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 ENGLISH
  • 首    页
  • 寺院简介
  • 祖庭建设
  • 朝圣专栏
    • 朝礼九华
    • 朝礼五台
  • 影音梵呗
  • 禅修茶道
  • 书画院
  • 图说正觉

最新推荐

  • 博山正觉寺壬辰年(2012年...
  • 《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活...
  • 爱心接力——欢迎您加入跟...
  • 淄博各区县至正觉寺专线车...
  • 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大...
  • 山东省民族宗教局马银平副...
  • 喜迎能行上人八十五寿诞
  • 禅茶音乐会chanchayinyuehui
  • 佛商禅修班foshangchanxiuban
  • 正觉书画院zhengjueshuhuayuan
  • 正觉义工zhengjueyigong
  •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
  • 功德芳名gongdefangming
  •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
  • 专题导读
  • 法会快讯
  • 心得分享
  • 影音视频
  • 法会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网站专题 /大悲甘露法会 /法会快讯 /大悲咒与博山正觉寺

大悲咒与博山正觉寺

2014-11-28 21-18-47  来源: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点击:次


    (一)跟随能行长老修持大悲咒

    仁炟的剃度恩师能行长老一生每日持诵大悲咒。他老人家教导弟子,主要是要求弟子念诵大悲咒,打坐和念诵《金刚经》。
1992年仁炟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师父给仁炟规定要把大悲咒背下来。那时候能行长老给仁炟检查功课,让仁炟背大悲咒。仁炟像个小学生一样站在师父的面前,毕恭毕敬地背大悲咒。

    等仁炟背完大悲咒,师父又纠正仁炟念诵大悲咒的发音。比如说:“罚沙罚参”中的那个“参”字发shēng的音;“阿”字发wō的音;“僧”字发shēng的音;“那”字发nòu的音。师父非常慈悲,一字一句地教仁炟念大悲咒。

    能行长老一生都是修持大悲咒。八几年气功热,很多人练气功修偏了,得病、附体、家里不太平。能行长老就教他们诵大悲咒,并亲自给他们诵大悲咒、洒净,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仁炟自1992年在能行长老座下皈依佛门,至今每天持诵大悲咒不辍。

    (二)灵验无比真实不虚

    大悲咒灵验无比、真实不虚。2001年至2002年初,仁炟在淄博市博山区念诵大悲咒加持大悲水,帮助治疗几位身患重病的信众,效果非常好。于是博山就有一二十位信众长跪不起,留仁炟在博山建寺院,带领他们修行。那么多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长跪请求,仁炟就一口答应下来。就是这个因缘,仁炟留在博山开始建正觉寺。大家要知道,不是仁炟厉害,是大悲咒的大威神力不可思议。

    (三)殊胜祖庭

    现在仁炟常住的寺院是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博山古称颜神镇,隶属于青州。清雍正九年,设博山县。今为淄博市博山区。

    博山正觉寺始建于东晋,宋金年间重修,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因正觉寺坐落于颜神镇以东,故又称东城寺。曾有一座宝塔,名东城塔。

    这里既是如来禅的祖师道场,也是祖师禅的祖师道场,因缘非常殊胜。南北朝时梁武帝国师宝志公禅师(观世音菩萨化身)在此出家,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皆曾在此驻锡修行。

    1、如来禅与祖师禅

    中国的禅宗分成两系,一系是如来禅,一系是祖师禅。

    如来禅,以宝志公和尚为代表。如来禅的修行,讲究的是渐修顿悟、借教悟宗、断惑证真。宝志公和尚就是在博山正觉寺出家修行成道的,现在博山还有志公坪、志公塔等遗址、遗迹。宝志公和尚有大神通、大智慧,后来被南朝梁武帝诏为国师。

    祖师禅是达摩祖师传入中国。祖师禅的修行,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祖达摩祖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六祖慧能大师。

    达摩祖师跟宝志公和尚是同时代人。达摩祖师在印度是禅宗第二十八祖,从印度到了广州,来到中国。因为达摩祖师跟梁武帝话不投机,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然后把祖师禅衣钵传给二祖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尔后一花开五叶,禅宗又分出五个宗,这样传承发扬光大。

    殊胜的是,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也都曾在博山正觉寺驻锡过。尤其道信大师,在正觉寺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使中国佛教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出坡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和山东省博山正觉寺附近安上村一带老百姓的传说,道信大师二十岁左右时,曾跟随三祖僧璨大师到北方游历,并在博山正觉寺驻锡十年。沿袭印度原始佛教的传统,修行人须托钵乞食,南传佛教至今也是如此。但中国人主张自力更生,不劳动靠乞食很让人反感,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托钵乞食也限制了佛教的发展,几百年没有很大的发展,出家人也不多。

    有一天,四祖道信大师托钵乞食的时候,碰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太太数落道信,说:“你年纪轻轻的不种田不耕地,到处托着钵要饭吃,真没出息。”道信为之一怔,再看时,老太太不见了。道信明白了,这是观世音菩萨在点化他,启发他。于是道信大师就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出家人要种田种地,自己养活自己,解决了出家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僧人生活有了保障,使中国佛教得以发展壮大。后又有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道信大师还发明一个名词,把出家人种地叫“出坡”。至今,博山正觉寺所在地安上村的村民还把到地里劳动叫“出坡”,而且只有安上村这样叫,其他地方再远一点,村民就不称劳动叫“出坡”了。

    既是如来禅又是祖师禅祖庭的博山正觉寺,瑞相纷呈。开山挖土,喜见层色分明的五色土,遍地七彩石;正觉寺天空经常出现朵朵莲花、龙凤呈祥、宝塔放光等瑞相,更凸显佛法的奇妙、祖庭的殊胜。
 
 
 
 
 
 
 
分享按钮
正觉网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     华人佛教—凤凰 网     大渡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鲁ICP备18032971号    公安备案号:37030402000864号    电话:0533-4205918 传真:0533-420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