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宣化上人开示录一(第一部分)
2011-11-17 17-03-39 来源:正觉谈 作者:chinahdd 点击:次
第三部份是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和影响。
[一、早期修行阶段]
宣化上人的贡献和影响
近果法师八月二日观音法会讲于法界印经会
教育为国骨随
不重教育 国必夭亡
Education is the bones and marrow of the nation;
failing to stress education will bring about the demise of the nation.
还有一点对世界很重要影响的就是──上人提倡教育。因为上人说:「这个世界一天一天在坏,为什么会坏?就是因为教育不够好,而且教育已经本末倒置,导致下一代一代一代越来越坏,人都坏了,世界怎么会好?」在这方面,上人非常提倡教育,所以在万佛圣城建立育良小学、培德中学,都是以中国伦理道德为基础。
有一次,上人曾经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文教处发表一篇有关教育方面演讲。上人以什么为主题?上人说,我们要救世界,要救教育,要从中国文化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来救人的本性、救人的灵魂、救人的生命、救世界的教育。
上人是一个出家人,为什么在世界性的文教机构,讲要用中国固有的八德来救教育,为什么不说用「八正道」、用菩萨的「六度万行」来救这个世界、来救教育?因为「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你人要先做好。上人常常讲,当初佛法还没到中国之前,老子、庄子已经在中国为佛法的弘扬,大大铺了路了。以这些人伦的基础,帮我们把路铺得很好。所以为什么中国比较容易接受佛教的思想?因为基础奠定得好。
西方人有没有这种观念?他知道要孝顺父母吗?他们比较没有这种观念,有!不是没有,但是植得不够深,而且不够彻底,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孝,什么是真正的忠信。为什么上人一直强调这些?上人在教育的观念方面,都是以以中国固有的伦理道德为基础。
上人有一次和杨富森教授的交谈,上人说,《大学》八目──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让世界和平,绰绰有余。可是我们人都本末倒置,不从这方面去着手。每次要富国强兵,就去买飞弹,去和人家谈外交,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而且是做错了;只会越搞越错,路越走越远。
其实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所以我们看到上人是非常重视教育,因为教育没有做好,基础没有打好,世界也没了,那怎么弘扬佛法?所以教育也是佛法的基础,佛法是用来救这个世界,但必须一步一步慢慢踏实地走,这是上人对世界的贡献方面。
事实上,敢讲「以中国文化来救世界」的人不多,这么有自信的人也不多了。中国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满清末年,列强侵华,国家衰弱,中国人丧失了自信,完全接受西方的文化。现在整个世界为什么会搞到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大家以为「船坚炮利」是正确的,全部往这方面走,忘了从人本思想上面去着手,整个世界功利主义越来越明显,反求诸己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整个世界都偏掉了。敢讲这话,有这种正确知见、有远见的人,真的不多。
上人常骂以前管教育的那位胡先生──胡适。他们老是要打倒孔家店,要把中国文化丢到茅坑里面去,这都是他们当时开会的一些纪录。整个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要把它丢到厕所里边臭下去,要开始全部向西方学习,导致现在中国国运的衰亡,以及整个世界伦理道德起不来,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很高兴重视固有文化的意识慢慢在兴起,所以现在有人以「读经教育」来重视中国文化,可是上人在那么早之前,就提出这些问题,这是以前都没有的。
沙弥尼近果师八月二日讲于法界印经会观音法会
第三部份、上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和影响
最后我们看上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和影响:
上人早期很多事迹都提到,上人小时候的背景是在最苦难的中国。上人说他小时候不太懂,可是长大时,刚好日本占领东北,对当时东北人民的压迫是非常大的。或许是东北满族的因果,但是中国被摧残最厉害的,就是上人所在的东北地区,所以上人早年目睹那个时期没有国家、遭受别人欺侮的痛苦。
大时代的背景,在上人心中也种下很多忠孝节义的精神。上人非常强调忠孝节义,最欣赏岳飞──每次吃饭还要遥祭徽、钦二帝,忠心耿耿,精忠报国。那种对民族的节义,对上人的影响很大。
上人早年,看到日本占领东北,他也想过投笔从戎去革命,但是没有成功;以后,就慢慢走上修行的路上来。出家以后,上人觉得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为这个国家流血、流汗,没有报国。所以他既然出家了,就以弘扬佛法做为他报答国家恩德的心愿。虽然上人有这种国家民族的意识,可是他也曾说过──事实上他不恨日本人,他只是想把他们赶回去。当时上人作了一首〈倭奴侵华〉的偈颂,写的很有志气:
脚踏须弥头顶天 单手敢把太阳换
东方西方成极乐 南京北京共团圆
澄清宇内刀兵息 造福人群德政宽
法界同伦身康健 齐赴菩提觉果筵
这首可以和上人晚期所作的一首〈不改国籍〉偈颂相对照,早期的环境对上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是他成长时代的背景,也牵扯到后来上人对国家、对台湾人民有一份特别的照顾,这我们要了解其因果所在。
一九八五年上人回来台湾时,作了一首〈不改国籍〉的偈颂:
中华混乱数十年 伤时感事泪成泉
此生愧具回天手 往昔难弹落日弦
世途崎岖人鬼诈 宦海浮沉彼此煎
出家未忘忠贞志 保持国籍溯本源
前面一首不是要把太阳换掉吗?上人此时感叹「此生愧具回天手」,或许只要我们多一点人发心弘扬佛法,即使在目前人心险诈、互相争名夺利的社会,我们就能为上人的遗憾尽一分心力,替苦难的中国维持一分正气。
上人在美国那么多年,他不做美国人。他有很多西方弟子,上人如果入美国籍,做很多事情都很方便,弟子们就劝上人改美国籍。因为上人是宗教人士,国籍立场就不鲜明,但是上人就是因为早期和民族这些历史,在他心中烙印下来,所以他一直坚持不改国籍。
上人有传统中国人的气节,上人把它保留下来,这对民族会有很大影响。中国人是一个很特别的民族,美国人看一个人成不成功,要看他是做什么事业、发明什么东西、事业有多大、厂房有多大、曾经为国家打赢几次战争。
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看人从来没有这样看过。中国人怎么看呢?你看「苏武牧羊」,苏武做过什么事情?他只是去当一个使节,带一个汉节,汉节是汉武帝给他一个杖子,代表他是汉民族的代表。他到了那边,匈奴不让他回来,要他投降;他不肯投降,匈奴就把他放到北海(现在苏联贝加尔湖),给他一群公羊,要他等公羊生小羊,再送他回去。苏武就是不肯投降,就用水和着毛、干草吃,这么多年,他一样撑过了。回到汉朝,也是做一个小小的官。可是以后中国人看到他这种气节,就把它拿出来大大地表扬。所以我们看人做事,不要只看一时,或他在这个时代很轰动,你要看看他对后世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美国人看苏武,奇怪──他只是拿着拐杖,在那边住多少年,也没谈成什么事,也没做什么大事情,有什么好表扬的?不一样!中国人就是喜欢表扬这种气节,也是这种气节,让中国撑了五千多年。
上人也说,要救整个世界、国家,就是要靠中华固有文化。所以中国人不要太吝啬,应该自己弘扬起来,再去帮助其它民族,整个世界才会好。所以我们看到上人即使「不改国籍」这项小小的坚持,有人会说:「没什么嘛!不改就不改,有什么好讲的呢?」但是以后历史上就会记上一笔;上人对国家的忠贞志,就会在历史上留名,会感动很多后世的人。只要有人把它讲出来,这件事流传下去,就会感动很多人效法他。把这种气节留下来,气节就是天地的正气,就维持世界的和平。这是上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
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水镜回天录》,上人留下这本书,有很重大的意义,我们看看古人怎么做,后世的人怎么评断,不一定是一时的评断;怎么影响到后世,不是在于这一世的功成名就,或是这一世有什么得失。事实上,应该是我们的所做所为带给后人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就比较不会在乎眼前的得失。所以,上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凭一片赤诚之心去做,他脾气也是很硬的,就是要讲真话,从来不去巴结一些人。
沙弥尼近果师八月二日讲于法界印经会观音法会
接着讲上人心切台湾。大家都是台湾人,我们要感激上人,为什么呢?为什么说上人对台湾贡献有这么大呢?上人非常关心台湾,上人在一九八九年十月九日至十一月三日来台办护国息灾观音法会,一下飞机,他就说:「我准备饿死在台湾!」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上人完全禁食。
上人说:「我要把这功德回向给台湾所有的人民,台湾人民一切的苦难,我都愿意代受,我所有该享的一切福乐,我都愿意回向给台湾一切的人民!」
为什么这是上人对我们特别的一份照顾?不管你知不知道,都应该心存感激,上人那时已经那么累,上人一离开旧金山到台湾,没两天,旧金山大地震,灾情惨重,上人应当地信众的要求,赶快再回美国。上人多少年纪了,这样奔波来回,又为不失信于台湾信众,上人在美国没待二、三天,又飞回台湾,在这中间继续绝食,这我们谁做得到?
这一位伟人把我们的苦难都拿去,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下来。但我们这些众生还是继续醉生梦死,我们也不知道啊,还是继续在过我们的生活。但这件事情留下来,当我们日后看到,会深深受到感动。这位圣人为了我们真的这样去做,他不一定要让全部的人知道,他就为了我们这样牺牲。
你也可以看到上人个性的坚毅不拔,从来不会为了讨好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重要人物,而讲一些好话。上人从来不受利诱,就是要讲真话。他就是敢讲当时是南宋偏安、茍且的心态,就是姑息养奸。
上人说:「的确我出家人不应该干涉政治,可是出家人也不能一天一天看国家走下坡,然后导致国力的衰亡。」
上人就是把这些真话讲出来,所以我们大家今天在这里不要忘记学上人──以后不管对方是谁、威胁利诱,该讲的话,就是要讲真话。上人遗下来的骨气,我们后面的人,即使没有上人那么硬,也不能为了讨好某些人,讲一些阿谀奉承的话。
上人这些影响带给我们后世的恩泽,我们除了要学习之外,你看六祖大师圆寂之后,曹溪顿法沉默了二十年,没有人知道,当时的人以为神秀大师是六祖,整个朝廷、王侯都供养他们,因此在那个时代,没有人知道六祖惠能大师。一直到二十年之后,神会大师在滑台大云寺开无遮大会和北宗辩论,后来又出了《显宗记》,六祖大师之法才慢慢弘扬出来。
所以,一个祖师的法有没有流传下去,有没有影响到后世,他们的门人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和神会大师同时的还有青原行思大师、南岳怀让大师、永嘉玄觉大师,六祖的法脉就一直流传下来。所以我们不要只看一时,好像你现在看不出什么,但重要的是要把法流传下去,就是要所有的弟子,不管是出家、在家,要有人去继续,要肯真正老实去修行,也要把它弘扬出来,两者都要有!
一.寻声救苦念观音 二.观音菩萨与我们是兄弟 三.弥陀佛七开示 四.什么是佛法 五.禅七的规矩 六.以妄制妄参话头 七.认真修行莫放逸 八.若人静坐一须臾 九.我们为什么不认识本来面目 十.菩提达摩祖师来中国 十一.坐禅的姿势 十二.参话头 十三.参禅的境界 十四.参禅能控制生死 十五.修行要忍耐 十六.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十七.妄想不断不能开悟 十八.开悟要印证才算数 十九.善恶不离一念心 二十.天竺取经的玄奘大师 二十一.参禅要回光返照 二十二.禅堂是选佛的道场 二十三.什么是无心道人 二十四.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二十五.要修无相的功德 二十六.虚云老和尚出家的因缘 二十七.宣化老禅师出家的因缘 二十八.果佐行者出家的因缘 二十九.果舜行者出家的因缘 三十.修道的六大宗旨 三十一.久参自然会开悟 三十二.修道不要争第一 三十三.修道目的为成佛 三十四.停止你的妄想吧! 三十五.入定不是睡觉 三十六.《楞严经》是伪经吗? 三十七.要修般若波罗蜜多 三十八.修道人不可打妄语 三十九.修道人要受苦 四十.去妄心存真心 四十一.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四十二.参禅要克服痛关 四十三.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四十四.一身病苦从何来? 四十五.贪着境界会招魔 四十六.四禅天的境界 四十七.参禅的秘诀 四十八.金刚王宝剑斩妄想 四十九.净极光通达 五十.修行如何开智慧? 五十一.出乎意料之外 五十二.古德经验之谈 五十三.世界佛教的中心 五十四.修道修的是什么? 五十五.要供养无心道人 五十六.在美弘法如火中栽莲 五十七.令人惊奇的怪事 五十八.修道不可错因果 五十九.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六十.世界为何有战争 六十一.万佛圣城中选圣贤 六十二.修行如同做生意 六十三.胡涂生命胡涂人 六十四.人死只有业随身 六十五.业和情 六十六.众生教、人教、心教
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无论什么法门,只要你有忍耐心,都会有所成就。
◎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五日开示于观音七
从无量劫以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有百千万劫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遇到过观音法会,所以我们的习气毛病丝毫没有减少,而无明烦恼一天比一天多。现在既能遇到观世音菩萨法会,这也可以说是在无量劫以前所种的善根,到今天才成熟,所以才能参加这样微妙不可思议的法会。如果你没有善根,没有德行,是没有机会让你打观音七的,所以要珍惜这七天的宝贵时间,不要打妄想,虚度光阴。如果尽打妄想,虽然参加这个法会,也等于没有参加一样,因为你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虽然,这法会才开始两天,可是我知道有人已经见到菩萨、见到光……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现前。又有人将要开五眼。所以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应该生大惭愧,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得到好处,其他人也是这样子,不是的。
金山圣寺,也可以说是沙里澄金的工厂。谁想要真修行,就不能离开金山圣寺,想再找修行的地方,就不容易找了。金山圣寺里的人,皆是有道心的修行人,纵使在极度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也要用功修行。
修道的法门,有八万四千那么多种。每一种法门,你都要明白一点,不要单单知道一种而已。若能每一种法门都知道一点,久而久之,就把所有的法门都明白了。单单只明白一个法门,就不容易体会佛法深如大海的境界。就好像愚人“以管窥天”,还以为天只有管口那么大而已。你要是不用竹管子,且看天究竟有多大?所以学佛法,不要单单知道一种法门,应该法法皆通,法法皆明。现在打观音七,是佛法中的一部分。你如果没有修过这个法,就一定要来试验一次,不要没有试验,就不修了。如果能圆满打完这七天,对你身心定有好处。诸位千万不要当面错过,失之交臂!
菩萨是修六度万行。六度:
(一)布施:自己要布施给其他人,不是要其他人布施给自己。
(二)忍辱:现在是打观音七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忍。要是能忍,就能圆满地打完观音七。要是不能忍,就一天到晚打妄想。譬如:“我等一会儿,要到某一间餐厅去大吃一顿。”或者想:“我在此处念观音,有什么用?简直是胡闹,赶快跑!”这都是没有忍。没有忍的人,不能修道。你修坐禅也可以,念佛也可以,念观音菩萨也可以,这都是一样的法门,根本上没有什么分别。
无论什么法门,只要你有忍耐心,都会有所成就。你要是没有忍,什么法门也修不了。没有忍耐心,常常觉得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好,事事不如你的意,那么,你能修什么呢?道是没有我见,没有我执。如果有所执着,就永远不能修道。有人说“我要参禅”,你要参禅,更需要有忍辱心。
(三)持戒: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四)精进:即不懒惰。 (五)禅定: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就是求观世音菩萨帮助我们获得禅定。 (六)智慧:有了禅定,就生出智慧。所以六度是有连带关系的。
有人说“我喜欢专门修禅定”,那么我告诉你如何修禅定,就是一进入禅堂,不论怎么样,也不能出禅堂一步。有人说:“假如有病了,怎么办?”有病你就病,有病也要参禅!要是死了,怎么办?死了也不可以抬到禅堂外边去。参禅的人死了,就把他的尸体放到空的坐单底下。纵使发臭了,也放在那儿,不往外抬。人死了,也不准出去。有人说:“那不等于监狱一样吗?”等于监狱?你难道不觉得你现在是在监狱吗?每一个人都在监狱里,不过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你的自性想出也出不去,想回来又不能回来。出去了,不能回来;回来了,不能出去,这是自由吗?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个监狱,只是你不了解。
我们现在坐禅,一进禅堂,就不准出禅堂的门口。谁一出去,香板就往头上、背脊打下去,这就是打七。打观音七,也是一样不准出禅堂。谁一出去,就要挨打。谁叫你来的?有人说:“我是看到公告,所以才来。”可是公告上面,并没有写来了就可以走。走,可以的,但是要付大家的伙食费,才可以走,否则是不可以走的。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走,旁人看你走,也跟着走了。你也走,他也走,大家都走了,这叫做破坏道场。为了避免你破坏道场的罪,你需要负担大家的伙食费。如果你付不起,那就最好不要走!
你们各位都是有缘才到金山圣寺。要是没有缘,连金山圣寺的门口也没法子进来。既然是有缘,大家不妨作为观音法会中的朋友,大家手拉着手,一起向前走。到什么地方呢?到每个人心中想要到的地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帮助其他人。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我怕你们走错路。
我们每位众生的心里,都有一位观世音菩萨。
◎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六日开示于观音七
我们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意思呢?“观”是观察世间所有的声音。观也是看,但不是向外看,而是看众生的心,看哪一位众生的心没有妄想,空了,就得到开悟。所以说“十方同聚会,皆共学无为”。十方的善男信女聚集在一起,共同修无为法。
念观世音菩萨,也是一种无为法,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无为法,就是叫你不要打妄想。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念你,彼此互念。就好像你想你的亲戚,你的亲戚也想念你。我们和观世音菩萨,从无量劫以来,就是法眷属,法亲戚。从什么地方说起呢?从阿弥陀佛那儿论起。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观音菩萨的师父。观世音菩萨是帮助阿弥陀佛弘扬净土法门的助手。
我们和观世音菩萨就是法兄弟。观音菩萨是还没有生到极乐世界众生的哥哥,而众生是弟弟。如此说来,我们是很近的亲戚,所以我们想念亲兄弟,亲兄弟也想念我们。我们是观音菩萨的弟弟,观音菩萨是我们的哥哥。有人说:“观世音菩萨怎么会是我们的哥哥?那我们不是太高攀了?”观世音菩萨不仅仅拿我们当弟弟看待,也拿所有众生当弟弟看待。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寻声救苦?为什么众生有困难,他要帮助呢?因为他看一切众生,犹如手足一样,是他的骨肉,所以他才不怕一切艰难困苦,而救度娑婆世界的受苦众生。所以各位不要忘了自己的法兄弟。我们念一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念我们。我们叫一声“观世音菩萨”,里面包含的就是哥哥。观世音菩萨就叫一声我们这些未来的菩萨,未来佛“小弟弟”。你要是能这样看观世音菩萨,更应诚心,更应该亲切地念自己的法兄弟,不要空过。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要低着头念,要抬起头来,表示一种勇猛精进的精神,不要现出颓丧不振的样子。观世音菩萨看你这么有精神,便即刻对你说:“快拉着我的手!”然后和你一起走向极乐世界。
又有人在打妄想:“观世音菩萨怎么一天到晚看看看?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看?”你的看和观世音的看,有所不同。观世音菩萨是看里边,你是看外边。观世音菩萨是看自性,他的自性和每位众生都有电波。哪个众生在打什么妄想,他都知道。他是往里看他的电波,和你看的不同。因为有的众生离他很远,虽然他有千手千眼,但要看无量的众生,也是不够用,也看不过来。所以他要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看看自性的众生,哪一个正在受什么样的苦,他就去救度这个众生。可是你是向外看,把自己根本的智慧都忘了。所以你这个看和他那个看是不同的。还有人又打一个妄想:“法师啊!您讲这个开示,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为什么我不相信呢?我们和观世音菩萨是兄弟,可是观世音菩萨是圣人,我们是凡夫,凡夫怎能和圣人称兄道弟呢?这不合乎逻辑学,所以我不相信。”好!你不相信,你讲的也是有道理,可是你这个道理,是属于凡夫的知见。因为你没有深入经藏,所以你的智慧不能如海。
《华严经》上说:“菩萨作是念‘我与众生无始以来,互为兄弟,互为父母,互为姊妹,互为夫妇。’”你说你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明白《华严经》的道理。再者,不但菩萨看我们是众生,成佛之后,他看众生,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既然佛看众生都是父母亲,那么我说观世音菩萨看众生是兄弟、是姊妹,这又有什么不合理呢?你说你不相信,是因为你没有这种智能,没有知识。要不然,就是你所见太少了,所以才变得那么愚痴。我讲什么,你都不相信。佛为什么要度众生?因为他看“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他的父母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度众生,希望他的父母离苦得乐。
我们天天念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现身在你面前,你又不认识,所以我们众生是很苦恼的。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现身在你的面前,你也不认识呢?就是那个当面关,也就是你的考验。你念观世音菩萨,要学观世音菩萨的样子。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也要学他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无论谁对我们不好,我们都应该不动心。谁骂我们,我们都要忍;谁打我们,我们也要忍;甚至谁把我们杀了,我们也要忍,并且要认帐。为什么要认帐?假如我往昔没有骂过人,他也不会来骂我;我往昔没有打过人,他也不会打我。为什么有人骂我、打我、杀我?因为我往昔在愚痴的时候,也骂过人、打过人、杀过人,所以今生遇到这种境界,要把往昔所欠的债务还清了。以前不明白的时候,就好像赖债不还,现在明白了,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这笔债务。我们能承认这笔债,就能见到观世音菩萨,就和观世音菩萨有真正法眷属的关系。所以,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要一见到人,就看别人的不对,你尽找别人麻烦,是自己苦未了,苦根未断尽。所以各位要认识境界,彻法底源。学佛法,必须要会运用佛法。要是不会运用佛法,无论你修到什么时候,佛法仍是佛法,你还是你自己。如果你会运用,那就和佛法打成一片,而不能分开。 忍,是最要紧,即是叫你忍你所不愿意忍的事情。譬如我不愿意挨骂,可是有人骂我,我都欢喜。我不愿意挨打,可是有人打我,我更欢喜。我不愿意被人杀,生命是很宝贵的,可是有人要杀我,这是了脱我一生的业障,是我真正的善知识。所以各位啊!学佛法要倒过来学,修道也要倒过来修。怎么倒过来呢?就是你不愿意的事,也要愿意。可是你所不愿意的事,也不是要你让给旁人。你要是和一般人一样,看不破,放不下,我、法二执不空,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那么麻烦就现出来。若能退一步想,那么任何事自然海阔天空。 我们学佛法,不要往高深的地方去学,所谓“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用直心来修行。你念观世音菩萨,不要存一种贪心。不要说:“我念观世音菩萨,会发财。”这是办不到的。你要是没有贪心,反而会得到,一旦有这个贪心,反而得不到。你念观世音菩萨,也不需要向外宣传说:“我到某某地方打过观音七,你没有打过,你不如我。”不要打这种妄想。不贪名,不贪利,也不贪享受。 念观世音菩萨,就要平平常常地念,不要企求一切。不要像有人念观世音菩萨,说:“我没有儿子,要求观音菩萨给我儿子。”有人又要求个女儿。有的男孩子,念观世音菩萨是为求得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有的女孩子,就要求得个男朋友,这是不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应该把这些肮脏的念头去除,不要有贪嗔痴的心。譬如:天天穿衣,不要管它好不好,只求其不冷就可以了。天天吃饭,也不要有一种贪美味的思想。要是有这种妄想,那你就没有真心念观世音菩萨。要是真心念观世音菩萨,怎么还会想吃好?穿好?早已经把什么都忘了。什么都忘了,才能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 我们每位众生的心里,都有一位观世音菩萨。你现在所念的,是念自己心里的观世音菩萨。有人说:“我向心里找,怎么连个心都没有?”如果你连个心也没有,那就不要念观世音菩萨了。因为那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没有心,他不打一切妄想,没有贪嗔痴。他也不计划今天要穿好的衣服,或吃一点好的东西,享受一点好的供养。他是一切无着,一切不求。他所做的是度众生。他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成佛道,而无所求于众生。他希望众生能真正明白佛法,没有贪嗔痴。我们念观世音,不要一天到晚打妄想:“早上没有吃东西,晚上又没有茶喝,这太苦了!受不了,快跑!”这真是没有出息的修行人!
念一句佛,虚空里便有一道光明。
◎一九七九年冬开示于万佛圣城
娑婆世界的人,都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地狱的众生,欢喜苦恼,不欢喜快乐;饿鬼欢喜嗔恨,不欢喜慈悲;畜生欢喜愚痴,不欢喜有智慧,所以它才跑到畜生道去。
我们虽说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没有苦恼;天上的众生,也是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在佛和菩萨的境界上,没有苦恼,也没有快乐,苦乐俱忘。众生多数是颠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将黑作白,将白作黑。究竟他知不知道这是颠倒呢?知道的,虽然他知道,他仍然去做不对的事。明明知道不合法的,他专门去做,知道什么是对的,他却不去做。
譬如,念佛时去喝茶。喝茶有特别时间,不是随时随地可以喝。用念佛的时间去喝茶,是躲懒偷安。念佛念得倦了,便去喝一杯茶休息休息,懒惰一下。若要真心念佛,怎会想起去喝茶?早就把喝茶忘了,何况喝牛奶?什么都忘了。真正在念佛,吃饭了没有也不知道,更何况喝茶?
有人说:“念佛太危险了,连饭也不知道吃了没有。”这就是功夫。真正用功的人,吃饭没吃饭他不知道,穿衣没穿衣也不知道,睡觉没睡觉也不知道——什么都忘了。是白天?不知道;是黑夜?不知道。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一切都空了。一切都空了,怎会想起要喝茶、要喝牛奶?
金山禅寺有位法师便不敢喝牛奶。一喝牛奶,欲念便高升,他控制不住,于是不敢喝。我们吃东西只为维持生命,以食物作药品。不吃东西会死亡,所以吃一点维持生命,并不需要什么营养的食物来滋补身体。营养一多,麻烦就大了。修念佛法门,就要时时刻刻都在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停止的时候。醒时也念,睡觉时也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拉也拉不断,扯也扯不断,用剑斩也斩不断。它的力量,比钻石还坚固。你没有任何方法能破坏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才叫做“念佛三昧”。
念佛是这样,念经也是这样,持咒也是这样。在这情形之下,想打妄想也打不起来。修行并不容易的,看果真(三步一拜的恒实法师)为什么他发愿不喝牛奶?因为他知道牛奶的厉害。一喝牛奶,便有一股牛性,牛性来了,比老虎还要厉害。凡是对身体有营养的东西,你若不缺,身体若不亏,都不能用的。用了,就有很多麻烦,所谓“过犹不及”,太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
娑婆世界的众生,一举一动,都是贪,都是嗔,都是痴。世间法,他用贪嗔痴去修行;出世法,他还是用贪嗔痴去修行。修行,他贪着开悟。坐了两天半禅,想要开悟;修了两天半法,想要有神通;念了两天半佛,便想得到念佛三昧!你看这贪心多大,都是贪心鬼的表现。
修行,要把它看作各人的本分。不需要贪,久而久之,功德自会圆满,菩提果也会成就。本来应该成功的,贪多却嚼不烂,吃饭要一口一口吃,把一碗饭统统塞到嘴里去,挤到口里一点地方也没有,你说怎样吃?嚼也嚼不动,更咽不下去。吃饭是最简单的比喻,这叫“贪多嚼不烂”。
修行,要行无所事,不要有贪心,不要我想如何如何,“我想开悟,我想得神通了。”哪会这样快?把种子种到地下,要等它慢慢长出来,时间到了,它自然成熟。古人说“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但你不要怕费事,时间久了,自然会磨成针。所以修道,就要去毛病。什么是毛病?你欢喜喝茶,这是毛病;欢喜喝牛奶,这是毛病;欢喜打妄想,也是毛病。如果一切贪图自在,用功便不相应。用功,是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疲倦,才会有成就。这里要向你们诸位道歉!因为我欢喜说笑话,所以你们胖的人,听我说了以后,不要急着去减肥。要不然又头上安头,弄出很多麻烦来。
全世界都充满天灾人祸,黯淡无光。这表示人类的生命都有危险。这种杀人的戾气,前所未有。我们知道的有原请遵守国家法律、氢气弹、核子武器,现在还有激光。这些杀人的利器,一旦使用起来,人类可能同归于尽。所以,时到今日,唯有依照佛法修行,才能消灭灾祸于无形。全世界充满黑气,黑业弥漫。哪个地方真有修行人,哪个地方的灾难就少一点。若遇很多人聚在一起修行,共同的力量,便能消灾化劫,无形中把暴戾之气,改为祥和之气。可是必先要脚踏实地,躬行实践,依照佛法修行。大家拿出真心来念佛。念一句佛,虚空里便有一度光明。若能恳切至诚地念佛,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气化为吉祥,把染污、暴戾、灾难的空气改变过来。
万佛圣城是世界上最光明的一个地方,因为万佛放光,遍照寰宇。你在万佛圣城,就是打妄想,比起在世界上做最大的功德还有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万佛圣城的人,人人向善,就是打妄想,多数打善的妄想,很少打恶的妄想。所以万佛圣城,可以说是世界的太阳,世界的月亮,遍照大地,令一切众生普获清凉。所以住在万佛圣城的人,皆是往昔种诸善根,发过愿,愿意改造这个世界,令世界的灾难,化为乌有。所以,在万佛圣城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正确的去做。不要同流合污,不要像一般人。万佛圣城里的住众,都是很善良的人,若有劣性众生,早晚他不能存在,早晚他会自己迁单。
万佛圣城,在西方从地涌出,将来全世界所有的佛教徒,聚会一起,共同在此地修行,共同研究佛法。令佛教发扬光大,既然能在万佛圣城出家修道,将来一定会成佛。为什么?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你先到了万佛圣城,会先得道。后来的,便会晚一点。有些人来到万佛圣城,觉得住不下来,因为他们感到这城市没有很多活动,很呆板,没有很多娱乐。但你应该知道,只向外求娱乐,反把你真正的快乐耽误了。在这世界里,要找假的,会把真的丢了;要找真的,先要放下假的。不能又想修出世法,又放不下世间法。脚踏两只船,又要到江北,又要过江南,是办不到的。
现在打佛七,要一门深入,凭着真心、诚心、虔心,修念佛法门,不要空过一时一刻。要知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不用功,便增长罪业;真用功,便增长善根。要老老实实地念佛,才不致浪费光阴,生命才有点价值。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
什么叫佛法?佛法,就是世间法——不过是世间人所不愿意行的法。世间人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出发点无非是自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而佛法,是大公无私,是为了利益他人。
学佛法,一举一动都要为他人着想,把自我看轻了,舍己为人,不令他人生烦恼,这就是佛法。一般人往往对于这一点认识不清楚,所以在佛教圈里争争吵吵、烦烦恼恼、是是非非,跟一般世俗人没有两样,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边学佛,一边造罪业;一边立功,一边损德。这样,对佛教不但没有利益,反而有大害。这就是佛所说的:“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
身为佛弟子,在佛教里这么自私自利,看不破,放不下,怎会与佛法有所相应?学佛的人要:
真认自己错 莫论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 同体名大悲
要彻底了解佛教的真理,自己必须先要修忍辱、布施,才能有所成就。必须要“翻过来”,这也就是与世俗的人有所不同,不要同流合污。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与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你们皈依我的人,都是我身上的血和肉。无论把哪一块肉割去,都是很痛的。无论哪一个地方流血,元气都会受损伤的,所以你们要互相团结。为了要使佛教发扬光大,就要吃人所不愿意吃的亏,受人所不能受的侮辱。心量要放大,行为要真实。如果不向真的去做,佛菩萨是知道的,不能欺骗佛菩萨。大家要检讨己过,痛改前非,真正认识自己以往的颠倒、不合理的作风。要老老实实,忘记自己,而为整个佛教、整个社会服务。
本来,在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团体,哪一个社会,都是错综复杂,互相勾心斗角。在金山圣寺、万佛圣城、金轮圣寺,以及隶属法界佛教总会下的所有道场,都要把这种情形改善。当然,不能马上改得很圆满,可是也要一步一步去做,改到最圆满、最彻底、最究竟的地步。然后,还要念兹在兹,保存这种良好的行为、志愿,去发展佛教,令佛教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佛弟子应有的责任。佛教若不兴旺,乃是因为我本人没有尽到责任。不要把责任推诿到他人身上。若能这样,不久的将来,佛教一定能发扬光大,推行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身为佛弟子,天天求佛庇佑,不外求佛帮助我,或者助我发财,或者助我升官,或者助我开智慧──只知道求佛帮助自己,但没有想想我们对佛教有什么贡献?是不是拿出真心来?就在这处要常常回光返照。皈依时发菩萨四宏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问问自己:“我度了众生吗?”若度了,不妨再多度一点。若没有度,便赶快发心度众生。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是无穷无尽的,但要把它反过来,化为菩提。反过来没有?若还没有,则快点把它反过来。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我检讨:有没有学佛法?有没有为佛教出点力?是不是学了死死板板的佛法,不懂得活用,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天下间没有比佛道更超脱、更究竟的法门。我有没有真正发愿去成佛?不但是自己成佛,还要度一切众生成佛!
且看,释迦牟尼佛往昔“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为半句偈而舍生命,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为法之诚,多么高超!大家要效法这种精神。
在洛杉矶的金轮圣寺,我每个月去一次,差不多有三、四年了。我觉得你们每个人没有从佛法得到真正的利益,没有真正体会到佛法伟大的精神,还是把自己划到佛法的外边去,未能深入。要想佛教兴盛,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做起,要献出真心,为佛教牺牲、努力,不要在小圈子里混。应以法界为体,虚空为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每个人果真能这样,那么佛教就会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