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分享】佛商班:做企业与修持佛法
2016-11-30 14-31-25 来源: 作者:余立乔 点击:次
许多企业家终生的梦想是什么呢?
对于我来说,是创百年老店,做世界五百强。而最成功的企业究竟是哪一家呢?
慢慢地,我发现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从创立到现在,已历经2500多年;在许多名山大川,都能见到它的“不动产”;非凡的终极使命、统一的文化理念、严谨的工作制度、高度忠实的员工,使它能够得以不断发展和延续,跨越朝代和国界,经久不衰;开启智慧、消除烦恼,它倡导自利利他、自在欢喜。
它,就是佛教。
有疑有悟
在山东博山的莲花山上,有这样一座寺院:十几年前,一位老法师,3000元起步,经过十四年之久,把一片废墟建设成为今日的庄严宝刹。
是什么让它有如此大的感召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参加了博山正觉寺2016秋季(第十一届)佛商禅修班。几天的学习活动下来,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一直以来,佛法给我的感觉是神秘和难懂,但在这里,老法师却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了佛法的真谛——智慧和慈悲。在这里,我还亲身体验了仁炟法师传授的耳根禅和大悲禅,第一次知道,禅定就是“专心致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第一次知道,原来茶道不只是优美的动作和清雅的享受,也可以是非常好的禅修方法;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佛化婚礼”,在神圣庄严的诵经声中,新人和亲友们除了喜悦,还能收获满满的感动。
初识正觉
在大家传统的认识里,寺院神秘庄严、宁静古朴、与世隔绝,似乎与现代化生活毫不相干。而走进正觉寺,才发现寺院也可以有光伏停车场、微信公众号、网站等等,最重要的是有高学历的僧人、高素质的义工。举办的各项活动也有专业的摄影摄像,甚至做到了网络直播。
在这里,不拿报酬的义工们服务于各个部门,比大企业里领高薪的高管和员工工作更为认真;在这里,有适合不同人群的禅修班和夏令营,公益免费不说,相比社会上的各种收费班而言,课程安排更加丰富多彩。
正觉寺,被信众和义工们亲切地称为“心灵家园”。回到正觉寺,就是“回家了”。
感悟禅修
五天的活动,每天凌晨三点半就要起床,一天的课程和活动丰富又规律。开始的感觉是忙、累、困,但随着每天的晨钟声、诵经声,很快化为平静、喜悦与充实。
在这里,我感受到智慧和慈悲的力量,更体悟到科学与创新。在这里,行住坐卧皆是修行、时时刻刻都可参悟。在观看仁炟法师三步一叩千里朝拜五台山和九华山的纪录片后,我亲身参与了1300米的朝山活动,真切体味到老法师当年的惊人毅力和宏大愿力,感动之余,我深刻地领会到:坚持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老法师身材魁梧、红光满面,每天凌晨三点多就要起床,除了正常的功课外,还要讲法授课、指导管理,在活动的间隙,还要接待从各地赶来的客人。如此密集的工作量,年轻人都不一定吃得消。老法师法相庄严又平易近人,为了不让信众生烦恼心,提出“不收门票、食宿免费、出家人不受金钱供养、不受顶礼”,实为罕见。
原来,做企业和修持佛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佛教的智慧,对企业的经营,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佛法讲:发大愿,才能证得无上果。企业讲:树立远大的目标,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佛法的核心思想是智慧和慈悲,企业讲经济效益和回报社会;佛法讲修行和证悟,企业讲积累和突破;佛法讲闻思修,不但要有正知正见,更重视实修,是人间佛教,企业讲思想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不但要有文化理念,生产经营更要接地气。两者都强调要有积极的心态。所谓:
修行路漫漫
色空本一念
常怀欢喜心
何处不灿烂
2016年秋季佛商禅修班学员
余立乔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