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缅怀人天师宣化上人略传之一
2011-12-01 11-46-39 来源:正觉谈 作者:chinahdd 点击:次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神通游三昧,慧光耀古今。
梦佛而生
宣公上人,东北吉林省双城县人,1917年民初戊午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以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怀上人时,曾向佛菩萨祈愿;生上人前夕,梦见《阿弥陀佛》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顶礼一切
逐渐懂事的上人开始反省自己幼时脾气很倔强、任性,让父母心疼、焦急的种种不知孝顺父母的往事,心中后悔不已,他决定用行动来懺悔这些过错,想出了一个法子,决定每天早晚向父母叩头顶礼。
当上人开始给父母叩头时,父母吓了一跳,以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不是这个孩子活不了多久呢?”所以每次叩头,父母就流泪。上人为了怕父母伤心,於是就改到院子叩头。
从此之后,每天一清早,当家人还在睡觉时,上人便到院子向父亲叩三个头,向母亲叩三个头。晚上家人上炕睡觉后,又到院中向父母叩三个头。叩了一个时期,上人感觉不够,又增加向天地叩头。他知道有天、地、君、亲、师,所以每天早晚,给天叩三个头,给地叩三个头,给国家元首叩三个头,给父亲叩三个头,给母亲叩三个头,给未来老师叩三个头。一个时期后,他感觉还不够,又增加给天下大孝人叩头,给天下大善人叩头,给天下大圣人叩头,给天下大贤人叩头。以后又增加给全世界所有的好人叩头,也给全世界所有的坏人叩头,希望大恶大坏的人,改恶迁善,统统成为好人。这样地增加下去,最后增加到八百三十个头。每次要叩两个半小时,早晚两次,需要五个小时。无论刮风下雨,上人每天照叩不误,就是在冬天下大雪时,也依然在院中叩头。
见贤思齐的考验
1933年,上人16岁时在东北时期参加了提倡仁义道德的道德会,专门劝人做善事,在其中作总科长。有一天,上人看到一本书中介绍张雅轩的事迹,当时余凤至(张学良原配夫人)的侄女余淑娴迷恋他,发疯似地追求他,曾佯狂跪倒,要求一定要嫁给张雅轩,而张雅轩不为女色所惑,委婉地劝退了余淑娴。上人受张雅轩事迹的感动,在树下对天盟誓说:“天哪,天哪!张雅轩这种行为,我一定要效法他!”说完转念一想:“唉!我要遇着这种事干什么?这有什么意思呢?自己简直太愚痴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考验就来了。当时道德会男女宿舍是一个大房间用一堵墙隔开,两边的土炕是连着的,墙是用木板架的,下面有一条缝,当晚某个女人的手就从这个缝下伸了过来,开始不老实起来,上人马上意识到这是自己白天发了愿,晚上就遇到魔考来试验他能否效法张雅轩,感觉非常不可思议。上人端心正念,始终不予理会,最终那个女人只得退了回去。上人由之奉劝大家不要说自满的话,人有任何愿力,经常会马上感召相应的考验。
又有一次在东北时期,上人在晚上似睡非睡的梦境中见到两位女人,老的五、六十岁,年轻的大约二十岁左右,在另一张床上休息,这时那个年轻的女人走向正在休息的上人,抱起来就向自己躺的那个地方拖,上人知道她不怀好意:“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她也不说话,上人意识到这是个非人,马上念起圣号:“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一切境界马上消失了,可是上人的肋骨被她夹着的地方却疼了一个星期。
效法地藏菩萨的愿力
有一天,上人偶然发现了《地藏菩萨本愿经》,深深感动于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慈悲,于是发心,天天跪在佛前念一部《地藏经》。上人的裤子仅有一层布,跪在硬梆梆的砖地上念《地藏经》,一念念二个小时,膝盖跪破了,也不知道痛,越念越高兴,每天准时跪在佛前虔诚地念诵。
有一次,当上人在念《地藏经》时,有位居士来到寺院供养,看上人跪著念经,很赞叹他,就对别人说:“他如此用功,如此精进……”等这位居士一走,全寺院里的和尚都来骂他:“你装模作样,故意给居士们看,表示自己是老修行,这是攀缘!”
上人也不辩解,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是为了修行而念经;可是从此之后,无理取闹的事情就常常发生了。在念经之前,其他人就会来骂他:“假装修行。”念完之后,又骂他:“装修行装完啦!”天天如此冷嘲热讽,但上人无动于心,一句话也不说。
念到一百多天后,魔障真的来了。有一天上人刚刚念完一部《地藏经》,大师兄不由分说,走到上人面前就打了他一顿,上人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他也不敢发问,大师兄厉声骂道:“你这个东西,在这里躲懒偷安,人家在工作,你装模作样在念经,表演给人看,寺里那有你修行的地方?你有甚麼功德在这里修行?”使上人不得不停念了《地藏经》。上人开始修行就一直在逆境中挣扎,但他从来没有因而退却过,始终精进如一。
孝感下雪
1936年的春天,上人19岁时,母亲去世了,上人没钱安葬,就向棺材铺老板赊了一个棺材,把母亲尸首盛殓起来,准备第二天送到坟地出殡。当时是三月十九日,正值解冻,河水外溢,路上全是水和泥,非常泥泞,抬着棺材要走七、八里路才能到坟地,十分困难,夜里大约两点钟的时候,上人想到路上给人带来的不便,开始向佛菩萨祈求:“在天光以前,或者下雪,或者上冻,这个路就好走了。”到了鸡叫的时候,天果然下起了雪,下了有一寸厚,水也上冻了,路上抬着棺材走路就困难小了许多,天一亮,二十多个人抬着棺材顺利到达了坟地。
1、狼犬之难
上人守孝的坟地附近,游荡着许多有钱人家养的大狼狗,这些日伪时期的狼狗是会吃人的,它们晚上集聚到一起成群结队四处猎食,而且队伍相当有秩序。上人为母守孝的第一天晚上,这些狼狗游猎来到了坟地,猛然看到坟边坐着一个人,立刻就作为了攻击目标,对它们来说,这些生人也是果腹的好粮食。当时有几十条狼狗,作了一个圆形的包抄,从五六十步远的地方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它们一边示威一边向前逼近,这时上人身边连一个可作防卫的树枝子都没有,上人心想:“好了!我坐在这个地方,不管它,它愿意咬就随它咬,愿意吃我的肉就给它吃肉,愿意喝我的血就给它喝,反正我是为母守孝,我就死了,也死得其所。”上人把眼一闭,似睁非睁,静观它们的行动。这几十条狼狗进攻到三十多步远时,全部伏在地上开示匍匐前进,试探着一边向前爬一边示威地叫着,上人还是一动不动,就这样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已经只有十几尺远了——忽然,也不知为什么,几十条狗互相叫着自己打了起来,这个咬那个,那个咬这个,然后就像被人打了一样,回头就都跑了。这守孝第一天的狗腹之难就算过去了。
上人后来开示说,一人想要好,冤孽就来找,想要作佛,魔难就来了。这些狼狗和上人在宿世也是冤冤相报,所以在上人最没有防备的时候来进攻,可是上人也不和它们作对,也不抵抗,反而它们都垂尾而归,从此再也没有来过。
2、蚊虫之难
三月的东北本来是没有蚊子的,可是在上人守孝的第二天晚上,蚊子却真的来了——就是那种吸人血的大蚊子,来了也不是一只、两只,而是成群结队,不知有多少!上人心想:“咦!这三月间不应该有蚊子,这些蚊子从什么地方来的?天气还很冷呢,它们怎么会来?”转念又一想:“喔!这也是一个难关,昨天是狗的难关,今天是蚊子的难关来了。这蚊子我可以把它们打死,但是我若打死它们,怎么对得起我的母亲?!”上人于是发了一个布施心,他对蚊子说:“请你们尽量来喝血,当茶这么饮,我请客!”便把上衣脱了下来!——那些蚊子一下子全扑了过来,爬满了上人的身体,上人一动不动,在心里暗暗发愿:“好!我布施给你们这个血,你们就是把我的血都给榨干了,我就是死在这儿,将来也不会来报复你们。我不但不报复你们,我若成佛的时候,我要度这些蚊虫,从现在开始,我就要作蚊虫的朋友,我要和你们作朋友!”......可是奇怪,蚊子在上人身上爬来爬去,却没有咬上人一口,在身上爬了一会,全都飞走了。
从此以后,不但春天没再有蚊子来骚扰,到了夏天,这荒郊野地蚊子成灾,却再也不咬上人了,来这里的客人都被蚊子咬得够戗,可是上人始终坐在这里,却从不挨咬。上人有时为人写字,落款“蚊子比丘”“小蚊子',就是从这件事来的。
有人曾问上人:“蚊子可以打吗?”,上人回答:“我就是蚊子,你打蚊子,先打死我好了!”上人后来开示说:我发心作蚊子的朋友,蚊子反而舍不得喝我的血了,它们也要作我的朋友.....
3、蚂蚁之难
上人守孝的第三天晚上,蚂蚁又找麻烦来了,密密麻麻,成群结队,毫不客气地爬满了上人的全身,并开始咬起上人来,这时候,上人心想:这个蚂蚁来撵我,不让我在这里守孝,或者也是试验我,看看我心真不真吧!既然是你来想要撵我,可是我不撵你,我就把手脚都松弛开,随便你愿意怎么爬,我也不驱逐你,你愿意往我头上爬就头上爬,愿意脸上爬就脸上爬,愿意往耳朵、鼻子、口里爬,我也是忍受着,随便你怎么爬。
这样一想,过了有半个钟头,这些蚂蚁也退走了,而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来过。上人有时用的笔名“小蚂蚁”就是从这里来的。上人后来开示说:只要我们存着一个没有敌人的心,不和任何人敌对,就是他对我敌对,我也还是拿他做朋友,这样子,最终会感化到他,也会把你当成朋友。
4、老鼠之难
上人守孝的第四天晚上,数不清的老鼠又跑来了,它们有的非常大,上人一开始还以为是猫呢,仔细一看,却原来是各种老鼠:有白色的老鼠,有灰色的老鼠,有豆地里东北人称作豆豕子的老鼠,有那种一跳能跳三尺高东北人所谓的“大眼贼”,它们来了就向上人身上爬,往上人身上跳,有的想跳到上人的头上,上人拿手一搪,马上就被咬了一口,鲜血直流,这时候,上人心想:“哎呀!不抓它了,由它咬去了!”这一不理它呢,这些老鼠折腾了一阵,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就都走了。
5、蛇与百足之难
上人守孝的第五天晚上,出现的是大小长短不一的毒蛇,在当地,蛇本是平常看不到的,却在晚上都来了,它们围绕过来,也想攻击上人;第六天晚上来的则是百足虫,这些百足虫大的有三四寸那么长,也数不清有多少,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周围的草地被爬得唰唰直响,向上人的身上爬去。
对于这几天出现的情况,上人也感到奇怪,搞不清怎么回事,心想:“这又是狗,又是蚊子,又是蚂蚁,又是老鼠,又是蛇,又是百足,这简直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啊!不论你什么来,给你们咬算了!”上人把心沉下来,不生恐惧心,也不生嗔恨心,结果,这些动物最终也就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