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擂茶您学会了吗?
2015-06-19 10-18-49 来源:禅修茶道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楞严一笑 点击:次
客家擂茶,抹茶的前身,代代相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妙玖、安心、妙皿,土生土长的客家人,将把这个集素食、养生、品茶为一体的擂茶介绍给大家。
六月十六日日晚,茶友、师兄家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深圳正觉禅茶心苑。
开场,十分钟的大悲咒禅修、止语的奇妙,让一路的辛劳奔波消失。没有世俗应酬客套,只是“回家”的安心让自己充满着幸福。
静静地观看,静静地倾听沙沙的擂茶声。
主持人妙皿,详细地介绍擂茶的故事;妙玖、安心,贤淑、娴熟地制作着擂茶。客家人的厚道大方和勤劳也在不经意间展现出来。
沉静优雅地擂茶,舒缓绽放地分茶奉茶,清净安稳地欣赏着……禅修茶道的点点滴滴,可以运用在任何方面。
茶师茶童奉茶,香气四溢的擂茶首先供奉观世音菩萨,然后小酌漫饮、品味参禅。
作为禅者,生活很简单,喝茶时就是喝茶,工作时就是工作。
而多数人,却工作时想着喝茶,喝茶时又挂念着工作……生活中的风景,每样都不能享受。
学习擂茶,欣赏禅修茶道展演,恭诵《吉祥经》,回向,大合影,结束了擂茶茶会。
擂茶,您学会了吗?您,找到回家的路了吗?
附录:擂茶简要制作方法及食谱
【擂茶历史】
擂茶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湖南、江西、广东的客家人世代保留了擂茶的传统。
【擂茶工具】
一是口径50厘米且内壁有细密沟纹的陶制擂钵,用来碾磨茶叶芝麻等;二是用上等香樟木或山楂木加工制成的约85厘米长的擂棍,香樟木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的功效。
【做法及食材】
先加入茶叶及茶叶梗,用擂棍慢慢碾磨。擂茶的茶叶一般采用本地绿茶,采用传统的铁锅炒茶、烘焙,手工制作。如果采用其他茶类制作,也可以,只是滋味会差很远。
第二加入芝麻,医书记载:芝麻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通乳的功效。芝麻是养生佳品。
第三加花生,花生不易碾磨,适合用擂击的方式敲碎。花生是长生果,能抗衰老、提高记忆力、止血凝血。这些花生需要在铁锅放些海沙一起均匀炒熟。
第四加金不换,又叫千层塔,是本地的一种香菜。有发汗解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的功用,特别适合夏天饮用。
第五加细盐,可配少许凉开水。盐也是养生必须品,每天6~10克盐才能保持人体心脏的正常活动、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
最后冲入沸水,适当搅拌,就是一钵色香味俱全的擂茶了,分茶后再佐以爆米花、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营养丰富、功效多多,是养生保健的佳品。
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溶于水;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微微溶于水。茶叶还富有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抗衰老的矿物质。
茶叶中的黄酮醇类具增强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不溶于水,需要碾磨成泥吃掉。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能溶于水。
擂茶除了以上这么多的好处外,擂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茶叶碾磨细细,直接吃了!
古代以来,一直说的是吃茶,禅宗公案,赵州和尚,接引学人,一句:吃茶去。可见古来茶叶是吃的。为何要吃?
其中最最关键的是:茶叶里面很多营养物质,不溶于水!所以需要碾磨,让营养成分充分稀释出来,把茶渣也吃了,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需要身体里面的消化酶来分解吸收。
绿茶是传统的铁锅、碳焙工艺;花生、芝麻也是炒熟;整个茶汤是温和养脾胃,加上金不换,增添了茶汤鲜爽清新香气。
在广东揭西、陆河地区,擂茶、加上米饭、青菜。搅拌在一起成为擂茶饭,是当地夏季的主食,夏天,天气炎热,外出干活回来,又累又饿又渴,没有胃口,擂茶饭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擂茶的配料多种多样,可以因寒暑不同加不同的佐料和药物,但制作过程基本是一样的。
春夏湿热,常用新鲜艾叶、薄荷叶、天胡荽;秋天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金银花。
冬天寒冷,便用桂皮、胡椒、肉柱子、川芎等。
还可按人们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种多样多功能的“擂茶”。如加茵陈、白芍、甘草,为“清热擂茶”;加鱼腥草、霍香、陈皮,为“防暑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