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慧律法师马来西亚弘法2008.12
2012-01-05 11-57-19 来源:正觉谈 作者:妙依 点击:次
慧律法师开示
马来西亚弘法 2008年12月
最富有、最有智慧的人,就是充满佛陀的慈悲喜舍、大智慧、大解脱的人。
痛苦、束缚来自一念间;解脱、超越也是一念间。
学佛、深入了解佛陀的思想,会减少世间很多痛苦和不幸。
我们不可以做思想的奴隶,我们要做理性的主人。
佛陀说,拥有真理的人,比拥有金钱的人更幸福。换句话说,金钱不是绝对的快乐,真理是永恒的快乐。
真理不能被创造,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不是创造真理,而是发现真理。发现了什么真理呢?“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就是发现缘起性空的道理。原来万法不可得。
缘起法的东西很难讲。缘起,就是假象,我们在虚幻的世间里面迷失了。
解脱,跟学历无关,跟博士无关,跟宿世的因缘有关。
没有智慧的人,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
佛陀解脱的真理,没有因缘碰不到,碰到也进不来。
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依止,依据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智慧;法依止,依据佛陀的正法;莫异依止,千万不要依靠其他任何东西。
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就是以佛陀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觉、正受,来做自己修行的依归。以佛陀正确的思想来修正自己。
什么是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观念,修正错误的行为。
真正的正知正见是什么? 就是无知无见。知见就是我们说的意识形态。
进入修行的阶段,叫做:无知、无见、无念、无觉、无受,没有能所。诸法毕竟空寂。
再进一步,初地菩萨以上,如是知、如是见、如是念、如是觉、如是受。
再进一步,知如、见如、念如、觉如、受如。
再进一步,叫做知,不可得;见,不可得;念,不可得;觉,不可得;受,不可得。
再进一步,没有任何言说。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一动不如一静,有为不如无为。生灭不如不生灭,直下空性,不可说。禅宗讲的,说似一物即不中。法是不能讲的,法是体悟的。
佛法是觉性的教育,教育要开采觉性。但是了悟了觉性,就没有任何的对立。全部进入绝对。
什么是佛?绝对的大智慧。
什么是佛?绝对的大解脱者。
什么是佛?绝对的大自在者。
什么是佛?绝对的大平等。
什么是佛?绝对的大慈悲心。
什么是佛?绝对的大喜舎心。
没有一样不是喜悦的心,不管这世间如何动荡,他对众生依然如如不动,完全的大慈悲心的布施,什么都不为自己,这是佛陀的境界。
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何以故,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诸法毕竟不可得。
我们借假象慢慢体悟。
解脱需要付出代价的,就是听经闻法。
信仰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佛法是很难的,全世界最难搞定的就是佛法,它是不可思议的心境,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心性。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它不是世间的学问,研究佛法与解脱无关。佛道是真功夫,不是搞宣传。不开大智慧,不见性,不受用。
一个佛弟子没有正法,法身慧命就会死亡;道场里面没有正法,就像一个人失去了灵魂,佛教不只是举办法会,还要开智慧。
布施是连那个布施执着的观念一同布施出去,才是真布施。
初学佛法的人跟错了人,跟到了恶知、邪见的师父,今生今世不但不能解脱,还会下三途(三途就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受无量苦。
初学佛法的人,选择大善知识入道,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押对宝了,今生今世快乐、幸福、解脱、安详,临终往生净土。如果选择错误,押错宝了,无量劫后,你还在轮回,苦不堪言。
选对选错,全在于个人宿世的的善根和福德,以及今生的因缘,万法勉强不来。
初学佛法的人,没有能力区分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自己没有见性,很容易被欺骗。如何辨别呢?为什么选择善知识和恶知识的不同,是对自己法身慧命如此重要呢?
因为必须有佛陀的正法,佛陀的正知正见,正确的解脱方式、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目的。
修行,知见决定一切。
处世,态度决定一切。
修行,必须以佛的知见,最究竟的思想,来做我们的依据,不管南传、北传、藏传,统统要依据佛陀说的正法,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关照,一点都不能逾越。
处世,你非常真诚对待人家,纵然对方没有很好的反应,你的果报是会很好的。因为你诚恳的待人,你的态度如此真诚,如此诚恳,如此忠厚,如此诚实。所以,哲学家讲,当我们对自己诚实的时候,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欺骗我们,就是如此。
经典讲,如果身披袈裟,不说正法,专门坏佛的知见,会变成可怕的杀手,因为他现出家相,专门杀众生的法身慧命。世间人闻到正法是很困难的,叫他要坚持,更难!
世间人,搞神通,大家喜欢;持咒(治病)众生喜欢;求财,众生喜欢;显异惑众,众生喜欢;讲求感应,众生喜欢;鬼神附身,众生喜欢。
正信的佛教,没有鬼神附身,也不讲求地理风水。地理风水是参考,要看时间空间。
修行人的重点是如实修行,如实听经、如实闻法,开大智慧、解脱。
正信的佛教,没有算命,算命不如认命。
正信的佛教,不观星,不望斗。
正信的佛教,不求财,不求长寿。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财就会来,就会长寿。多行善事,自然有财,多行善事,自然长寿。
学佛是求智慧,求解脱。
正信的佛教有基本的观念:
了悟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诸法无我,因为是缘起无自性,不只说,色身无我,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和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一个假相。花,也无我。花无花相,不可能永恒的存在,都会有败坏的一天。
全世界、宇宙没有一种东西不会坏,它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
涅槃寂静,就是所谓不生不灭。
小乘南传佛教(也是方便说)有一个名词,就是涅槃。
大乘,北传佛教,的名词很多,真如、一实相、首楞严大定、禅宗讲的即心即佛,《涅槃经》讲的大般涅槃,华严三昧、法华三昧,首楞严三昧,都是涅槃不同的名词。统统在强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每一个人的真如佛性,每一个人的般若智慧,每一个人的最终依归处,就是入于涅槃的境界,这是一切修行人所追求的。
南传、北传、藏传都在追求涅槃。涅槃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离开了涅槃就会变成生灭的因果相,一切统统叫做善巧方便。
大乘讲的一实相印,实相就是真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因为诸法本空。无不相就是不坏缘起。
佛弟子内心要充满智慧,能够自利。充满慈悲,也能利他。
正信的佛弟子,最低基本上要三皈依: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正信的佛弟子要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有居士因犯戒,有自罪感,慧律法师说)自责,就没有了增上缘,没有了给自己一次解脱的机会。不怕犯错,只怕不改过,改过就好。
正信的佛教有基本的教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正信的佛教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破除一切对相上的执着。
修行绝对不是只有在大殿而已。在大殿念佛、诵经很好,但是有一种功课是一辈子都要做的,就是放下。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特别重要。
我们一定要了悟即心就是佛,我们也是佛。在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有这样一段,有人问倓虚大师,说末法时期,到大殿修行的人这么多,为什么不能成就呢?倓虚大师回答,因为他到大殿拜佛的时候,把佛当佛拜。所以修行不能成就!
这里面有高深的学问,高深的修持,需要高深的体悟。意思是心跟我们的佛,拜的佛跟我们的心是平等不二的。
你如果一直拜佛,不能消除烦恼,那你为什么一直拜佛呢?
拜佛有它深入的意义。比如你今天拜释迦牟尼佛,佛已涅槃,佛在哪里呢?
拜佛原来是要以佛为模范,拜佛是要念念提升我们,要向佛陀的人格看齐,要向佛陀的智慧看齐。念佛、拜佛,是为了向佛陀慈悲喜舍心看齐。以佛陀为模范,以佛陀为指导。
原来拜佛是要提升自己,感恩世尊来示现,拜佛是这个用意。我们一定要了解。
如果诵经,不懂得义理,白白浪费时间、生命。人一生起气来,佛忘光了。诵经是诵给自己听的,是要警惕自己要开智慧的。
佛陀说,执着象一把利刃,刺向自己的心。所以,越执着的人,他的心,心灵流血愈多,更会滴血。每天都执着的人,他的心灵会滴血不止,到最后会得重度忧郁症。心灵没有依靠,没有依归。
大陆一个人,重度忧郁症,看了师父《决定往生》一片光盘,来信说,丢掉了所有的药,忧郁症好了。佛法可以治一切病,心灵的病治得更快。
碰到佛法,不是你三辈子修来的福报,是无量劫修来的福德因缘。才有今天(听讲座的人鼓掌)。
彻底铲除对假相的分别心,分别其实是分别自心。因为众生相本来就空,所以要破除一切对外境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知见立知,在佛法里面称为无明(无明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
因为众生以幻为真,众生念念都是颠倒,这个是无常的世间,要面对死亡,勇敢面对。学佛就是要解决这个生死问题,轮回问题,这是大问题。
大智慧的佛陀,知幻即离,知道这个是幻化的,就放下。
愚者以幻为真,智者知幻即离。我们了解,世间为我所用,非我们所有。
学佛就是为了令本性显露,就能解脱一切的痛苦、烦恼。如果能令我们智慧大开,圆满的清净心显现,恢复佛性的原态,这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我们便能入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更有能力救众生。
学佛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学佛是内心洒脱、外相庄严。
正信的佛教是理性的,同时内心充满大智慧。
信仰是理性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正信的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佛教的定义是什么?
佛教的定义就是智者、有智慧的人。觉者,就是觉悟的人。
佛陀是大智慧、大觉悟的圣人。学佛就是学智慧,学智信,不是学迷信。是学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正信的佛教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慧律法师在台大演讲时有同学说佛教很消极。慧律法师回答:对呀,佛教是消极,是对恶事、坏事很消极。消极就是不会去做啊。对善事是很积极的。要看哪一个角度。
佛教既出世又入世,既入世又出世。这才是佛教。
佛教如果不能运用在人类,运用在现实,那我们要佛教做什么!佛教如果脱离这个现实,佛教如果脱离这个人类,佛教如果脱离这个世界,那你要佛教做什么?
正信的佛教以三宝为核心,依法、以大乘、小乘正统的经典,有依据的经典,不是杜撰的。僧,以受佛的大戒的比丘众为依归。现在不是正信的佛教就劝你不要去亲近三宝。
凡是处处诋毁佛、诋毁法、诋毁僧的,这样自我膨胀,讲话不负责任的,是地狱的勇敢勇客。这个就要注意。
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正信的佛弟子,信守佛陀的教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世间众生很多,关公、妈祖、土地公、老子、孟子、中国人拜的三皇、五帝、三太子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上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有得拜太上老君,拜王母娘娘,很多。中国人儒道释容在一起了,但这个不是正信的佛教。这些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习惯了,会失去正信。
神跟佛要分清楚。
神是世间人,是三界内的。善神也会救人,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灵神来附身,乩童会跳的,这些也许会救人,不能统统说他们不好。但是我们要的是最究竟的、出世间、三界外的佛陀正法。在坐诸位法师、居士大德,在你善巧方面的时候,记得把所有的众生引入正信的佛教。
佛教不是烧冥纸的,包括往生钱,讲这个是非常敏感的问题。有的法师很慈悲,有时也满众生的愿,善巧方便烧一些冥纸、烧一些往生钱,但这不是正信,只能是一种慈悲,善巧方便。
佛陀在世时,没有纸张,所以冥纸和往生钱是佛教传到汉地来,融入了汉地的世俗。所以每次做水陆大法会时,要烧纸人、纸马、西方船。我们只能用庄严的角度,用慈悲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善巧,是一种方便,是一种表法的。所以在这种慈悲、善巧方便之后,接着就要把所有众生引入正信的佛教。
因为佛已经入涅槃,我们今天离佛世很遥远,因此,这些世间的种种善巧方便,我们要了解。
我们把戒杀、放生、吃素、八关斋戒、朝山每一件事都看成是好事,我们如果用庄严的、正面的角度说,不错,很好。但是,如果最究竟的角度,那是不够的,你没有佛陀的智慧,怎么解脱呢?
你不能学佛学了十年、二十年,听到的就是因果故事,劝善,听到的就是戒杀、放生的故事,听到的就是持八关斋戒、受受五戒、三皈依。
法一直增长,一直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一直往前推进,一定要以最究竟的、最圆满的释迦牟尼佛一实相印,好好推进,好好理解,好好了悟,这个才对。
佛教融入西藏变成西藏文化,融入汉地变成汉地文化,所以儒、道、释变成一家,不好好分还不清楚。
佛教传到南传,缅甸、泰国、柬埔寨等等,还比较保有佛陀的原始味道。
其实佛教没有大乘跟小乘的,是因人的分别。法无大小,因人而异。只是方便这样说。南传的佛教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修内观法,修安那般那法,毗婆舍那法。这是南传的主修,叫做内观。数息观、或内观、不净观等等。
如果把佛教视为一种文化,那么,全世界的佛教各有各的文化。中国、台湾出家人穿长衫,西藏的喇嘛披的另外一种袈裟,泰国的袈裟跟我们的不一样,中国的袈裟也不一样,都不是佛陀在世的那种袈裟。这就是文化,这就是融入,这就是圆满。
从比丘的袈裟就可以看出,每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不同,但都是佛教,都是正法,只要符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只要符合大乘一实相印,统统是正法。
正信的佛教不是鬼神附身,不是乩童乱跳,不是乱开符咒。真正的佛教没有这个。
但是善神也会救人,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真的也在行善,我们肯定,但是我们只能讲,不究竟,不是正信。
为什么?
因为正信的佛教就是要分得很清楚嘛!楞严经有这么一段话:一切修行人不可以显异惑众,也不乱说预言,种种的灾难,不妖言惑众,不可以扰乱社会,要稳定整个社会,稳定整个国家。出家人要帮助国家,稳定社会,稳定国家。出家人是为人类、整个人类而出家的,所以出家人负有稳定社会、国家的深重责任。
正信的佛教不算命,要认命。不看相,要放下这个假相。
世间人讲的是命运,佛教讲的是运命。命,就是不可改变,所以一切众生都跟着命跑,他改变不了。学佛翻过来,叫做运命,运用这个命运。
正信的佛教,正知正见是很重要的,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观念。所以,你修行佛道没有正知正见,首先没有正确的思想,完了,这辈子自己做错事情自己不知道。
正信的佛教不是迷信怪力乱神,认为这些人可以治万病,不可能。佛教不讲求迷信。
什么是正信的佛教,什么才是生病的时候佛弟子应有的态度呢?医学、科学、佛法、理性、智慧、五管齐下。
太多太多的不幸,我们看了都很不忍心。
有的害人,只害一辈子,有的害无量劫。恶知、恶见就是害无量劫。
所以无论出家、在家,只要有因缘,就算只一片VCD,也能将佛陀的正知、正见、正法引导有缘的众生,入佛正见,令离邪见,走回正途。
大家要勇敢的承担,作为佛陀的使者,散播正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的法身慧命,走入正道,将来一定成佛。
只要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就好好的弘扬正法,正法一定重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