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进入寺院第一课——佛门礼仪
2013-04-30 01-02-32 来源:博山正觉寺 作者:吉浩 摄影:吉璐、光明草 点击:次
2013年4月29日晚,博山正觉寺2013年春季佛商禅修班正式开学。开营典礼过后,印慧师、妙翔师为大家开启了禅修的第一课---佛门礼仪。
中国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不依规矩,则不成方圆,身教重于言教,礼仪是最直接的以身传教、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尤其佛门之中,较好地保存了传统的礼仪文化。宋朝理学大儒曾到寺院中,看到僧众过堂用斋诵经,不禁赞叹地说:三代的礼乐尽在佛门中。走进佛门净土,用心灵去感受佛门礼仪的高雅、庄重与威仪,体会其中蕴含的智慧。
19:30,分,佛商禅修班学员与义工菩萨齐聚般若楼二层,两位出家师为大众依次演示了供灯、供水、上香和礼拜等礼佛仪轨。
问讯——虔诚地合起双掌,目光注视中指指尖;弯腰约九十度;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轻轻相接触,食指尖也轻轻相接触,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双手的姿势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萨供花一般,充满了恭敬祥和;双手维持这个姿势经过胸前,一直举高到眉心位置但不触到额头,这也表示把佛菩萨供到顶上,有着虔诚、恭敬而谦虚的态度。随后再轻轻将手放下,到胸前恢复合十姿势,然后放下双掌。
一个个在日常思维中很简单的动作,在法师的示范下,变得有条有序、端严持重。法师的演示生动风趣,学员们虔诚恭敬的学习演练,大家在阵阵欢笑中掌握了礼敬佛菩萨的仪轨。

随后,师父又为大家演示了过斋仪轨和过堂手语,平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吃饭”,原来也可以威仪具足,赏心悦目。“龙捧珠、凤点头”,全程止语,用手、碗、筷三者的配合,来与行堂人沟通,不仅仅是秩序的井然,似乎也有一种禅意在其中传递,此时无声更胜有声。


最后,妙旨师为大家介绍了晨钟暮鼓,讲解了叩钟的流程和意义,“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通过学习,大众了解到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真正内涵。

为了让大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寺院佛教氛围,常住为大家安排次日的晨钟体验。最后,妙旨师带领大家齐唱《晨叩钟偈》,在庄严的唱诵中,结束了大家的禅门初体验。