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 ENGLISH
  • 博山正觉寺博客
  • @博山正觉寺
  • @释仁炟
  • @博山正觉寺正觉淘宝
  • @大学生禅修夏令营微博
  • @佛商禅修班微博
  • 首    页
  • 联系我们
  • 祖庭建设
  • 朝圣专栏
    • 朝礼九华
    • 朝礼五台
  • 正觉文化
  • 影音梵呗
  • 佛教艺术
  • 佛教知识
  • 正觉讲堂
  • 正觉论坛

最新推荐

  • 一路风霜朝天阙
  • 电视纪录片《祈愿》
  • 自在偈(演唱版)
  • 《行者》
  • 佛像贴金之功德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 能行长老简介
  • 仁炟法师专栏rendafashizhuanlan
  • 佛商禅修班foshangchanxiuban
  • 义工禅修班yigongchanxiuban
  • 大学生夏令营daxueshengxialingying
  • 日课汇报rikehuibao
  • 正觉淘宝zhengjuetaobao
  • 法宝结缘fabaojieyuan
  • 正觉义工zhengjueyigong
  •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
  • 功德芳名gongdefangming
  •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
  • 修行方法
  • 修行开示
  • 修行日课
  • 慧海拾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修持法要 /慧海拾珍 /大德开示:南无观世音菩萨--圣严法师(4)

大德开示:南无观世音菩萨--圣严法师(4)

2011-12-01 11-45-49  来源:正觉谈  作者:妙发  点击:次

 

    “大悲心咒”,简称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到处可以请到,此处不录。根据此经的要求,诵持此咒者,也有规定:要发广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不断。并且要求:住于净室,沐浴净衣、悬旛燃灯,香华及各味饮食,供养观世音菩萨,然后摄心静虑,不起杂念,如法诵持。这种规定,即是仪轨。若能如法如仪,当然最好,否则,至少也当以恭敬心及专注心来诵持此咒,若能恭敬专注,必能有愿皆成。

  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即是“唵嘛呢叭嘧吽”,在中国的流传,始于元代,是跟着西藏及蒙古喇嘛密教的传入而到汉地,故在元朝以前的佛教文献中,尚未见到,至清初已被收入《禅门日诵》所录十小咒内。然在蒙藏喇嘛教的化区,此咒是一般信徒经常持诵的法门,即是表征观世音菩萨利益六道的神咒。 

  白衣大士神咒

  此咒的出现和流传,为时更迟,不知出于何经,为何人译出,大概是出于大士化现时为某人所授的法门,而非来自印度的传译。内有“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的句子,相当俚俗化,近于道佛相融的民间信仰。可见,其中的归敬三宝,归敬观世音菩萨,归敬摩诃般若波罗蜜,乃是自古即为佛教徒们日常持诵的内容,所以灵验非常显著,民间的传诵也极为普遍。并以持诵一万二千遍为一愿,一愿不成再持二愿乃至多愿,必得成就。满愿后即当印施此咒一千二百张。此咒的内容是: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 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怛垤哆 唵 伽啰伐哆 伽啰伐哆 伽诃伐哆 啰伽伐哆 啰伽伐哆 娑婆诃 

  天罗神 地罗神 人离难 难离身 一切灾殃化为尘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此咒文见于大陆时代,仅仅于一张纸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个小圆圈,以备持诵者每诵二十遍点一圆圈的计数之用。目前则有人参考了大悲咒持诵法而为之加上了持诵的规则,而谓欲持诵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养、至诚顶礼,诵毕则发愿回向。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危、求福、求职、求子、求延寿等,均有奇验。 

  延命十句观音经

  民国七十六年一月二十日再次补述  

  此经系《高王观音经》的精简本,同出于古人的梦中传授。《高
王》早在东魏时代即已传出,《十句》则出于刘宋元嘉二十七年(西纪四五○年)。据赵宋时代四明志磐于一二六九年撰成的《佛祖统纪》卷三十六所载:“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北征失律,萧斌欲诛之,沈庆之谏曰:‘佛狸(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岂玄谟所能当,杀战将,徒自弱耳。’乃止。”不仅来遭刑戮,后来官至开府,年八十二,寿终正寝。王玄谟如何得此际遇?乃由于受诛之前,夜梦异人,告以若诵《观音经》千遍,可免死难,并口授经文十句: 

  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大正藏经》四九三四五页)  

  这部观音经,虽出于古人的梦中感得,并非传译自印度,以其仅仅十句,已具足三宝及观音的持名念法,故迄赵宋乃至清初,仍受到佛教界的普遍传诵。特别是相当于中国清初的日本江户时代的白隐禅师(一六八五~一七六八),为了弘扬此经,搜罗资料,编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灵验记》。近代的日本著名禅匠原田祖岳,也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经讲话》。而在我国,竟很少有人知道此一法门,所以乐为介绍,普劝诵持。 

  结 语

  从以上列举的七种法门,可知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方便,有深有浅,有本有末。《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是用禅定的观法而达到彻悟究竟的目的。《心经》的“五蕴皆空”,是用观照世间无常无我的方法,以证般若实相。这二部经是要众生还归法性而与佛同体,除一切烦而亲见本来面目。《普门品》的持名,则强调观世音菩萨的救济,重于解脱现实人间的苦恼。“大悲咒”的持诵,则虽重在现实疾苦的解除,也说因此而得“莲花化生、恒在佛前”。持诵“白衣大士神咒”的功能,几乎全是为了现世的利乐,所以更为民间化和普及化的法门了。 

  不过,任何一种法门,不论其层次高下,只要不谤三宝,不违背因果原则,都应受到发扬。而且,一般人信佛学佛的初阶,多是从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开始的,种下善根之后,逐步听闻佛法,渐渐提高层次便会修习《心经》及《楞严经》等所示的法门了。因此,“白衣神咒”虽近似民间信仰,毕竟仍是佛法中的一个层次。


  • 寺院新闻
  • 寺院公告
  • 建寺动态
  • 法宝结缘
  • 视频开示
  • 音频开示
  • 法师文集
  • 佛号唱诵
  • 经咒唱诵
  • 朝山简报
  • 朝山图集
  • 朝山影音
  • 点滴学佛
  • 正觉快讯
  • 正觉文慧
  • 正觉沙龙
  • 修行方法
  • 原创佛乐
正觉福田网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     华人佛教—凤凰 网     深圳海宾影视工作室      因果兄弟      慧生慧色      徐州竹林寺      大渡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鲁ICP备 10204017号        电话:0533-4205918 传真:0533-420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