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 ENGLISH
  • 博山正觉寺博客
  • @博山正觉寺
  • @释仁炟
  • @博山正觉寺正觉淘宝
  • @大学生禅修夏令营微博
  • @佛商禅修班微博
  • 首    页
  • 联系我们
  • 祖庭建设
  • 朝圣专栏
    • 朝礼九华
    • 朝礼五台
  • 正觉文化
  • 影音梵呗
  • 佛教艺术
  • 佛教知识
  • 正觉讲堂
  • 正觉论坛

最新推荐

  • 一路风霜朝天阙
  • 电视纪录片《祈愿》
  • 自在偈(演唱版)
  • 《行者》
  • 佛像贴金之功德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 能行长老简介
  • 仁炟法师专栏rendafashizhuanlan
  • 佛商禅修班foshangchanxiuban
  • 义工禅修班yigongchanxiuban
  • 大学生夏令营daxueshengxialingying
  • 日课汇报rikehuibao
  • 正觉淘宝zhengjuetaobao
  • 法宝结缘fabaojieyuan
  • 正觉义工zhengjueyigong
  •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
  • 功德芳名gongdefangming
  •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
  • 修行方法
  • 修行开示
  • 修行日课
  • 慧海拾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修持法要 /慧海拾珍 /[转帖]倓虚大师法汇之一序

[转帖]倓虚大师法汇之一序

2011-12-01 11-34-38  来源:正觉谈   作者:chinahdd  点击:次

 

倓虚大师

 

 

  师讳隆衔,字倓虚,河北宁河王氏子,俗名福庭,父讳德清,母张氏,世有隐德,母梦梵僧求寄宿,翌日师生,时光绪元年六月初一日也。三岁不能呼父母,惟言吃斋二字,至五六岁,母又梦师为僧。十一岁,入乡塾,读四子书。十二岁偶至外家,其从母望见之,俨然僧也。十四岁辍读习商,不卒业,有出世志。十七岁成婚,旋梦至冥司,出世志弥坚。十九岁营商沈阳。值中日之战,仑促旋里,父已逝世。入军营任事,籍以赡家,医卜星相杂技,皆学习之。更值母丧,欲出家为道士,不果。二十六岁,联军入京,辗转兵火中,逃至营口,设济生堂药店,并入宣讲堂,讲述因果,以余暇研读楞严,深有会心。民国三年,著阴阳妙常说,在上海出版,其后自言为佛教与外道杂糅之作,不足存也。是年赴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听宝一老和尚讲经,欲出家,又不果。

 
  民国六年,四十三岁,决志脱白,离家潜赴天津,由清修院清池和尚介绍,礼涞水县高明寺,印魁和尚剃染,赴浙江观宗寺圆具,留寺习教。时谛闲大师住观宗,传天台教法,道誉远播,师倾心请益,进境奇速,谛公欲使公宏化北方,亦特予指授,有虎豹生来自不群之褒。七年,谛公赴北京,师随往,明年谛公又赴五磊山传戒,清池和尚为教授,师赴天津清修院代主院事,戒期后仍返观宗。

 
  九年,同学观宗住持禅定法师,欲为观宗请藏经,偕师北上募缘,抵营口,师所设药店尚存,夫人某氏,闻师开示,遂归依禅定法师,长斋念佛。子四人,二子后亦出家。十年,师赴阱陉讲经匝月。旋至沈阳万寿寺任僧学主讲,创建营口楞严寺。十二年,创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并中兴沈阳般若寺。各寺相去远者千余里,师仍任万寿寺主讲,抽暇巡回督导并随地讲经。十二年,主讲期满,任哈尔滨极乐寺首任住持。十三年,极乐寺成。十四年,谛公付师以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眷,法名今衔。是年赴北京柏林寺讲楞严经,任西直门内南小街弥勒院住持,设佛学院,赴日本参加东亚佛教联合会,由是往来于华北东北各省。十七年,继任北京法源寺住持。法源为北京名刹,奉军总参议杨氏钦师道行,力主其事,北伐军至,师交待清楚而去。十八年请谛公至哈尔滨传戒,师遂退院,赴沈阳般若寺办僧学。二十年,营口楞严寺成,延禅定法师为首任住持。明年长春般若寺成,弟子澍培,为首任住持,时甫经九一八事变,沈阳僧学解散。前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朱子桥将军,曩为极乐寺有力外护,斯时在陕西主持赈务,请师至西安传戒讲经,任大兴善寺住持,设佛学院。二十一年七月,谛公迁化,师闻讣奔丧,并受影印宋版藏经会之托,携碛砂藏经玻璃版,乘船至潼关换车。渭河沿岸,盗贼出没,备历艰险,卒得安抵上海。是年应善信之请,创建青岛湛山寺。二十三年,任湛山寺首任住持,三十一年,重兴天津大悲院。三十三年,由湛山退院,工程尚未全部完成。

 
  师中年出家,佩台宗法印,生平职志以讲经宏法建寺安僧为主。状貌魁梧,声如洪钟,每一升座,四众云集,披隙导窍,莫不如所愿闻,以是缙绅拥彗,檀施山积。建寺始于东北,迄于青岛,皆宏广精严,极鸟革翚飞之盛,而以湛山为最,并以余力恢复各旧寺,沈阳般若寺,天津大悲院其最著者。尽可能于各寺设佛学院,造就后起人才,亦以湛山为盛,世以湛山大师称之,生平以教演天台,行宗净土为本,平时教导后学修止观念佛,逢人亦谆谆劝人念佛,门下以念佛功深预知时至而得解脱者不知凡几。综计三十年中,讲心经六十四遍,金刚经四十二遍,弥陀经二十四遍,楞严经十三四遍,其他经论疏注各数遍不等。行化所及,躬自擘划,或援手指导,与夫弟子秉承宗旨,凡建十方丛林九所,宏法支院七十所,佛学院十三所,皆以教演天台,行宗净土,住持佛法。又先后延请慈舟弘一两律师至湛山讲律,推之同系各寺,皆持午结夏,严净毗尼,北方佛教中不多睹也。

 
  抗日胜利,长春般若寺于三十六年请师传戒,翌年南返,值长春战争,崎岖道路者十有三日,始达沈阳,转车返青岛,应座下之请,缕述生平事迹,弟子大光笔记为影尘回忆录。三十八年,应香港众善信请,南来香港弘法,驻锡荃湾弘法精舍,陆续创立华南学佛院、佛教印经处、图书馆、天台精舍、弘法佛堂、谛公纪念堂、青山极乐寺、清水湾湛山寺等。师已年登耄耋,仍讲学接众,日无暇逸。居恒示人学佛要旨为看破、放下、自在,以合于楞严三德,闻者意解。师以市廛奋起,南游参学,于三年之中,尽窥奥秘。北归大作佛事,精蓝遍地,著述等事,说法如云如雨,直接受其甄陶,与间接蒙其影响归向佛门者,无虑数百万人,洵为乘愿再来,足以增辉教史也。一九六三年夏历六月廿二日示寂,世寿八十九,僧腊戒腊皆四十六,法腊三十八。八月十二日遵制荼毗,缁素弟子奉旃檀沉香千余斤,香闻数里,检获舍利四千余粒,塔建于九龙清水湾之湛山山麓。所著述及弟子记录者,为金刚经讲义、金刚经亲闻记、心经义疏、心经讲义、心经亲闻记、心经讲录、楞严经妙玄要旨、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普门品讲录、大乘起信论讲义、天台传佛心印记注释要、始终心要义记、信心铭略解、证道歌略解、念佛论、湛山文钞、讲演录等,弟子大光并影尘回忆录及示寂记辑为湛山大师法汇,编入中华续藏经中。

 

倓虚大师法汇序

 

蔡运辰

 

 东北各城镇,虽偶见名蓝古剎,而佛教迄未大行。有清国初,函可禅师别署千山剩人者,本明室遗臣,以文字狱遣戍沈阳,开法千山,声光始着。其后复有古林禅师,住持沈阳般若寺,语录收于嘉兴续藏。两师之后,宗风复歇,逮及清末,各大寺院,不过保持课诵,应赴经忏,及偶然传授戒法,佛教之衰,不绝如缕。

 

 倓虚大师与东北因缘特深,未脱白时,已在营口宣讲堂演布佛法,听众翕然。剃染以后,得台宗正传于浙江观宗寺谛闲大师,学成北返,宏化东北,以哈尔滨绾毂中外,而地处边缴,罕闻三宝之名。遂首创极乐寺,规制宏敞,龙象云集。继之而兴建长春般若寺,营口楞严寺,其他寺院,亦多闻风兴起,钟版一新。师往来各地,讲经说法,座下千指,尽蒙摄授。余时佣书哈埠,亲闻法要。师生平职志,以讲经宏法,建寺安僧为主。师状貌魁梧,声如洪钟,每一升座,四众云集披隙导窾,莫不如所欲闻。以是缙绅拥篲,檀施山积。建寺始于东北,迄于青岛,皆宏广精严,极鸟革翚飞之盛,而以湛山为最。并以余力恢复各旧寺,沈阳般若寺,天津大悲院,其最著者。尤其在可能时,于各寺设佛学院,造就后起人才,亦以湛山为盛。嗣因香港各护法之邀请,师以因缘殊胜,遂命驾南来,卓锡于九龙荃湾弘法精舍,创办华南学佛院。综计复兴,建十方丛林九处,宏法支院十七处,佛学院十三处,皆以教演天台,行宗净土,住持佛法,培育僧才为目的。师说法四十余年,讲心经六十余遍,金刚经四十余遍,弥陀经廿余遍,楞严经十余遍,华严、法华十余遍,其他经论疏注各数遍不等。惜世故多变,流离展转,不无散佚,以致所有注疏,实难获其全。今仅搜得廿余种,由香港湛山寺编委会同人,分别校勘,考订,编次,名曰倓虚大师法汇。余今欣见法汇编成,谨略述梗概,就东北一隅而言,宏扬大法,振兴象教者,自清初两禅师后,师为第一人矣。而生平成就,尚不止此,别有传记,兹不复赘云。

 

 佛历二五一七年春日,辽东白衣弟子蔡运辰谨识,时年七十有三。

 

    天台宗第四十四代倓虚大师传略

 

    师名隆衔。字倓虚。河北宁河县王氏子。父讳德清。母张氏。因梦伟丈夫手牵黑驴来求寄宿。却又不可。遂诞师。生有异秉。襁褓中口喃喃恒念持斋二字。母私以为异。因如其言持斋焉。又尝梦追师至一广场。时有高颡隆准之僧众合掌经行。师忽现僧相。参其中宣梵呗。即之已渺。因骇诧而觉。由是其母知师后必为僧。年十一肆业于村塾。喜静坐。厌咿唔。或时逃学归。母知其性之所在。亦不责之。暑假中随母往外家。时近黄昏。独坐门外观村景。意甚得也。从母适出。忽诧曰。门外何来一老僧。及谛察之。乃师耳。由是师亦自知后必为僧。辍学后。习艺于某肆。肆主庞眉而龙钟。日会计于钱麓簏间。吝且傲。师心鄙之。因自计曰。吾安于是当何日与之等。且等彼矣。去死己不远。人生如是。有何意味耶。因抑郁不自得。竟辞归。其母亦任之。师既志与人殊。因究心于出世之事。闻人言诵高王经千遍。所求定如愿。遂诵习之。亦未稔将何所求也。然藉是而引发宿根。地无僧侣。惟有与道者游。将欲穷造物之蕴。苦境啬。糊口于四方。为记室于军中。以所入奉母。旋贸易于旅顺。待人诚恳。人乐与之游。所业亦日裕。适日俄战起。遂罢业归。习医于营口。获医学优等奖。暇常与邑之居士游。始知有佛。即萌出世想。因组佛学宣讲堂。研究内学。如是者有年。学益进。而出世之念亦益坚。年四十三。投天津清修院清池老和尚求剃度。池师异其貌。知后必能荷担正法也。谢不受弟子礼。为介临济正宗印魁老人。礼其塔。师焉。且谓师曰。吾前日梦一沙弥从关东来。其名为倓墟。寻病卒。为说偈荼毗竟。吾亦叹惋而醒。因记之于册。今子果来。既符所梦。子当为再来人。师曰。吾今出尘矣。可去土留虚。乃字以倓虚。时民国六年也。是年秋。宁波观宗寺谛闲老和尚开堂传戒。师欣然往圆具。后依止习台教。然北人南行。格于方言。每值讲经。瞢然不解。心甚苦之。适静修法师因事告退。谛公自讲大乘止观。谛公善国语。师始明山家旨趣。一涉教海。便识南针。研求既锐。深有心得。一日谛公因寺务繁冗。讲大座未能详。终课。告众曰。好自习之。翌晨当按名覆讲也。师回寮后。即手不释卷。悉心探讨。深夜不息。次日覆讲。最后至师。陈理透辟冠同侪。谛公大喜。嘉勉备至。且有虎豹生来自不群之语。师于是于众中崭然露头角。既毕业归。即应井陉显圣寺请讲地藏经。时年四十七也。复赴奉天万寿寺讲楞严经。声誉日隆。是夏倡创楞严寺于营口。四十八岁。讲金刚经于长春。乃建般若寺于近郊。将落成。僧众多从远地来挂褡。师乃手订规约。俾遂守焉。四十九岁讲楞严弥陀二经于哈尔滨。受陈飞青居士请。复倡建极乐寺。苦心擘划。不辞劳瘁。民国十三年冬。寺落成。复设立佛学院。培植弘法讲师。于是关东始有僧学。民国十四年。师五十一。应北京柏林寺请讲楞严经。复于京之弥勒院设立僧学。四方习教者咸集。及秋。赴日参加束亚佛教联合会。时同行有曼殊大师。人素狂放。而独敬重倓公。既返国。迫岁暮。师冒严寒赴吉林黑龙江弘法。民国十六年。倡建法华寺于绥化。并立僧学。夏赴奉天创佛学会。重修南关般若寺。于是关东之佛法。得师弘而始大盛。善信之皈依者不可胜计。十七年。返北京任弥勒院教职。十八年。迎谛公北上传大戒于哈尔滨极乐寺。度僧七百余众。十九年。立僧学于奉天般若寺。二十年秋。营口楞严寺乐成。请宁波天童寺禅定老和尚住持。开光传戒。盛极一时。廿一年。应西安佛化社讲经。并大慈恩寺传戒之请。秋。长安印经会委托师护送碛砂影照玻璃藏经版至上海翻印碛砂藏经委员会。师乘方船至临潼山左近。突来匪徒多人。意欲洗劫。舟子股粟。莫如所措。师神态自若。语渠魁曰。贫僧护送经书版。为省费故。乃舍车而舟。出家人愧无黄白物为诸君寿。如缺路费。囊中尚有十余元。可相馈也。匪害其言实。且服其胆量。乃持资呼啸去。师自幸经版未受损。乃返临潼县报告。乞派员保护。乃得安抵沪地。师护教心诚。不辞劳瘁。斯可见矣。其年谛公圆寂。师本拟赴宁波发龛。以任护经事致不果。乃扫塔尽弟子礼焉。师之在沪也。叶遐庵居士甚礼敬之。请师讲经于青岛。并筹建湛山寺。设僧学。廿三年。寺后殿落成。学僧络绎至。师乃定学规。立课程。聘讲师。事无大小。必躬亲为之。其所期望者盖甚殷也。廿五年传大戒于长春般若寺。四众弟子千余。盛况空前。廿七年湛山寺大殿亦落成。学者愈众。寮房几不能容。自是青岛人士之信仰佛法者日益多。师年近七十。培植后学不遗余力。每有开示恒以净土为归。受其化者指不胜屈。凡有供养。悉归常住。一衲萧然。不蓄长物。善持律者。不是过也。师之著述有心经义疏。净土传声。读经随笔。大乘起信论讲义。并弟子所记楞严随闻录。金刚经亲闻记等。并行于世。广觉习教座下。颇悉颠末。谨按大端。略记如是。

 

    夫人必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与有为。观师处逆境而不苟就。汲汲以学大人学为事。卒能荷担大法。丕振宗风。此非志操大过人者而能卓然树立若是哉。余鲁陋无以自见。既述师之传略竟。因赘数语。用仰高躅。复自渐也。

 

凡例

 

一、本法汇搜集倓虚大师生平遗着。包括已刊未刊重加编校、定名为倓虚大师法汇。

 

二、本法汇搜得遗着九十余万言。分为四编:(l)经释(2)论释(3)论文(4)影尘回忆录。每编依次分装壹巨册。

 

三、本法汇于每编之前、均冠以卷首恭印大师遗像、塔影。传略及本法汇序文目录等。俾每阅一编时、得知全书梗概。

 

四、本法汇收编各书。多属已出版者、有关各书篇首、原有之署名格式、一沿其旧。原书序跋凡例等。亦概予编录……其经论内容。原有之科文、统仍旧贯。

 

五、本法汇初版排印边文款式分四(甲)凡书之阳面单数号码(一三五七九)边文通印该书名字。(如普门品讲录等)(乙)凡书之阴面双数号码(二四六八十)边文通印倓虚大师法汇第几编。经释或论释等(丙)凡号码之在( )中者、则为本书号码(如普门品讲录共有若干页、此号码至该品终页为止)(丁)凡号码之在( )下者则为本编之总号数。

 

六、本法汇略依谛闲大师遗集、编排次第并加增减、至于校勘工作、限于人力、恐有错漏、甚望时贤、惠予指示。「倘有倓师生平片言只字、足供辑述者亦望随时惠寄」、俾再版时、一并校正补充、实为感幸。


 

 


  • 寺院新闻
  • 寺院公告
  • 建寺动态
  • 法宝结缘
  • 视频开示
  • 音频开示
  • 法师文集
  • 佛号唱诵
  • 经咒唱诵
  • 朝山简报
  • 朝山图集
  • 朝山影音
  • 点滴学佛
  • 正觉快讯
  • 正觉文慧
  • 正觉沙龙
  • 修行方法
  • 原创佛乐
正觉福田网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     华人佛教—凤凰 网     深圳海宾影视工作室      因果兄弟      慧生慧色      徐州竹林寺      大渡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鲁ICP备 10204017号        电话:0533-4205918 传真:0533-420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