而成佛,它就是这么重要。
三世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因为什么?《金刚经》是妙智慧。佛教就是智慧的宗教,你开了智慧了,那就是法身成就;不开智慧,那就是未来佛。大家都是未来佛,因为智慧还没有开。
那么三世一切诸佛都是明白了一切缘起性空的道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破一切相,修六度万行,那就成佛了。所以说,佛讲《金刚经》这部经是三世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金刚经》讲:“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你看,这个《金刚经》,它的功用太厉害了。
三、一则故事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人坐船,在汉江里,结果起了大风浪,因为他平常诵《金刚经》。古代的时候,唐朝的时候,得到《金刚经》的人很少啊,不像现在印刷术这么普及,这么方便,经书到处都有,随手可得。过去来讲,《金刚经》都是互相抄的,把别人的经借来,赶快抄下来,经书都是用手抄的。
有一个人,因为他诵《金刚经》,随身携带,在汉江坐船的时候,遇到大风浪,他知道《金刚经》很厉害啊,他拿着《金刚经》就扔到水下去,砸下去了,结果这一砸下去,马上风平浪静,但是他自己没有经了,诵不了《金刚经》了,为了保护这一船人的生命,结果自己没有经诵了,没法诵《金刚经》了,挺有点懊悔。
后来,他到了安庆,这时候呢,这是过了好长时间,船已经走了几千里路了,从汉江入长江再到了安庆,这已经是走了一两千里的水路,走了好几天。过去船不像现在的轮船有发动机,咚咚咚,跑得很快,过去都是随波逐流的。经过好几个码头,结果就隐隐地看到船后面就是有一团,忽隐忽现漂浮着,总是在船的后面跟着。后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呀,打捞上来,都是那种螺狮,咱们叫江螺。有的海螺,是吸到礁石上的,它这个是长江里的螺,很大一团。把这个团、江螺剥开,里面是《金刚经》,连湿都没有湿,里面是干干松松的。原来这些江螺它们为了保护《金刚经》,一层一层地把这个《金刚经》给围起来、包起来,就是这样,经过多长时间,《金刚经》在水里头连湿都没有湿,保护着。
所以《金刚经》啊,因为它是诸佛之母、诸法之母,人天佑护、人天敬仰,连水生的动物,连螺狮啊,畜生道的众生,都知道保护《金刚经》,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四、希望大家都恭敬持诵《金刚经》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